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髓质癌
【定义】
肾髓质癌(renal medullary carcinoma)是肾髓质起源的高度恶性肿瘤,患者几乎均伴有镰状红细胞贫血。
【临床特征】
1.流行病学
(1)发病率:
极其罕见,至今约有200例报道。
(2)发病年龄:
患者为有镰状红细胞特征或患有镰状红细胞血液病的年轻人,文献报道多数发生在黑人。
(3)性别:
主要发生于男性,男女比例约2∶1。
2.症状
临床常表现为季肋部疼痛、腹痛和血尿。
3.影像学特点
有镰状红细胞贫血的年轻人,结合影像学可做出正确诊断。典型者肿瘤位于肾脏中央,浸润性生长,侵及肾窦。
4.预后
髓质癌为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月计算(1天至26月)。
【病理变化】
1.大体特征
肾髓质癌发生于肾中央,边界不清,直径4~12cm,平均7cm,切面灰白色,常见坏死。
2.镜下特征
(1)组织学特征:
髓质癌的组织学特征与集合管癌有较大交集,包括广泛浸润周围正常组织的高级别腺癌形态,管状、腺状、乳头状结构以及促纤维增生的炎性间质。有时该肿瘤呈现出一些较特殊的形态,如腺样囊性结构、网状或微囊状结构、实性片状结构伴横纹肌样形态。细胞内外的黏液皆可见到。瘤细胞异型性显著,核仁明显。肿瘤间质中观察到特征性的镰状红细胞有助于诊断(图3-1-18)。
(2)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肿瘤细胞总是表达PAX8,提示肾脏上皮来源。一半以上病例表达多克隆CEA、CK7、CAM5.2和荆豆凝集素1(ulex europaeus agglutinin-1)。SMARCB1(INI-1)的失活是其重要的分子免疫表型。此外干细胞标记OCT3/4的表达也有助于诊断。如果肿瘤形态、免疫和分子表型都符合髓质癌,但患者没有镰状红细胞特征或镰状红细胞血液病,应诊断为伴有肾髓质癌表型的未能分类肾细胞癌。
图3-1-18 肾髓质癌
A.HE×100、B.HE×200肿瘤结构多样,可见网状或微囊状结构、实性片状结构;C.HE×400血管腔内可见特征性的镰状红细胞;D.HE×400可见黏液背景及肿瘤细胞横纹肌样分化
【鉴别诊断】
1.集合管癌
集合管癌和髓质癌都是起源于肾髓质部位的高度恶性肿瘤,形态学常有交集,但髓质癌更常见到筛状结构。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病史、免疫组化标记以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肾髓质癌多发生于年轻人,平均年龄22岁,好发于非洲裔美国人,患者往往伴有镰状红细胞贫血。集合管癌往往高分子角蛋白(34βE12)阳性表达。
2.ALK易位相关性肾癌
一部分ALK易位肾癌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瘤组织主要呈实性片状排列并可见网状生长方式,瘤细胞呈多角形、梭形,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质和胞质内腔隙,核空泡状、核仁明显,与肾髓质癌形态学有重叠。但ALK易位肾癌核分裂象少见,生物学行为没有显著侵袭性,与髓质癌不同。临床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可以辅助鉴别诊断,髓质癌患者伴镰状红细胞贫血,免疫表型INI-1失表达,ALK易位性肾癌弥漫强阳性表达ALK,分子检测存在ALK基因重排。
(夏秋媛 饶秋 周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