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肿瘤PET/CT图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星形细胞瘤

一、疾病简介

星形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脑内肿瘤,起源于脑支持结构,好发于幕下颅后窝(60%~70%),约占颅后窝肿瘤的20%。以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多见,少数位于桥小脑角,表现为囊性、实质性的或实质性伴中央坏死,典型囊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囊性病灶伴壁结节形成,钙化较为少见,且仅见于肿瘤实质部分。因占位效应明显,瘤周水肿多见。

二、临床表现

与其他颅后窝肿瘤相同,小脑星形细胞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颅高压和小脑损害,颅高压出现较早,以头痛、呕吐常为首发症状。小脑损害表现为单侧肢体共济失调,上肢较下肢明显,表现为持物不稳、动作笨拙,若肿瘤位于中线附近可表现为平衡障碍或共济失调。若发生于大脑半球,则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神经系统表现,如癫痫发作等。

三、常规影像学表现

CT:典型囊性星形细胞瘤表现为小脑半球或蚓部圆/椭圆形囊性肿瘤,边界清楚,囊壁可见瘤结节,即“大囊小结节”,强化明显。肿瘤较大者占位效应明显。

MR:囊液含蛋白质较高,呈长T1与长T2信号,实性部分可明显强化。位于大脑半球/幕上的星形细胞瘤,CT、MR表现及强化方式多种多样,不易诊断。

四、PET/CT影像特点

脑星形细胞瘤典型表现为囊性部分FDG无摄取,实性部分可存在不同程度的FDG摄取。研究显示,不同病理类型的脑星形细胞瘤肿瘤的良恶性以及病理分级有关,等级越高,恶性程度越高,FDG摄取增高越明显,提示肿瘤存在高代谢水平。较大的肿瘤易发生囊变、坏死,出现FDG摄取明显降低,甚至缺损。结合CT平扫还可发现实性成分中的钙化。显像剂18F-FDG受脑组织葡萄糖代谢旺盛的影响,病灶显示受限,在该病诊断上缺乏优势,可通过其他类型正电子显像剂弥补此方面不足。

预后及疗效判断方面,18F-FDG PET/CT可用于评估手术切除肿瘤的完整性,制订进一步治疗方案及鉴别肿瘤活性残留或瘢痕等,对指导临床均有一定价值。

病例2-1 左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患儿女性,1岁,站立不稳伴呕吐1个月余。

18F-FDG PET/CT示颅后窝小脑蚓部偏左侧囊实性肿块密度影,大小约58mm×45mm,右侧呈囊性密度,FDG未见明显摄取,左侧呈实性低密度影,FDG摄取低于脑皮质高于脑白质。CT示占位明显,见低密度水肿带环绕,第三脑室受压,侧脑室扩张(图2-1)。

术后病理:左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 Ⅰ级)。

图2-1 左小脑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A.横断面CT、PET及PET/CT融合图;B.冠状面CT、PET及PET/CT融合图;C.矢状面CT、PET及PET/CT融合图。十字标识示左小脑囊实性肿块的实性部分,FDG摄取较低(SUVmax为1.9),其右侧为FDG无摄取的囊性部分。图A的PET图中红色箭头为注射沾污点。图A的CT图中蓝色箭头为低密度水肿带。

病例2-2 鞍区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

患儿男性,21个月,右上肢无力1年,步态不稳7个月余。

18F-FDG PET/CT示鞍区及基底节偏左一等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大小约68mm×66mm,FDG摄取低于皮质、高于脑白质,病灶内FDG分布不均。CT见双侧脑室增宽,左侧脑室受压变形,第三脑室受压移位(图2-2)。

术后病理:鞍区低级别胶质瘤,符合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WHO Ⅰ级)。

图2-2 鞍区毛细胞黏液样型星形细胞瘤

十字标识示鞍区偏左侧等低密度影,大小约68mm×66mm,FDG摄取较低,占位效应明显,边缘摄取稍高(蓝色箭头),SUVmax为2.6。

病例2-3 丘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患儿女性,8岁,进食后呕吐近1个月。

18F-FDG PET/CT示右侧丘脑区囊实性低密度影,囊壁厚薄不均,实性成分FDG摄取稍高;肿块边界欠清,大小约57mm×47mm,凸入右侧侧脑室,部分堵塞室间孔,双侧侧脑室明显扩大,以左侧为著,中线结构稍左移(图2-3)。

术后病理:丘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WHO Ⅲ~Ⅳ级)伴大片坏死。

图2-3 丘脑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A.CT横断位及矢状位图;B.PET/CT融合图;C.横断位CT及PET/CT融合图。图A、B十字标识示右侧丘脑区囊实性低密度肿块影,中央因大部分坏死囊变呈FDG缺损(十字标识),边缘小部分(图C红色箭头)FDG摄取稍高(SUVmax为2.9),中线结构左移,双侧侧脑室明显扩大,矢状位显示肿块边界不清。

病例2-4 右枕深部胶质母细胞瘤

患儿女性,6岁,发热、咳嗽1周余,突发头晕、呕吐1天。外院MR:右侧丘脑占位。

18F-FDG PET/CT示右侧枕叶不规则混杂密度团块,中心见液化坏死及出血,FDG环形摄取增高,中线左偏,右侧脑室受压变形(图2-4)。

术后病理:右枕深部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

图2-4 右枕胶质母细胞瘤

A.CT图;B.PET图;C.PET/CT融合图。十字标识示病灶为右枕叶近右基底节区混杂密度团块,中央见坏死及出血(十字标识示高密度出血灶),FDG未见摄取,大小约53mm×41mm×40mm,周边FDG摄取较高(图C蓝色箭头),SUVmax为5.5。

病例2-5 左额颞顶胶质肉瘤

患儿女性,1岁,阵发性呕吐1个月。本院MR:左侧额颞顶巨大肿瘤。

18F-FDG PET/CT示左侧额颞顶区巨大稍高密度肿块,内见液化、坏死,局部见粗大钙化灶,FDG摄取环形不均匀增高,瘤周脑实质大片水肿,中线右偏,右侧侧脑室扩大(图2-5)。

术后病理:左额恶性肿瘤,病变形态及酶标提示为胶质肉瘤。

图2-5 左侧额颞顶巨大胶质肉瘤

A.CT及PET/CT融合图(横断面):左侧额颞顶区巨大肿瘤伴大片钙化及低密度水肿(蓝色三角右旁),大小约57mm×58mm×72mm,FDG摄取增高,分布不均匀;B.MR图:同期MR横断面见肿块为多房性,混杂信号,蓝色箭头提示其钙化显示不佳;C.CT、PET及PET/CT融合图:FDG摄取最高处(蓝色五角星,SUVmax为10.9)。

病例2-6 脑干弥漫型中线胶质瘤

患儿女性,13岁,发现右侧上、下肢无力,伴上肢麻木、步态不稳1个月。头颅MR:脑干占位,胶质瘤首先考虑。

11C-MET PET/CT示脑干明显增粗,内见不均质团块影,MET摄取明显不均匀增高(图2-6)。

术后病理:脑部高级别胶质瘤,结合部位及酶标H3K27M(+)提示为弥漫型中线胶质瘤。

图2-6 脑干弥漫型中线胶质瘤11C-MET显像

A.CT;B.PET图;C.PET/CT融合图。图A~C十字标识示脑干等低密度肿块影,截面约24mm×30mm,肿瘤位于中线,脑干增粗,双侧脑室受压、扩大,MET弥漫性不均匀摄取(SUVmax为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