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余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宫中那些事

婉儿与老夫人各自进了宫,皆为李家之事。贺淞南原打算过阵子等皇帝消消气他再上折子说情,毕竟皇权不容挑衅。就他本人倒是不怕,唯恐祸及妻儿父母,老母年迈经不起牢狱折腾。这会子已经拗不过母亲,婉儿丫头恐怕已经快到了。自己千算万算不允许她们出府,就没算到她硬闯出去,如今无论如何明哲保身是不行的了。遂换上朝服随母亲一道进宫面圣。

百官上朝,皇帝御门听证一般是在奉天门、乾清门,但若有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大臣。乾清宫是帝王处理朝政或宴居的建筑物,也是帝王朝会和居住的地方,突现王权的尊严。

早在明朝永乐十八年,北京紫禁城完工,明成祖朱棣下诏,正式迁都北京,自此,紫禁城就成为皇帝居住办公的地方,成为帝国的心脏,而奉天门是紫禁城中最大的宫门。它规模宏大,面阔9间,进深3间,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门楼为重檐歇山顶,里面更是雕梁画栋,巧夺天工。

奉天门主要有两项功能,第一项是举行朝会,一是大朝,一是常朝。大朝很少举行,一般都在特别重大的节日才会举行,比如正月初一,或者皇帝生日的时候,举行的地点位于紫禁城奉天殿。这里老夫人见喜鹊侯在马车下,紧张的张望。心里稍显安心,转眼看到奉天门眼里一热。她记忆深刻的是受邀那一次,正是她受五品诰命夫人那一年,也太皇太后的生日宴会。那排场可大了,足以用空前绝后来形容。虽说历届帝王都以节俭为主,但为太奶奶办生辰,再瘦的骆驼也比马大。

除了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后,对自己的生日祝寿少了前朝的铺张浪费,有点与众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他出生贫苦农家,早年父母去世,甚至连一副棺材一块墓地都无力购置,要不是邻人帮忙,险些暴尸荒野。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每次过生日,都“不胜悲悼”,不愿意接受天下朝贺。于是洪武五年的八月,朱元璋专门下诏,要求在遇到“圣节”,臣下不要进表祝贺。从此,遇到生日,朱元璋只是“斋居素食,不受朝贺”,“静居终日”而已。

再则,奉天门的常朝就是一般性朝会,通常每天都要举行,明朝的常朝是一日三朝,即早朝、午朝、晚朝,而常朝的举行地点就是奉天门。每天早晨,百官按照文东武西在奉天门前站立。然后皇帝驾临,由锦衣卫鸣鞭,鸿胪寺卿唱入班,文武官员行一跪三叩首礼。常朝的过程非常严肃,锦衣卫夹陛西立,六科给事中分侍左右,御史分班面北而立,负责“序班纠仪”。接下来由陛辞官员向皇帝面奏,之后就是各衙门奏事的时间,皇帝一一进行处理。早晨结束后,皇帝或到武英殿,或到文华殿批阅奏章、进行日讲,而各部官员则回衙门工作。等到中午、晚上,官员再到奉天门上朝,向皇帝汇报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常朝”,是明朝最重要、最神圣的场所之一。

喜鹊见到老爷老夫人母子二人,知道小姐有救了,眼泪儿花花的跪着求老夫人。老夫人低声责备喜鹊为什么不拦着小姐,可她也知道自己的婉儿是何等心性。一行人在奉天殿外奉旨侯宣,之前贺淞南进宫只需出示腰牌就可以直接进去,但他这月被罚禁足。按规矩没皇帝下旨他是不能进宫的。但现在为了母亲与婉儿的生死顾不了那么多,甘冒大不韪陪母亲进来。话说婉儿比父亲阿婆先进宫,正陪太后下棋呢。外面传话贺老夫人也来了,太皇太后风闻李家之事,心里明白贺家老少进宫所为何事。抬下眼,嬷嬷宫女关上门通通退下,屋里剩下太后和婉儿。

“丫头,你这又是礼物又是新衣裳的,恐怕不单单进来看我老婆子的吧。说话儿!”太后知道婉儿向来聪明,这么鲁莽一定是事态紧急的缘故。这些年婉儿时常进宫陪她,困在帝王家,这孩子也给她带来些许快乐。

“蒽,太皇太后祖奶奶,只有您最知道婉儿,婉儿求您一件事。”婉儿眼泪汪汪的噗通一声扑在太后脚下。

“哎哟,起来吧坐着说。瞧瞧咱这张小脸,天可怜见儿的。别怕,说给奶奶听。若是哪个敢欺负你,奶奶定不答应。乖,起来说话。”五十多岁的张氏太皇太后面容犹如秋日里淡淡的流云,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飘逸,一种旷远的优美。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以“秀外慧中”来形容女性的美。中年女性的“慧中”部分则随智慧的积累而增强。所以说,中年以后的女性美,是一种从内散发出来的令人欣赏赞叹的吸引力。中年女性正像无花果,虽不再有花的绚丽,却已有了果实的深刻;虽不以艳丽的花期诱人,却能酿出浓郁的美酒,让人沉醉,让人贪杯,甘甜绵长,让人久久回味。生活的历练造就了她成熟的风韵。岁月犹如流水,荡涤去的是张扬的光芒和起落的尘埃,留下的洞察世情后不动声色的冰雪聪明。从容优雅的举止中,不经意地散发出成熟女人特有的性感和芬芳,这是一种有内到外散发的芬芳,从心灵深处源源溢出,芳香而不扑鼻。

太皇太后张氏是诚孝昭皇后,明仁宗朱高炽的原配妻子。早在洪武二十八年,她嫁给还是燕王世子的朱高炽为世子妃。后来朱棣起兵靖难,留世子朱高炽主持北平事宜,她又从旁协助丈夫。为了保住丈夫的太子之位,张氏除了孝顺公婆之外,还尽心培养儿子朱瞻基,她是唯一拜谒过皇陵的皇太后。在拜谒皇陵期间,她还不忘教导儿子:“国家恒轻徭薄赋,以存恤为务,庶几为民父母之道。”

朱瞻基也仅仅在位十年,便驾崩了。当时他的长子朱祁镇年仅9岁,群臣都担心主少国疑,多亏张氏站出来,指着朱祁镇说:“此新天子也。”这才确保了朱祁镇顺利继位,她也因此升级为太皇太后。后而群臣认为新君年幼,于是奏请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结果张氏回答:“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

适时因为朱祁镇年幼,太皇太后张氏仍然成为实际的摄政者,她重用“三杨”、胡濙、张辅等人,被后世称为“女中人杰”。这也是她一个字免了李家之难的缘故。在她心里早已掌控全局,而婉儿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孩子,是不是别有用心之辈她也了然于心。她清楚那一群宦官借着皇帝的些许信任,明里暗里搞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党派之争。

所以,李家对她无害反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