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体验他人的真正感受
经太一边认为这么好懂的东西不值得在大学的课上专门拿出来教,一边打算好好听听斯密想说什么。
既然是《道德情感论》的作者,在讲关于人类的情感内容时,肯定有其他人没有讲过的内容。
斯密继续娓娓道来。
“由于我们对别人的感受没有直接经验,所以除了设身处地的想象外,我们无法知道别人的感受。
当我们的兄弟在受拷问时,只要我们自己自由自在,我们的感觉就不会告诉我们他所受到的痛苦。它们绝不、也绝不可能超越我们自身所能感受的范围,只有借助想象,我们才能形成有关我们兄弟感觉的概念。
这种想象力也不能以另外的方式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它只能告诉我们,如果身临其境的话,我们将会有什么感觉。
我们的想象所模拟的,只是我们自己的感官的印象,而不是我们兄弟的感官印象。”
这位道德哲学家似乎在说,我们对于他人的痛苦能够形成某种印象,这得益于我们拥有想象力。这点能够理解。
即使不举出同伴被拷打这样极端的例子,哪怕是自己的妹妹扭伤了脚,形成“这很疼吧”的印象,也是因为想象了自己的脚扭伤后该有多疼而产生的想象力。
但是,就算觉得自己妹妹可怜,也难以原封不动地体会她所受的同样程度的痛苦。
斯密继续往下讲。
“通过想象,我们设身处地地想到自己忍受着所有同样的痛苦,我们似乎进入了他的躯体,在一定程度上同他像是一个人,因而形成关于他的感觉的某些想法,甚至体会到一些虽然程度较轻,但不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这样,当他的痛苦落到我们身上,当我们承受了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痛苦时,我们终于受到影响,于是在想到他的感受时就会战栗和发抖。
由于任何痛苦或烦恼都会使一个人极度悲伤,所以当我们设想或想象自己处在这种情况之中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同我们的想象力的大小成比例的类似情绪。”
看来斯密想说的是,正因为我们有想象力,能够将他人的境遇放在自己身上,然后根据感受能力的不同,自己也可以把他人的痛苦在心里描绘出来。
比起经济学,这更像是心理学课程。
经太注意到,当斯密举出对他人的怜悯、悲伤、痛苦等例子时,出现了一个叫“sympathy”的单词。
在最开始学到“sympathy”这个单词时,有“同情、同感”的意思,但在介绍斯密的书中解释说,这个词在某些语境下翻译成“同感”更恰当。
所谓同情,主要是同情他人的不幸或者他人的悲伤,用作负面的意义,但斯密说的东西不仅仅是这些。
我们应当也能够对人的喜悦同情,对人的成功同情。因此此时应该翻译成“同感”。
对。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讲台上的斯密滔滔不绝地继续讲。
“在知道别人悲伤或高兴的原因之前,我们的同情是很不充分的。
很明显,一般的恸哭除了受难者的极度痛苦之外并没有表示什么,它在我们身上引起的与其说是真正的同情,不如说是探究对方处境的好奇心以及对他表示同情的某种意向。
我们首先想问的是:你怎么啦?
在得到回答之前,虽然我们会因为有关的他不幸而感到不安,并为弄清楚对方的不幸遭遇而折磨自己,但我们的同情仍然是无足轻重的。”
“因此,同情与其说是因为看到对方的激情而产生的,不如说是因为看到激发这种激情的境况而产生的。
我们有时会同情别人,这种激情对方自己似乎全然不会感到,这是因为,当我们设身处地地设想时,它就会因为这种设想而从我们自己的信中产生,然而它并不因现实而从他的心中产生。
我们为别人的无耻和粗鲁而感到羞耻,虽然他似乎不了解自己的行为不合宜;这是因为我们不能不因自己做出如此荒唐的行为而感到窘迫。”②
根据斯密的说法,在沉浸在他人的悲伤的时候,我们在产生同情之前,首先想知道的是他为什么悲伤。说得太对了。
因此,对于悲伤或者愤怒的情绪,如果没能明白导致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我们也不能真正走进去。
经太觉得,斯密讲的内容,只要认真听下去,也不是那种难以理解的高深的东西。
反而是只要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人,都能懂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