逆向管理:成为上司器重的稀缺型员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序

逆向管理,成就最好的自己

逆向管理,按照我们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可以将其理解为辅佐上级。辅佐上级的根本目的是成就最好的自己,不是单纯为上级服务。

2007年年初,我在中国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开始研究与讲授这个课题,课题的出处是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的“逆向管理”。在当时,多数职场中人是接受不了“管理上级”这一说法的。

儒家思想对中国人有很重要的影响。谈起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我们习惯的说法是:诸葛亮辅佐刘备,韩信辅佐刘邦。诸葛亮和韩信所做的其实就是逆向管理,不是上级对下属的常规管理,而是下属对上级的管理。

在职场中,完成绩效目标就可以拿到工资和奖金了,为什么还要想着去做逆向管理呢?作为涉世不深的职场中人,你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专题调查,就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中央电视台调查的对象是在劳动力市场找工作的白领,得出的结论是:80%的白领离职的原因是与上级的关系处理不好。换言之,对他们而言,不是公司不好,不是产品不好,更不是选择的行业有问题,而是因为人。

在职场中工作,其实就是与人打交道。对你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上级。

你的权力一般没有上级大,你的资源也许没有上级多,甚至你掌握的信息也比上级少,可是如果你想与他人协作并完成绩效目标,最能帮你的就是上级。

你根本无法回避或忽略这层关系。当然,或许现在的你,正好在这个问题上有困扰。你正在感慨如何不幸,遇人不淑,上级在你这个“强将”的眼里,非常无能。你甚至觉得他有些时候碍手碍脚,影响你的工作。

这样的职场中人,在以往的课堂上屡见不鲜,他们的脸上统一写满了自信与骄傲。可惜的是,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只有阻碍。

无论上级能力如何,作为下属,永远不可能与上级在一个平台上看风景。所以,我特别反对有些专家,告诉你如何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只适用于平级之间,而非上下级之间。

简单打个比喻吧,你更容易理解。下级的工作位置就好比在大厦的一层,上级的工作位置好比在十层。试想一下,他们的眼界与视野能一样吗?他们掌握的信息对等吗?他们看到的问题相同吗?他们对工作内容与任务的理解一致吗?他们心中的目标及目标的优先级都是有差别的,怎么能真正地换位思考呢?

特殊身份与位置造成的障碍,根本无法用单纯的沟通方法去解决。

那么,这本书主要想教给你一些什么呢?我多年从事管理咨询工作,也曾在外资企业与国资企业工作过多年,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距离我的第一本书《辅佐上级、成就自己》的出版已有10年)。在此期间,我看到过太多的职场中人。请注意,我没有在这里将本书的读者对象简单定义为年轻人。事实上,很多在职场上打拼多年的人,在这方面仍存在困惑与焦虑。

适合此书的读者,可以被简单概括为两类人:一类是没有这个意识的人。他们一直生长在阳光下,有个性,没有遭遇过挫折与失败。他们相信,未来依靠自己努力去创造,而不是依靠其他人。他们坚信“打铁还须自身硬”,只要自己厉害就够了。另一类是没有这个能力的人,不懂方法,甚至不屑此道。这种人无论在工作中付出多少辛苦,都无法得到上级的赏识与认可。对他们来说,工作常有,但升职加薪的机会没有。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职场“老黄牛”。

在处理与上级的关系时,你不仅需要有心,更需要讲策略。蛮干就是反复试错,终不能成功。要“投其所好”,更要有规划,要考虑人性的普遍特征,更要考虑个性的偏好,运用管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

在本书里,我不会教你唯唯诺诺,这样的做法我不赞赏,更不主张通过对抗取得“胜利”,因为这种“胜利”不会长久。

孙子言:“上下同欲者胜。”任何事情,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齐心协力,就是心要往一处想,劲要往一处使。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任何人都可以被理解,大家彼此认同,最终就容易走到一起。

为达到这个目的,本书教给大家一套“组合拳”

首先,学会了解上级,看懂上级。“知彼知己”,把对方放在前面。你对上级的情况一头雾水,怎么可能与上级搞好关系呢?当然,了解一个人本来就不容易,要从表象到内在进行考量,从日常行为到具体事例进行评判等,都是要有方法的。有方法之后,操作起来就会变得容易。

其次,要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目标与规划。从短期考虑,自我认知与上级达成一致;从长期看,不单纯紧盯上级,而是站在发展的角度,从认知自我到规划管理,最终扩展你的职场影响力。

你要有“成长性”思维,不做“战略上的矮子、战术上的巨人”。你要有自我意识,让自己的社交能力持续提升。当然,你也可以认为这属于情商的范畴。

按照情商之父丹尼尔·戈尔曼的理论,情商是从小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出来的,是对情绪的处理能力。与人交往,我们表现如何,在职场里是否可以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都会体现出情商的“高或低”。

现在有很多人,一旦处理事情不当,便习惯将责任推给“原生家庭”。坦白讲,原来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学习中有所成长。

最后,有一些不得不守的规则,你可以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随着社会进步与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崇尚个性,而在这里所讲的规则,无疑会被一些人认为不合时宜。

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从我们出生,长辈就开始教育我们,对上要尊敬,对下要爱护,对某某要怎么称呼,对某某要用怎样的礼节。

这些规则从来都不会因为时代改变而变得过时。例如,西方人重视“贵族”。贵族有礼节,有分寸,有教养。而这些与我们讲的儒家思想,看起来同出一辙。

人们都喜欢有礼貌、有分寸、活得“讲究”的人,这一点从来都不分国界。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去学习并遵守这些规则呢?

除此之外,你还要掌握职场的文化与特点,最终实现“步步为赢”。

你可以根据个人需要阅读此书。如果对这个问题充满困惑,我建议通篇去读,把重点放在第二章至第五章。如果你面对上级不知所措,可以把重点放在第二章;如果自我迷失方向,可以去读第三章和第四章;如果希望全面了解,还是建议你精读此书。

实话讲,写书是一个费心费力的过程,远不如讲课容易。

时代的进步使很多年轻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能力取得成功。这只是极为浅显的表象,而个性十足的人更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

很多中小企业培训的机会较少,或根本没有。我特别希望,本书可以让更多的、很难学习到我的课程的朋友看到,增加辅佐上级的意识,学到其中的方法。经过学习,大家日后就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犯错误或存有困扰了。

一个人的价值,就是对他人有用。假如你从本书得到启发,掌握新方法,或者拓展了思路,那必然是我的荣幸。

感谢你耐心阅读。谨将此书献给那些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人。我的一切努力,只为成就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