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髓母细胞瘤
一、疾病简介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又名成神经管细胞瘤,属儿童期最常见的颅后窝肿瘤,首次由Baily及Cushing命名。起源于胚胎细胞,由未分化细胞(小圆细胞)组成,特征表现为“菊形团”样结构,WHO定为Ⅳ级。髓母细胞瘤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可沿脑脊液播散种植转移至颅内各脑池,椎管内脑脊液播散常见于胸腰段脊髓,全身转移常见于骨骼转移。
二、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及小脑症状。发病年龄高峰为10岁前,80%为8岁前,40%为5岁以内。常见症状有呕吐、头痛、躯干性共济失调。其中,呕吐发生率最高,也可为早期唯一症状,原因是第四脑室或中脑导水管发生梗阻,导致阻塞性脑积水。手术全切,并经全脑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40%~80%。但较易于3~5年间复发,易通过脑脊液播散至椎管,也可经血行或淋巴结转移。
三、常规影像学表现
CT典型表现为小脑蚓部或小脑半球边界清楚的等、高密度肿瘤,密度均匀,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第四脑室受压、变形,常伴梗阻性脑积水。CT增强表现为轻到中度均匀强化。脑膜播散可见脑膜增厚伴明显强化,边缘光滑或结节样。MR特征性表现为肿瘤部位沿中线生长,压迫第四脑室引起脑积水,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轻到中度强化。
四、PET/CT影像特点
髓母细胞瘤仅发生于小脑,典型表现为颅后窝软组织密度肿块影,可合并幕上脑室扩张积水,FDG摄取增高,WHO分级为Ⅳ级,提示肿瘤代谢水平较高,恶性程度高。瘤体较大者可合并液化、坏死,FDG摄取低或缺损。因髓母细胞瘤好发转移,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可用于评估全身病情,指导临床诊疗。
病例2-7 髓母细胞瘤
患儿男性,3岁,发现头围增大伴步态不稳2周。外院MR:颅后窝占位。
18F-FDG PET/CT示第四脑室内见稍高密度团块,边界清,见分叶,放射性分布稍高(SUVmax为3.3),全脑室扩大(图2-7)。
术后病理:髓母细胞瘤,Ⅳ级。
图2-7 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
A.CT图;B.PET图;C.PET/CT融合图。十字标识示第四脑室后部分叶状稍高密度团块,大小约40mm×34mm,FDG摄取增高(SUVmax为3.3),低于脑实质。
病例2-8 髓母细胞瘤11C-MET显像
患儿女性,8岁,反复头晕2个月余,呕吐3次。专科查体:患儿精神萎靡,自主体位,神志清,反应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双眼向下凝视,颈项稍强直。当地医院头颅CT提示小脑蚓部占位。
11C-MET PET/CT示颅后窝不规则等密度影,局部层面凸向左脑桥小脑三角池,MET摄取高于正常脑实质(图2-8)。
术后病理: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经典型,WHO Ⅳ级。
图2-8 髓母细胞瘤11C-MET显像
A.CT图;B.PET图;C.PET/CT融合图。十字标识示颅后窝区不规则等密度影,MET摄取增高(SUVmax为5.7),矢状面示幕上脑室轻度扩张。
病例2-9 髓母细胞瘤术后多发转移及治疗后进展
患儿男性,6岁,第四脑室髓母细胞瘤(Ⅳ级)术后2年,头痛半年,加重1周。术后曾行全脑及脊髓放疗。MR提示大脑脚前方及鞍上池、双侧侧脑室管膜下及右侧外侧裂池区结节,脊髓多个小结节灶,考虑播散转移。
18F-FDG PET/CT示鞍上池、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多发大小不一稍高密度结节,其中鞍上池处病灶较大,截面约26mm×24mm,FDG摄取增高(SUVmax为7.5),经过治疗后,鞍上池原病灶结节较前缩小,FDG摄取较前下降(截面大小约19mm×19mm,SUVmax为5.9),但右侧侧脑室室管膜下病灶较前增大,FDG摄取同样较前下降(图2-9)。C1~3、C6~7、T12、L3及S1水平脊髓见点状FDG摄取增高,治疗后范围缩小,代谢轻度下降(图2-10)。图2-11显示L3处播散转移结节灶。
图2-9 髓母细胞瘤术后脑内播散转移及治疗前后变化
A、B.十字标识示鞍上池转移灶治疗前后比较,大小缩小,代谢下降;C、D.双侧侧脑室室管膜下转移灶治疗前后比较,十字标识示右侧侧脑室室管膜下,蓝色箭头为左侧侧脑室前角处,两处病灶均提示范围较治疗前增大,代谢较前下降。
图2-10 髓母细胞瘤术后脊髓内播散转移及治疗前后变化
A.红色圆圈示脊柱多发播散转移灶,FDG摄取增高;B.治疗后示病灶范围较前缩小,FDG代谢下降。
图2-11 髓母细胞瘤术后L3水平转移灶
A.十字标识示L3水平脊髓偏右侧等低密度结节灶,FDG摄取轻度增高(SUVmax为2.9);B.同期MR横断及矢状位见同水平病灶(蓝色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