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和谐依赖情感的自我抑制
经太打算充分地理解同情在人类的感情中起到的作用,也在思考斯密在把我们往哪个方向引导。
同情不是产生于自己与自己而是自己与他人之间,这个在某种意义上是理所当然的事,有必要写成一本书吗?
想到这里,经太意识到,斯密没有讲到关于社会的话题。
对了,他忘了介绍书中有写道德哲学也是社会哲学。
那么同情是如何超越个体,向社会范围扩展的呢?
不愧是斯密,在这方面很有心得,一点一点地将听众带入自己的世界。
“虽然人类天生具有同情心,但是他从来不会为了落在别人头上的痛苦而去设想那必然使当事人激动的激情程度。
那种使旁观者产生同情的处境变化的想象只是暂时的。认为自己是安全的,不是真正的受难者的想法,硬是频繁地在他脑海里出现。虽然这不至于妨碍他们想象受难者的感受多少有些相似的激情,但是妨碍他们想象跟受难者的感情激烈程度相近的任何情况。
当事人意识到这一点,但还是急切地想要得到一种更充实的同情。他渴望除了旁观者跟他的感情完全一致之外所无法提供的那种宽慰。
看到旁观者内心的情绪在各方面都同自己内心的情绪相符,是他在这种剧烈而又令人不快的激情中可以得到的唯一安慰。
如果我可以这样说,他必须抑制那不加掩饰的尖锐语调,以期同周围人们的情绪保持和谐一致。
确实,旁观者的感受与受难者的感受在某些方面总会有所不同,对于悲伤的同情与悲伤本身从来不会全然相同;因为旁观者会隐隐意识到,同情感由以产生的处境变化只是一种想象,这不仅在程度上会降低同情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在性质上改变同情感,使它成为完全不同的一种样子。
但是很显然,这两种感情相互之间可以保持某种对社会的和谐来说足够的一致。虽然它们决不会完全协调,但是它们可以和谐一致,这就是全部需要或要求之所在。”
就是这样。
经太在斯密读上面的划线部分时,突然灵光一闪。
人类和他人之间在建立同情的情况下,必须要把自己的情感进行某种程度的自我抑制。
他人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比如,按关系远近,可以分为亲密的朋友、单纯认识的人、陌生人等。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关系亲密度的递减,就需要有更多的自我抑制。
斯密表达的意思就是,比起处在自己的熟人之间,人们更多的是在由不认识的人组成的社会当中,这时需要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更多的抑制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
这样看来,道德哲学难道是一门对人类的情感反复思考的学问吗?
经太虽然这样想,但被斯密巧妙的讲解不自觉地引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