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斯密并不否认人类的利己心


斯密所处的时代和经太生活的时代不同。这个时代的很多学问还没有出世,还处在诞生前夜。课程内容也不是像曼昆教科书那样模式化,应该是学生和老师一起思考,一起坐下来讨论的那种风格吧!

斯密边保持冷静,边看学生的反应,微妙地变了变语调。

现在课程快接近尾声,气氛渐渐有点升温了。


“我们厌恶那喧扰不已的悲痛——它们缺乏细腻之情,用叹息、眼泪和讨厌的恸哭来要求我们给予同情。

但是我们对有节制的悲哀、那种无声而恢宏的悲痛却表示敬意,这种悲痛只是在红肿的眼睛、颤抖的嘴唇和脸颊以及隐约的但是感人的全部行为的冷漠中才能发现。它使我们同样地沉默。

同样,蛮横无理和狂暴的愤怒,在我们听任猛烈的怒火无休止地发作时,是最令人讨厌的客观对象。

但是我们钦佩那种高尚和大度的憎恨,它不是按照受害者心中容易激起的狂怒,而是根据公正的旁观者心中自然引起的义愤来抑制愤恨。

这种高尚和大度的憎恨不允许语言、举止超出这很合乎情理的情感所支配的程度;甚至在思想上,也既不图谋进行比每个普通人乐见其实现的那种报复更大的任何报复,又不想施加比每个普通人乐见其实现的那种惩罚更重的惩罚。

正是这种多同情别人和少同情自己的情感,正是这种抑制自私和乐善好施的情感,构成尽善尽美的人性;唯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激情协调一致,在这中间存在着人类的全部情理和礼貌。”

经太在听到斯密用“公正的旁观者”这样的表达时,瞬间感到了一飞冲天的兴奋。

终于理解到今天课程的核心了。

斯密绝不是在否认人类的利己心。

但是,如果不是一个人而是在社会中生活的话,每个人都要按着公正的旁观者所能产生同感的那个程度来抑制自己的感情和行动,否则社会秩序不能成立。

反过来说,每个人就算有自己的利己心,如果能自我抑制到让公正的旁观者看来能产生同感的那个程度的话,则社会就不会陷入混乱,并保持充分的和谐。

划线部分的语句就是今天的收获,值得去反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