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影像医学?儿科卷(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节 视网膜母细胞瘤

【概述】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起源于未成熟的神经上皮细胞,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眼内肿瘤,发生率约为1/20 000,无性别及种族倾向。
视网膜母细胞瘤可分为遗传性和非遗传性。遗传性肿瘤为染色体13q14上的肿瘤抑制基因 RB1的缺失或功能缺失所导致,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可为双眼或多灶性,中位发病年龄7~16个月。双眼发病者,可合并松果体区或者鞍旁区原发成神经细胞肿瘤,称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多于眼内肿瘤诊断2年后被发现。此外,遗传性肿瘤有继发第二恶性肿瘤的倾向,多发生于放疗后,常见为骨肉瘤或其他类型肉瘤、黑色素瘤等,好发于头部软组织、皮肤、骨骼及脑。非遗传性为基因突变所致,多为单眼单灶性,中位发病年龄23~29个月。
【临床特点】
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白瞳征,其他表现包括斜视、视力障碍、虹膜异色症、青光眼等。肿瘤可呈内生性、外生性或混合性生长,以混合性生长更常见。内生性肿瘤向玻璃体生长,肿瘤细胞脱落种植于玻璃体,形成小的、棉絮样肿瘤结节。外生性肿瘤向脉络膜生长,首先侵及视网膜下间隙导致视网膜脱离,随后可侵犯脉络膜、眼眶和结膜,并可能发生眼外转移。眼外转移最常见为沿视神经直接侵犯,少数可以发生肝、肺、骨骼等血行转移,或局部淋巴结转移。少数肿瘤可沿视网膜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导致视网膜斑块状增厚。极少数肿瘤可完全自然消退,导致眼球痨,眼球萎缩,失去功能。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CT诊断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超声高,MRI检查的限度在于不能显示视网膜母细胞瘤特征性的钙化,但MRI对于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沿视神经鞘的蛛网膜扩散,敏感性较CT高。
【影像学表现】
1.CT
表现为眼球后部较高密度肿块,形态不规则,90%以上可见团块状、片状或斑点状钙化(图2-4-7a)。肿块可侵犯玻璃体或视网膜下间隙,导致视网膜脱离。增强后呈中度强化。
2.MRI
与同侧玻璃体相比,肿瘤平扫时于T 1WI呈稍高信号,于T 2WI呈低信号,于DWI序列呈明显高信号。肿瘤内钙化、出血可导致信号不均匀。增强后呈中度强化,信号接近眼外肌(图2-4-7b~d)。视网膜脱离时,因成分不同T 1WI信号多样,T 2WI以高信号为主。肿瘤侵犯视神经时,表现为视神经增粗伴异常强化。玻璃体种植病灶1~2mm,有时很难显示。弥漫性、浸润性生长肿瘤,表现为视网膜弥漫性增厚,表面可见微小结节,无较大肿块形成,无钙化,增强后均匀强化。合并鞍旁区或松果体区肿瘤时,DWI呈显著高信号,增强后显著强化。
影像学检查可对肿瘤进行分期。病变局限在眼球内为眼球内期;病变局限在眼球内,伴有眼球增大为青光眼期;病变局限于眶内为眶内期;病变同时累及颅内或远处转移为眶外期。
【诊断要点】
3岁以内儿童,以白瞳症或斜视等症状就诊,影像学检查显示眼内肿瘤伴钙化时,应首先考虑本病。虽然CT对本病特征性钙化非常敏感,但由于电离辐射对晶状体潜在的辐射损伤,不宜作为首选检查方法。目前对本病的诊断更推荐检眼镜、超声和MRI联合应用的方法,超声对钙化同样敏感,MRI扫描应包括眼眶和颅内,能更好地观察肿瘤沿视神经侵犯、玻璃体种植及脑膜转移,对弥漫性浸润性生长的肿瘤、鞍旁区或松果体区肿瘤亦更敏感。
图2-4-7 视网膜母细胞瘤
a.CT平扫显示右侧眼球颞侧可见软组织密度团块影,并可见斑片状钙化;b~c.MRI平扫显示肿块T 1WI信号高于玻璃体,T 2WI信号低于玻璃体;d.增强MRI T 1WI显示肿块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等其他白瞳症相鉴别。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单眼发病,眼球小,钙化非常少见。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多见于早产儿或低体质量儿,双眼发病,眼球小,钙化极为少见,临床有高浓度氧治疗史。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发病年龄高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多单眼发病,视网膜下渗出液呈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