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树异常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常由于感染、理化因素、免疫或遗传等原因所引起的支气管管壁肌肉和弹性支撑组织破坏,导致中等大小的支气管异常扩张和变形。病变主要累及中等大小支气管,左肺下叶最为常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肺部同一部位反复感染,慢性感染中毒,晚期可并发肺纤维化、肺气肿、肺心病等。
本病多属于中医学“咳嗽”“咯血”“肺痈”“肺痿”范畴。
一、诊断要点
应根据既往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综合分析确定。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主要手段。
(一)病史
全面采集病史,包括既往史(特别是幼年时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史)、误吸史、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有害物质接触史等。
(二)症状
1.咳嗽与咳痰
咳嗽是支气管扩张症最常见的症状,且多伴有咳痰,痰液可为黏液性、黏液脓性或脓性。合并感染时咳嗽和咳痰量明显增多,可呈黄绿色脓痰,重症患者痰量可达每日数百毫升。
2.呼吸困难
大部分患者伴有呼吸困难,这与支管扩张的严重程度相关,且与FEV1下降及高分辨率CT显示的支气管扩张程度及痰量相关。
3.咯血
半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多与感染相关。咯血可从痰中带血至大量咯血,咯血量与病情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并不完全一致。部分患者仅有咯血而无咳嗽及咳痰,称干性支气管扩张。
4.其他
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出现非胸膜性胸痛。支气管扩张患者常伴有焦虑、发热、乏力、食欲减退、消瘦、贫血及生活质量下降。
5.急性加重
支气管扩张常因感染导致急性加重。如果出现至少一种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发热、胸膜炎、咯血、需要抗菌药物治疗),往往提示出现急性加重。
(三)体征
听诊闻及湿性啰音是支气管扩张症的特征性表现,以肺底部最为多见,多自吸气早期开始,吸气中期最响亮,持续至吸气末。反复感染及大量脓痰者常可见杵状指。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绀。晚期合并肺心病的患者可出现右心衰竭的体征。
(四)辅助检查
1.常规胸片检查
疑诊支气管扩张时首先进行胸片检查。绝大多数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胸片异常,可表现为灶性肺炎、散在不规则高密度影、线性或盘状不张,也可有特征性的气道扩张和增厚,表现为类环形阴影或轨道征。但胸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差,难以发现轻症或特殊部位的支气管扩张。
2.胸部高分辨率CT
可确诊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的高分辨率CT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内径与其伴行动脉直径比例的变化,此外还可见到支气管呈柱状及囊状改变,气道壁增厚、黏液阻塞、树枝发芽征及马赛克征。根据CT所见支气管扩张症可分为4型,即柱状型、囊状型、静脉曲张型及混合型。
3.支气管碘油造影
可直接显示扩张的支气管,但由于该检查为有创检查,目前逐渐被胸部高分辨率CT取代,已极少应用于临床。
4.肺功能检查
支气管扩张部位广泛和严重者,可导致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5.实验室检查
血炎性标志物反映是否有感染。血清免疫球蛋白提示是否有免疫缺陷。另外,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均应行下呼吸道微生物学检查。根据临床表现,可选择性进行血清IgE测定、烟曲霉皮试、曲霉沉淀素检查,以除外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血气分析可用于评估患者肺功能受损状态,判断是否合并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必要时可检测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五)鉴别诊断
若患者以慢性咳嗽、咳痰为主者需要与COPD、肺结核、慢性肺脓肿等鉴别。出现反复咯血需要与支气管肺癌、结核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进行鉴别。
二、西医治疗要点
治疗目的:确定并治疗潜在病因以阻止疾病进展,维持或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减少日间症状和急性加重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可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提高通气的有效性,维持或改善运动耐力,缓解气短、胸痛症状。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即排痰)是支气管扩张患者长期治疗的重要环节。另外对于合并呼吸困难的患者,通过吸气肌训练可显著改善其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2.抗菌药物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出现急性加重合并症状恶化,即咳嗽、痰量增加或性质改变、脓痰增加和/或喘息、气急、咯血及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应考虑应用抗菌药物。但值得注意的是,仅有黏液脓性或脓性痰液或仅痰培养阳性不是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3.咯血的治疗
(1)大咯血紧急处理:首先应保证气道通畅,预防咯血窒息,改善氧合状态,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
(2)药物治疗:包括垂体后叶激素、氨基己酸、酚磺乙胺、酚妥拉明、普鲁卡因等。
(3)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外科手术。
4.非抗菌药物治疗
黏液溶解剂可促进痰饮排出;合并气流阻塞及气道高反应性的患者可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另外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拮抗气道慢性炎症。
5.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①积极药物治疗仍难以控制症状者;②大咯血危及生命或经药物、介入治疗无效者;③局限性支气管扩张,术后最好能保留10个以上肺段。
(2)相对禁忌证:
非柱状支气管扩张、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切除术后残余病变及非局灶性病变。
三、中成药应用
(一)基本病机
中医认为支气管扩张是由外邪袭肺,日久迁延,痰瘀稽留,损伤正气所致。若此时在外感邪诱发或在内肝火扰动,则易导致此病急性发作。其病位病位在肺,且与肝、脾、胃、肾有关。病性肺虚为本,痰、热、瘀为标,虚实夹杂。辨证需辨明虚实侧重,常见有痰热壅肺、肝火犯肺、肺脾气虚、气阴两虚等证。
(二)辨证分型使用中成药
支气管扩张常用中成药一览表
1.痰热壅肺证
〔证候〕
主症:咳嗽痰多,咯吐黄白黏痰或脓性痰,痰中带血或痰血相间,血色鲜红,或有热腥味;次症:兼有发热口渴,胸闷,气急,乏力,失眠,纳呆,头晕;舌脉: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治法〕
清热泻肺,化痰止血。
〔方药〕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合泻心汤(《金匮要略》)。
〔中成药〕
(1)复方鲜竹沥液(医保目录)(由鲜竹沥、鱼腥草、生半夏、生姜、枇杷叶、桔梗、薄荷素油组成)。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2~3次。
(2)云南白药(医保目录)(组成保密)。功能主治: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手术出血,疮疡肿毒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以及皮肤感染性疾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25~0.5g,一日3次。
2.肝火犯肺证
〔证候〕
主症:气逆咳嗽,咳引胸胁,咳痰带血或咯血鲜红而量多,少量白黏痰;次症:口苦咽干,心烦易怒,情绪诱发;舌脉: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弦。
〔治法〕
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方药〕
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合黛蛤散(《中国药典》)。
〔中成药〕
(1)云南白药(医保目录)(详见本节“痰热壅肺证”)。
(2)加味逍遥丸(医保目录)[由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组成]。功能主治:疏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3.肺脾气虚证
〔证候〕
主症:咳嗽声低,咯黄白黏痰,咯痰无力;次症:乏力,自汗,头晕,纳呆,怕冷,耳鸣;舌脉:舌淡红苔薄白,脉滑。
〔治法〕
健脾益气,化痰止咳。
〔方药〕
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合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中成药〕
(1)人参健脾丸(医保目录)[由人参、白术(麸炒)、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炙黄芪、当归、酸枣仁(炒)、远志(制)组成]。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8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2)玉屏风颗粒(医保目录)(详见第一章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4.气阴两虚证
〔证候〕
主症:咳嗽,咯少量黄黏痰或脓痰,痰难咯出,咳血或痰中带血;次症:气急,自汗,盗汗,乏力懒言,口干苦,怕热,午后潮热,面部潮热,纳呆,烦躁,容易感冒,气短;舌脉: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治法〕
养阴益气,清泄虚热。
〔方药〕
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或生脉散(《医学启源》)。
〔中成药〕
(1)百合固金丸(医保目录)(详见第一章第二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2)养阴清肺丸(医保目录)(由地黄、麦冬、玄参、川贝母、白芍、牡丹皮、薄荷、甘草组成)。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肺利咽。用于阴虚肺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四、单验方
1.三七粉3~5g,白及粉10g,混匀,口服,一次3g,一日2~3次,活血止血。(《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山西省陵川县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验方药用北条参12g,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5g,半夏曲12g,甘草9g,山药15g,丹皮10g,白茅根30g,百合20g,黄芪20g,白及粉10g(另冲),薏苡仁30g,五味子10g,生地黄12g,炒黄芩12g,三七6g(另研细冲服)。水煎服,一日1剂,一日2次。
3.邵长荣验方——平肝清肺汤 柴胡9g,前胡9g,青黛9g,丹皮9g,炒蒲黄9g,六月雪9g,茜草根9g,平地木30g,海蛤壳12g,野菊花12g。将药物冷水浸泡30分钟,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3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合,分2次服,于饭后2小时温服。主治支气管扩张属肝火犯肺,血逆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