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觉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为什么你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别人的评价可以影响自己的心情,甚至是选择?为什么对自己来说,那些评价竟然可以那么重要呢?

有位读者朋友对我说,她很容易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春节期间,她带孩子去了靠海的城市旅游。在北方长大的孩子,第一次来到南方的海边城市过冬,开心地在度假村里光着膀子跑来跑去。老板娘看到后觉得她对孩子真是宠爱,孩子想光着膀子到处跑也同意。

她本来不觉得小孩子光膀子有什么问题,但听到老板娘的话之后,她觉得不应该再让孩子这样了。于是,她告诉孩子,以后在这里玩的时候要穿好衣服,回家之后可以光膀子。孩子不理解,也不愿意改变,但她开始逼孩子穿好衣服再玩。之后,她和孩子的心情都跌到了谷底,假期也变得不再愉快。

这位读者说她心里当时非常难受,如果孩子可以听话就好了,但她也在反思,为什么她会这么在意别人的话,然后去强迫孩子。

对别人的评价太过在意,像是别人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你是谁一样。比如这位读者,因为别人的一句话,似乎把她定义为一个太宠爱孩子的妈妈。她觉得这个定义是不好的,而她的自我又不够强大,她才会作出强迫孩子的反应,像是在给对方一个交代一样。这种交代的感觉是希望对方能够修改对她的评价,从而改变她对自我的定义,好像只有这样,她在别人的眼里才是个好妈妈。

太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我们的自我太脆弱了。在个人成长过程中,核心自我的形成是人格成熟的里程碑。核心自我在形成之前,我们就像是环境的响应物。如果你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你会极力调整自己以争取做到别人眼中的最好,但你的核心自我一旦形成,即使环境的变化会激发你的反应,也难以动摇你的根基,并且你还有了从环境当中抽离出来观察自己的能力与智慧。

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海因茨·科胡特说:“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有一个核心自我稳稳地站在那里。它会摇晃,那是一种呼应,但只是摇晃,根基不会动摇。”这种核心自我来自孩子对父母人格的内化。科胡特认为,核心自我的形成取决于关系的质量,而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来自父母的人格。

如果母婴关系足够好,妈妈和孩子没有长时间的分离,并且和孩子之间有着良好的回应,能承接孩子的情绪,也有情绪的界限,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独立自我的雏形。

良好的母婴关系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带有共情的回应,另一个是可以充当情绪过滤的容器。如果是这样温暖并有良性互动的稳定关系,孩子可以感觉自己的心灵在迅速成长,在之后的人生中也不会轻易被外在环境中的苛刻评价所左右,这也意味着他有稳定的自我。可是,在很多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感受不到共情和接纳,反而都是忽视和否定,尤其是来自父母的。

不被父母看见,对一个孩子来说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什么有的人特别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被评价,至少意味着被看见。我们都渴望被看见,那意味着自我存在的价值。在意别人的评价,也是因为在意和别人的关系,害怕失去这段关系。就像孩子在小时候害怕父母的忽视一样,之所以害怕是因为孩子只有和父母的关系,父母的忽视会让孩子觉得失去了唯一的一段关系。

评价就像是一种限定,别人对你的评价,把你限定在一个角色里,你在意别人的评价等于把自己限定在这个关系里。就像小时候,你的世界里只有父母。你对他人的评价如此在意,很有可能是你对他人的评价赋予了父母般的意义。有时候,你也会忍不住评价自己,这种内在评判的产生来自与父母共处的渴望,来自对关系的渴望。

只有在你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别人对你的看法才变得重要。在意别人的评价,是因为它证明了自我的存在感会被人注意到,而自我存在感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就好像登上山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那是我们攀登的证明,而攀登本身的过程才是我们真正享受的。

我们在意别人的评价,在意每段关系,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了这段关系,自我的价值好像也不存在了,但我们越是限定自己,越是难以建立更好的关系。我们需要被看见,但应该是带着理解和接纳的眼睛。要求和评价就像绳索一样,会捆住我们的心灵。

有位做自媒体的朋友对我说,总是有人在她的评论区留言攻击她,她开始还会很在意每个人的想法,尽量满足别人提出的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丢失了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她不再限定自己,再遇到留言攻击她的人,她会选择以相同的方式回应或是拉黑对方。关注她的人并没有减少,反而因为她的真实和犀利,吸引了更多的人关注。

《最愚蠢的一代》的作者马克·鲍尔莱因说:“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原来的你需要别人告诉你,你有多好,只是你忘记了,你已经长大了,你不需要任何人评论你是好是坏,也不需要任何人评价你的应该或是不应该。不用特别在意那些评价,你也可以活出自己的意义,你的存在本身就很有价值。

记住三个字——“管它呢”,这是让人生变得简单而美好的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