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与乐章规划
我所说的“模式”[models],并非贝多芬从前辈那里继承来的传统的四乐章的形式,亦非早期作曲家们的交响作品对其独立创作方式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真实存在)。我采用“模式”这一词语是指贝多芬把有关交响曲和交响曲乐章的基本乐思集中记录在自己的草稿本中。这些概念草稿和乐章规划(有时仅仅采用音乐记谱,有时也采用文字)显示出他对一个乐章或一部作品的最初构思,其中包括它如何开始,以及其他一些特征。这些简短的记谱有着丰富的含义,并且不时传达出他所追求的特点和对比。通过将一个乐章或作品的本质以缩减的形式记录下来,贝多芬可以建构起它的最初容貌。即便乐章的发展布局在后来的创作中发生改变,这些草稿也会呈现出某个乐章的基本乐思,并且成为引发其他乐章创作并与之对应的不变量[invariant]。我们并不拥有每部作品的此类记谱,但是目前现存的记谱能够对他究竟如何计划和思考他的大型作品提供线索。这类乐章规划存在于钢琴奏鸣曲、乐队作品和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之中,就我们现在所知,已经不是微不足道的。
就在我刚刚完成本书写作之时,艾丽卡·布尔曼以她2013年撰写的博士论文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这些概念草稿和乐章规划的新知识。[18]她的研究范围很广,不仅包括交响曲的概念草稿,还包括贝多芬其他类型的器乐作品。她还提到了一些未完成作品的简明计划,其中一些是贝多芬文献中已知的,另一些则不是。我在本书的附录中提供了一个已知的交响曲概念草稿的临时列表,我在这里引用了一些发现,在这些例子中,她对这些乐章规划的讨论与我的有所重叠。所有这些草稿和乐章规划的最终出版将对研究者们具有重要启发。
对于这本书的目的,其中心观点是,从《第一交响曲》之前到他生命的最后阶段,贝多芬有关交响曲的简明构思都蕴藏在他的草稿页和草稿本中。它们表明,贝多芬创作交响曲的愿望不是间歇性的,而是在他的创作艺术日趋成熟之后始终秉持的。对贝多芬来说,交响曲是他一生的事业。
在交响曲和弦乐四重奏中,从十八世纪到本世纪初——只要这些传统体裁保持完整或具有影响力——传统的四乐章模式始终占据主流。它的基本形式是:以快板奏鸣曲式创作的第一乐章,为整个乐章设定了模式;在节奏与调性上形成对比的慢板乐章;回归主调的第三乐章,源自巴洛克风格的“小步舞曲”[Menuetto],后来被贝多芬创作的更具动力性的“谐谑曲”[Scherzo]所取代;一个采用主调的迅疾的终曲乐章,采用奏鸣曲式、回旋曲式,亦或二者的混合体奏鸣-回旋曲式。根据传统,终曲乐章会对第一乐章的内容加以回顾,并在力量上超越它。尽管如此,它的音调较为轻松,追求更加直接而平实的音乐表现力。
这种传统在贝多芬的心中根深蒂固,尽管也会存在一些例外。比如,《第五交响曲》的终曲乐章对第三乐章的回顾;《第六交响曲》的五乐章规划,甚至《第九交响曲》终曲乐章对人声的引入。一个重要的变量是继承自海顿和莫扎特作品的第一乐章的慢板引子。贝多芬在他的前两部交响曲中采用了慢板引子,并取得了良好效果。1802年,贝多芬在创作《“英雄”交响曲》的初始阶段,曾计划加入一个慢板引子。然而,随着创作进程向前拓展,他最终放弃了这一构思。然而他却在第四和第七交响曲中,为第一乐章再度创作了慢板引子,包括高度发展的开头部分,使之成为快板乐章在音响与结构方面的先导。这些慢板引子为每部作品提供了一个内容丰富的序奏。
“特性”[characteristic]或标题交响曲自十八世纪已经发展起来,并在贝多芬的一生中被评论家们高调提及。[19]他为《“英雄”交响曲》和《“田园“交响曲》增添的标题令它们迅速成为此类体裁分支的成员。不仅如此,这两部作品还拥有副标题,将更加切实的情感态度透过文字传递给听众。就我们所知,“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的语句首次应用于《“英雄”交响曲》是在此曲1806年出版之时。那时距离作品完成已经过了两年,并且撤销了对拿破仑的题献。贝多芬给予《“田园”交响曲》的副标题是“情感表达多于音画”。这是作曲家在对是否认定它为标题性作品这个悖论性难题进行反复思考后,给予的折中评价。对此,我将在后面章节重点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