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食材养脾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葱 厨房里就能做得出的感冒药,这味本草是关键

葱是家家户户厨房中的必备食材,北方有蘸酱吃的大葱,南方有切成葱花用来调味的小葱。虽说这种食材其貌不扬,开出来的花也貌不惊人,但传说当年它也名列天庭的诸花仙之一,被种在王母娘娘的花圃里。有一天,葱仙女和其他花仙看到人间瘴气弥漫、瘟疫横行,就决定用自己的花香辟秽祛瘴。然而,其他仙子散发出的芳香均不敌瘴气之猛烈,唯有葱仙女的香气辛辣浓烈,呛得瘟神败下阵来。王母娘娘听说此事后,认为葱仙女破坏了天条,将她贬下界去。葱仙女下凡后依旧不忘初心,化作本体,并将种子散向大地,从此地上处处皆有葱的身影。尤其是在瘟疫流行的时候,古代农民们都会采葱辟秽,喝葱汤祛寒解表。

细解本草

葱不仅是一味厨房中常见的调味品,还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证类本草》中记载葱白“味辛、性平”,主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等证。葱的叶子细长,葱管柔嫩、易折,但葱叶的下半部都紧紧地裹在根部的葱白里,拔都拔不动。正因为葱本身就是一种“叶不离根”的本草,不会把人体仅剩的那点阳气“连根拔起”,因此在阳虚又有外感的情况下,医师才能放心地用上它。在阳气很虚的时候,它只是稍稍“调”一点阳气来解表,不会动用身体里过多的“资源”。因此,葱算是本草中最为温和的“感冒药”,老人小孩都可以用。

本草功效

为什么阳虚的人不能用太峻猛的解表药呢?对这些人来说,供应日常所需的元气本来就已经不够用,在感冒的时候更加没有“力气”去解表散寒,但外头的感冒不治又不行,这时候就需要精心挑选一味既能解表又不至于耗气的本草。以往老百姓都知道,应对淋雨或者着凉后的小感冒,可以切上一些生姜,加葱白和一点豆豉一起煮汤,患者只要喝下葱姜豉汤就会感到浑身暖和,再出一点汗,病也就好了。在治疗感冒的时候,中医师很注意用药的分寸,药力不能太弱,否则肌表没有充分打开,邪气不能散干净;但也不能太强,有些人在感冒后强行服用发汗药,出一身大汗后,烧虽然退了,但人也会特别累,这是因为出太多汗会耗损人体的正气。而葱“叶不离根”的特性,使它的发汗作用较为“含蓄”。同时,切葱时也会流出黏腻的葱汁,汁液的黏稠也意味着它能把外涌的汗液给适当地“粘住”,避免过度出汗。因此,有些古籍里也记载着新鲜的葱汁可以用于止鼻血,同样是取它“黏合”的特点。

活用本草

关于做药用的葱是用大葱好还是小葱好,学界有一定的争议。笔者较为倾向于使用小葱,下文中所用的材料也都是小葱。一般情况下,治感冒、发汗,多用葱白;而新鲜的葱汁则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葱豉汤

材料

小葱4~5根,淡豆豉15克,生姜10~15克(切成5~10片)。

做法

小葱去掉葱叶,保留葱白并切段,淡豆豉以药房出售的为最佳,生姜洗净后连皮切片或切成碎块。将上述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一碗半到两碗水,煮沸后再煮10~15分钟,关火即可饮用。

葱豉汤在《太平圣惠方》《肘后备急方》等书中均有不同版本,上方是参考了多个版本并结合家庭需要而拟。该汤适合用于轻度风寒或寒湿外感,即发热不明显或无发热、怕冷不怕热、打喷嚏、鼻塞、流清涕、咳嗽但痰不多且不黄,可伴有周身酸痛或头痛的感冒人群。此方对于患风热感冒者不宜服用,舌红、无苔、有裂纹者或高热者亦不宜服用。

葱汁止鼻血棉球

材料

新鲜小葱1根,卫生棉球1~2个。

做法

小葱切小段后捣碎,用棉球蘸取葱汁,浸透后塞入出血的鼻腔中,即可止血。

《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均记载葱汁有“止衄血”的作用,而用棉球蘸葱汁的止血方法则来自《新中医》李光远医师的文章。该法较为简便易行,可作为家庭的临时应急法,大家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