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实用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二节 耳鸣与耳聋

耳鸣是在无任何外界声源或电刺激时,耳内或头部产生声音的主观感觉。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可伴随耳聋,耳聋也可由耳鸣发展而来。两者均是农村常见症状,可导致失眠、听力困难、焦虑、烦躁和社交障碍等。

一、常见病因

耳鸣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以前者多见。主观性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声源刺激下出现听觉通路上的异常信号形成,常与耳源性、代谢性、神经性、药物性和心因性有关;客观性耳鸣是指患者接收到体内自身的生理性声源发出的声音,常与血管源性或肌源性有关。耳鸣的常见病因见表1-0-12-1。

表1-0-12-1 耳鸣的常见病因

耳聋根据病变部位不同,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和混合性聋。传导性聋是指外耳、中耳病变导致的听力障碍,常见于异物或其他机械性阻塞、炎症、外伤及畸形等;感音神经性聋是指病变部位发生在内耳、听神经及听中枢所引起的听力障碍,常见于外伤、病毒感染、耳毒性药物、老年性及噪声性聋等;两者兼有则为混合性聋。耳聋的常见病因见表1-0-12-2。

表1-0-12-2 耳聋的常见病因

二、常见病因的识别

耳鸣及耳聋常见病因的识别见表1-0-12-3。

表1-0-12-3 耳鸣及耳聋常见病因的识别

三、诊断思路

(一)病史询问要点

通过详细的询问确定耳鸣的性质、特征,是主观性还是客观性,是单侧还是双侧。注意是否伴有听力障碍,是否伴有眩晕等其他症状。相关的外伤史、药物使用史也应注意。

(二)体格检查要点

1.耳部检查

首先观察面部器官结构是否异常,检查外耳道、耳郭及耳周的皮肤情况,必要时用耳镜检查外耳道有无异物、耵聍及炎症等,注意鼓膜完整性、色泽及功能是否受损,鼓室是否积液。

2.全身检查

血压、皮肤黏膜、甲状腺、心、肺及神经系统检查。

(三)必要的辅助检查

1.血常规 ①是否有感染性疾病;②是否有贫血或血液方面疾病。

2.应用心理评定量表可协助判断有无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3.条件允许时可行以下检查:

(1)血清学检查: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血脂、自身抗体等明确有无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

(2)听力学检查:可明确有无耳聋及耳聋类型。

(3)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头颅CT、MRI排除颈椎病变、颅内占位性病变或感染及卒中等。

(四)诊断提示

1.家族史+阵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既往无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史→梅尼埃病

2.耳痛+听力下降+耳镜检查可见异物或棕黑色或黄褐色块状物→外耳道异物或耵聍阻塞

3.噪声史+听力下降、耳鸣、耳痛+双耳持续性高调声→噪声相关性感音性神经损伤

4.耳毒性药物史+眩晕、耳聋+双耳高调性耳鸣→药物性耳聋

四、治疗原则

耳鸣及耳聋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积极寻找病因,对于农村不能解决的情况,及时转诊专科医生。

(一)药物治疗

对于耳鸣或耳聋病因明确的疾病,及时给予病因治疗;否则给予对症治疗,尽量减轻症状。

(1)对于药物中毒者,应立即停药。

(2)对感染细菌、病毒者,应及时给予抗菌、抗病毒等药物。

(3)对贫血、高血压、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耳鸣耳聋者,应给予病因治疗及对症治疗。

(4)对于无法明确病因且病程≤3个月者,可选用以下药物:①血管扩张药,改善耳蜗血供的药物,如氟桂利嗪10mg,1次/晚,口服,或苯磺酸倍他司汀4mg/次,3次/d,口服,或银杏叶制剂、疏血通等中成药。②神经营养药,甲钴胺0.5mg/次,3次/d,口服;或维生素B110~30mg,3次/d,口服。③能量合剂,改善细胞能量代谢及呼吸链功能,如辅酶A 50~100IU,1次/d或隔日1次,肌内注射;或三磷酸腺苷20~40mg/次,3次/d,口服。④抗焦虑抑郁药,如多塞平,开始时25mg/次,2~3次/d,口服,以后逐渐增加至1日总量100~250mg;或艾司唑仑1~2mg/次,3次/d,口服。

(二)高压氧治疗

适应证为耳鸣和/或药物性聋、噪声性聋、突发性聋、创伤性聋等患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每次吸氧时间一般为60~90min,治疗效果与疾病的性质及个体差异性有关。有氧中毒、气压伤及减压病等副作用。

(三)手术治疗

部分耳鸣与耳聋的病因应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内淋巴囊减压或分流术、交感神经节切除或前庭神经切除等新型手术适用于梅尼埃病;重建听通路可治疗传导性聋;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内耳可逆损害部分恢复功能,对于感音神经性聋较为实用。

(四)其他治疗

对于耳鸣与耳聋者,根据不同的情况,可酌情给予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心理治疗及综合治疗等。

五、转诊原则

1.耳鸣耳聋病因诊断不明。

2.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严重或复杂的听力系统疾病,需行进一步检查。

4.严重或复杂的其他系统疾病,如鼻咽癌、甲状腺疾病、中枢神经或血管性疾病等。

5.伴随严重心理障碍,需进行心理咨询并酌情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治疗。

6.长期严重耳鸣,需进行综合治疗。

7.可疑耳聋儿童,包括语言差、听力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