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九节 黏液小管梭形细胞肾细胞癌

【定义】

肾黏液小管梭形细胞肾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是一种低级别的肾上皮性肿瘤,以小管形成和温和的梭形细胞相混合,具有黏液性间质。已经确定肿瘤的小管和梭形细胞成分为上皮属性,但肿瘤起源目前存在争议,最初的研究提示MTSCC起源于髓袢细胞或集合管上皮细胞。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肿瘤具有复杂的免疫表型,表达CK7和P504S,提示其为近端肾小管起源,并与乳头状RCC关系密切。

【临床特征】

1.流行病学

(1)发病率:

占肾肿瘤的比例小于1%。

(2)发病年龄:

范围13~81岁,平均58岁。

(3)性别:

以女性多发,男女比例为1∶3。

2.症状

部分患者有季肋部疼痛或血尿,部分患者没有症状,于体检时超声或CT检查偶然发现。部分病例伴有结石症或终末期肾病。

3.影像学特点

MTSCC的影像学表现并不特异,超声、CT和MRI一般表现为肾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实性肿物,MRI T1相为低信号,T2相为中至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大部分区域对比增强。体积<5cm3者均匀强化,体积大者通常不均匀强化。

4.治疗

部分切除或根治术。

5.预后

对于经典形态的MTSCC,绝大多数生物学行为惰性,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出现复发,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甚至死亡。出现转移者多具有肉瘤样变,但也可发生在经典形态的病例,因此均需要随诊。具有肉瘤样分化的肿瘤5年生存率从79%降至22%,并较早出现转移。肉瘤样成分>50%的肿瘤预后更差。

【病理变化】

1.大体特征

肿瘤多位于肾皮质,境界清楚,实性。大小1~18cm。切面呈黄-棕褐色,灰白色或粉色,有光泽,部分呈黏液样。可有局灶出血,很少有坏死。

2.镜下特征

(1)组织学特征:

镜下由紧密排列的温和小管状结构组成,通常呈拉长的管状或相互交织,与梭形细胞移行。由数量不等的黏液样间质分隔。有时呈条索样结构甚至实性排列。肿瘤细胞可以呈小簇状突入管腔。肿瘤细胞通常形态温和,体积一般较小,立方形或卵圆形,有少量浅染嗜酸性胞质,细胞界限不清。细胞核圆形一致,通常低级别,核仁不清,相当于2016WHO/ISUP 2级。核分裂象罕见,坏死少见。偶尔可以出现一些少见的形态学特征,如高级别的核、具有纤维血管轴心的乳头状结构、肉瘤样分化、黏液样基质很少或缺如、多量泡沫样巨噬细胞聚集、小管内出现嗜酸性细胞或透明细胞和胞质内空泡、沙砾体样钙化、结节状增生伴淋巴细胞袖套、异源性骨形成及坏死等。梭形细胞显著的病例,可以相似于间叶性肿瘤,如平滑肌瘤或肌纤维母细胞瘤(图3-1-19A~E)。在光镜下,细胞外黏液很少或无时称为寡黏液型,阿尔新蓝染色可显示。

(2)免疫组化:

免疫表型较复杂,CK广谱、CK7、EMA、vimentin、P504S和PAX8通常阳性,CD10通常阴性(图3-1-19F~H)。与乳头状RCC免疫表型有重叠。对于具有肉瘤样分化的MTSCC,梭形细胞CK7或P504S阴性。NSE阳性,绝大多数病例CgA和/或Syn阳性,提示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

3.基因遗传学特征

通过比较基因组杂交(CGH)和FISH等方法分析显示MTSCC具有多个染色体丢失的组合,包括1、4、6、8、9、13、14、15、22号和X染色体丢失或部分丢失。没有3p染色体丢失或VHL基因缺陷,亦没有7号和17号染色体三体以及Y染色体丢失。因此基因水平上是不同于乳头状RCC的独特类型。

图3-1-19 MTSCC

A.HE×4肿瘤由密集排列的管状结构相互交织构成,部分小管拉长,并与梭形细胞移行,由数量不等的黏液样间质分隔,可见沙砾体沉积;B.HE×10可见梭形细胞,拉长的小管和明显的黏液样间质,细胞形态温和,体积小,立方形,界限不清,细胞核圆形一致,低级别;C.HE×20梭形细胞明显增生,少有小管和黏液样间质;D.HE×20显著的黏液样间质,少量梭形细胞,伴有炎细胞浸润;E.HE×20少见情况下出现明显的细胞内空泡和透明样细胞,间质中可见泡沫细胞聚集;F.IHC vimentin呈弥漫阳性表达;G.IHC CK7肿瘤细胞呈强阳性;H.IHC P504S肿瘤细胞呈强而弥漫的颗粒状阳性

【鉴别诊断】

以梭形细胞为主,寡黏液型时需要鉴别诊断,特别是在活检标本中。

1.肉瘤样RCC

高级别核,核大、深染、多形,核分裂象活跃,可见坏死。MTSCC也可以发生肉瘤样变,但至少可以找到局灶低级别肿瘤成分。

2.间叶性肿瘤

如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呈束状排列,细胞核拉长,免疫组化SMA强阳性,而CK很少会阳性。

3.乳头状RCC

常有坏死,组织学上以管状乳头状结构为主,乳头具有形成良好的纤维血管轴心,很少出现黏液性间质,缺乏梭形细胞成分,除非伴肉瘤样变,但在这种情况下梭形细胞核级别较高,且CD10通常阳性。免疫组化对鉴别MTSCC与乳头状RCC帮助不大。近来有报道所谓的乳头状RCC伴有低级别梭形细胞灶,形态学上与MTSCC非常相似。但与MTSCC不同的是,该肿瘤以男性为主,温和的梭形细胞与经典形态的乳头状RCC相混合。对于鉴别困难的病例,可以借助基因学手段,MTSCC缺乏乳头状RCC的7号和17号染色体获得以及Y染色体缺失。

(贺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