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栖曲1
姑苏台上乌栖时2,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3。银箭金壶漏水多4,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5。
1 《乌栖曲》:《乐府诗集》录于清商曲辞之西曲歌下。李白之前,此题梁简文帝、梁元帝、萧子显先后有作,多写男女欢爱之辞,李白此作则有所讽谕。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序》:“(太白)在长安时,秘书监贺知章号公为谪仙人,吟公《乌栖曲》,云:‘此诗可以哭鬼神矣。’”
2 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闾肇基,夫差成之。《太平广记》卷二三六引任昉《述异记》卷上:“吴王夫差筑姑苏之台,三年乃成。周旋诘屈,横亘五里。崇饰土木,殚耗人力。宫妓千人,又别立春宵宫。为长夜饮,造千石酒钟。又作大池,池中造青龙舟,陈妓乐,日与西施为水戏。”
3 “青山”句:王夫之《唐诗评选》认为自萧子显《乌栖曲》“犹有残光半山日”化出而为绝调,可从。
4 银箭金壶:古代计时之器。金壶,铜制,其中贮水,下有小孔漏水,壶中有一支有刻度的箭(银箭是美称),随着水面降低,逐渐显示箭上的刻度以计时。
5 渐高(hào):即渐皓,渐渐天亮。古乐府《有所思》:“东方须臾高知之。”
上篇写乌啼时思妇之愁绝,为人之恒情,是风诗之正体。此篇则借乌栖写吴王荒淫汩没、晨昏颠倒之变态,是风诗之变体。太白深于风雅正变之理,每能如此。诗言当姑苏台上归乌欲栖之时,吴王并不知日之已夕,方沉醉于西施之美色。吴歌楚舞,终日寻欢,而宫外青山,已衔落日。日之不足,继之以夜,可谓色荒之极矣!荒淫如此,则国事如何,自可知矣!
此诗因为讽谕的对象是古人,所以披露尽情,略无隐藏,末句如斥小儿。然太白所讽,故非吴王一人耳!又此篇实写亡国,古来以色荒而亡国者多矣,宜乎《本事诗》载贺知章读此篇,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实言其擅写亡国之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