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魏徵《时务策》传入日本及其佚文
遗憾的是,魏徵《时务策》早已失传,除了上述《广弘明集》中引用的佚文外,其他已无从得知。(15)
所幸魏徵《时务策》传入日本后,日本的文献对其有所引用。东野治之所收集的魏徵《时务策》佚文如下:
(1)《时务策》曰:清若冰霜,令宋人而退玉。贪如溪壑,谒郑伯而求环。〔觉明《三教指归注》(上卷之中)〕
(2)《时务策》曰:扁鹊换心,华佗洗胃。〔觉明《三教指归注》(上卷之下)、《性灵集略注》卷下〕
(3)《时务策》云:邴原寻师,蹑履涉于千里。(觉明《三教指归注》卷中)
(4)《魏徵策》云:蹑涉千里,景鸾愿学,负笈历七州。(《性灵集略注》卷上)
(5)魏徵《时务策》曰:贫人既偷徭役,比屋饥寒,蔬食少于二旬。〔觉明《三教指归注》(下卷之上)〕
(6)《时务策》曰:燕石之疑荆宝,鱼目之乱随珠。(《性灵集略注》卷上、《性灵集闻书》册四)
(7)鲠生者,苏生义也。《时务策》见。(《性灵集略注》卷下)
(8)《时务策》云:西鹣东鹣,北黍南夷云云。(《性灵集略注》卷下)
(9)《时务策》云:西鹣东鲽文。(《性灵集闻书》册八)
(10)《时务策》云:虞舜致化,德在八元。周武兴邦,功由十乱云云。(《性灵集闻书》册一)
(11)《时务策》云:黛风远扇明德馨云云。(《性灵集闻书》册四)
(12)《时务策》云:万国来朝,百蛮入贡云云。(《性灵集闻书》册五)
(13)鼓箧者,京鸾愿学,负笈历七州云事也。蹑履者,邴原云者,蹑履涉千里云事也;京鸾、邴原两人,事《魏徵策》见。(《性灵集闻书》册五)
(14)《时务策》注云:羽翼之属三百六名,凰为之长。(《白氏新乐府略意》卷上)
(15)《时务策》云:周得白狼瑞,刻玉于高岭。汉得黄龙瑞,雕石于太山。(《和汉朗咏集注》卷三,秋部鹿)
(16)《时务策》云:陶潜字渊明,隐彭泽,门下植五株柳,会饮于其下。时人号曰五柳先生。(《和汉朗咏集私注》卷一,春部梅)
(17)《时务策》注云:嵇康,字叔夜,家植五株柳,又时人曰五柳先生。(《和汉朗咏集私注》卷一,春部柳)
除此之外,《三教指归》最早的注释本,即敦光《三教勘注抄》等文献中也引用有《时务策》的佚文,摘录如下:
①《时务策》曰:清若冰霜,令宋人而退玉;贪如溪壑,谒郑伯而求环。(藤原敦光《三教勘注抄》卷第一)(16)
②《时务策》:扁鹊换心,华佗洗胃。(藤原敦光《三教勘注抄》卷第二)(17)
③《时务策》云:邴原,字根雉,北海朱虚人也。寻师,蹑履涉于千里。〔作者未详《三教指归注》(承久本)卷中〕(18)
④《魏徵策》曰:贫人既偷徭役,小屋饥寒,蔬食少于二旬云云。〔作者未详《三教指归注》(承久本)卷下〕(19)
⑤《魏徵策》曰:扁鹊换心。〔作者未详《三教指归注抄》(延应本)卷上〕(20)
其中,《三教勘注抄》为藤原敦光(1063—1144)的著作,《三教指归注》《和汉朗咏集私注》《白氏新乐府略意》为僧侣觉明(?—1241)的著作,《和汉朗咏集注》由僧侣永济(镰仓时代人?)编纂,《性灵集略注》由僧侣真辩(?—1261)编纂。因此可以推测,魏徵《时务策》是镰仓时代文人的好读之物。
藤原敦光为儒学者藤原明衡之子,通过官吏录用考试后,历任大内记、文章博士、大学头、式部大辅等官职,汉文能力超群,曾担任堀河天皇、鸟羽天皇、崇德天皇的侍读,是平安时代后期有名的文人和儒学者。觉明也是藤原一族出身,曾在劝学院学习儒学,被称作“进士”(即文章生),后出家,担任源义仲的“右笔”(书记官)。
(1)和①、(2)和②是同样的内容。觉明《三教指归》有可能参考了藤原敦光《三教勘注抄》。但遗憾的是,《三教勘注抄》现仅存卷一和卷二,故无法确认。
另一方面,据《野峰名德传》(《大日本佛教全书》卷一〇六)记载,真辩为高野山八杰之一,曾被任命为高野山的检校,“编著之书,学者往往照焉”,文学才能甚高。《性灵集闻书》的著者虽不详,但可以认为其参考了真辩的《性灵集略注》。然而,上述(10)(11)(12)(13)等收录于《性灵集闻书》的佚文却未见于《性灵集略注》,因此其可能是直接引用了魏徵《时务策》。关于魏徵《时务策》在日本存留至何时,至今还无法断定,但由《性灵集闻书》于正平十六年(1361)成书来看(21),至少存留至室町时代初期。
在《令集解》中也可以看到魏徵《时务策》的佚文。首先,卷二十二《考课令》“进士”条所引《古记》载:
案魏徵《时务策》,问:“乡邑何因无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答:“九族之说,著在《虞书》;六顺之言,显于鲁册。故义夫彰于郗缺,节妇美于恭姜。孝子则曾参之徒,顺孙则伯禽之辈。自兹已降,往往间出。石奋父子慈孝著名,姜肱兄弟恩义显誉。当今天地合德,日月齐明,万国会同,八表清谧。然上之化下,下之必从,若影逐标,如水随器。但能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教之以义,怀之以仁。则孝子、顺孙,同闾如市;义夫、节妇,连袂成帷。荡荡之化可期,巍巍之风斯在。”(22)
其中引用了魏徵《时务策》中关于孝子、顺孙、义夫、节妇的内容。
此外,在同书卷十三《赋役令》“孝子顺孙”条所引《古记》中也可以看到:
桑案:魏徵《时务策》云:“义夫彰于郗缺,节妇美于恭姜。孝子则曾参之徒,顺孙则伯禽之辈。”(23)
《古记》为《大宝令》的注释本,于天平十年(738)前后成书。(24)据此可知,至少在天平初年,魏徵《时务策》已传入日本。
《经国集》卷二十所收录的“对策文”中载有如下内容:
窃以启蛰而效,明之鲁策;立春迎气,著在《周篇》。(天平三年,船沙弥麻吕对策)(25)
清靖之风斯在,邑熙之化可期。(天平三年,藏伎美麻吕对策)(26)
这两篇对策文,与以下《古记》中所收录的魏徵《时务策》佚文相类似:
九族之说,著在《虞书》;六顺之言,显于鲁册。……荡荡之化可期,巍巍之风斯在。
其中的“明”和“显”、“册”和“策”意思相同,《虞书》和《周篇》均为上古典籍。如东野治之所言,船沙弥麻吕和藏伎美麻吕可能直接参考了魏徵《时务策》。(27)
此外,船沙弥麻吕和藏伎美麻吕的对策文作于天平三年(731),故此时魏徵《时务策》已传入日本,很可能由养老年间或庆云年间归国的遣唐使带回。因此,魏徵《时务策》被成书于天平年间的《古记》引用,并出现在奈良时代中后期的木简中,合乎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