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六节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概述】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external exudative retinopathy)又称Coats病,于1908年首先由Coat报道,好发于青少年男性,6~8岁为发病高峰。80%病例为单眼发病。病因不明,荧光血管造影显示病变区小动脉和小静脉扩张迂曲,以小动脉为著,管壁呈囊状扩张或串珠样,可有微动脉瘤形成,毛细血管高度迂曲扩张。
【临床特点】
视网膜渗出为本病典型改变。渗出可位于眼底任何象限,渗出物呈白色或黄白色,融合成块状。渗出位于视网膜深层血管下面,视网膜组织增厚,并有坏死变性及血清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含红细胞、白细胞、胆固醇结晶及吞噬细胞。以后机化形成瘢痕组织,成为增殖性视网膜炎。早期病变不影响视力,故无症状,又多为单眼,易被忽视;在视力显著下降或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时方引起注意而就诊。
【影像检查技术与优选】
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CT和MRI仅作为观察球后病变的补充。MRI对病灶内钙化斑的显示不如CT敏感。
【影像学表现】
1.CT
平扫CT显示患眼大小无变化,仰卧位时,玻璃体后方见新月形略高密度区,密度取决于所含蛋白成分的多少。上缘向下凹陷或平直(图2-4-6),不伴有钙化斑。由于渗出物以液体为主,当变换体位时,新月形高密度影随体位变化而改变。增强检查渗出物无强化。球后脂肪、视神经及眼外肌形态、密度均正常。
2.MRI
Coats病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在MRI的表现一样,玻璃体后部的渗出可以伴随或不伴随出血,MRI显示出血为短T 1信号。
图2-4-6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
CT平扫显示右侧眼球大小正常,玻璃体密度增高,玻璃体后方见新月形略高密度区,形成液-液平面,上缘平直,无钙化斑
【诊断要点】
本病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Coats病需要与儿科多种眼疾病相鉴别,如创伤性视网膜脱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硬化性眼内炎以及其他感染性疾病等,影像学检查需要结合临床病史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