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诞生:怎样的强盗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曾头市与晁天王

喻言影射

这一篇本来可以放在本书第二部,作为小说中一个人物与一个故事的考证,但是由于这个故事反金的态度非常明显,正好拿来佐证我们在《南宋民众抗敌与梁山英雄报国》篇中所讲的忠义人心理,所以把它放在这里。

曾头市是第七十一回大聚义之前的一个重要故事,始于第六十回,中间讲了几件别处的活动,结束于第六十八回。开始之时,宋江和公孙胜才在芒砀山收了樊瑞等几个好汉加盟,回到梁山泊边界,遇见金毛犬段景住来入伙。他自言是涿州(河北)人,平时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为生,这次去一个叫作枪竿岭的地方偷到大金皇子乘坐的名驹“照夜玉狮子”,打算牵来梁山泊作为谒见之礼,不料经过凌州西南曾头市时给曾家五虎抢了去。宋江派神行太保戴宗去查,戴宗回来时报告道,曾头市为首的家族叫作曾家府,原是大金国人,五个孩儿都有武艺,号为“曾家五虎”,他们发了誓愿要与梁山势不两立。晁盖闻报大怒,亲自领兵去报仇惩戒,却给两个法华寺僧人骗进曾头市内埋伏之中,被敌方的史文恭射死。以后,梁山英雄们拥宋江为主,引了卢俊义上山,又收了关胜、索超等几员重要官将,破了大名府,然后大队人马去围曾头市。攻破之时,把史文恭捉住拿来剜心活祭晁盖,其他未战死的曾家人口一个也不留。

这是个有寓意的故事。今天的读者不喜欢讲寓意,他们看见这种方法从前用来解说《诗经》和《楚辞》都解得不好,他们反对在《红楼梦》中索隐,自然也反对在《水浒传》中找寻隐匿的意思。可是曾头市故事只能这样解。倘使这是个无寓意的、直白的真实故事,倘使这里头的宋江就是《徽宗本纪》里那个淮南盗,那么,他在宣和初年来到山东河北之时,怎么会遇上一个金人的村镇呢?这时在宋金之间隔着一个辽,领土广阔,有三百多座军州,比宋小不了多少。由于它横亘在中间,当初宋金结约对付它之时,宋使臣如马政辈要航过渤海才能到达金国。在宣和时,宋金之间充其量只有寥寥几个肯冒风险谋大利的商贩会放洋或是迢迢千里走陆路穿过辽而往来,但即使是他们,也不会带了家眷到外面去定居开族而形成曾头市这样的村镇。再说,宋金之间的商贩,恐怕也只会是宋人或辽人、金人这些农牧渔猎的部族,在这时候大概还未有远出营商的习惯。

严敦易已经注意到这个故事是在映射宋金交绥,他指出,曾头市与梁山泊的往还书札很有国书公文的味道,其中有“各守边界”“遣使讲和”“国以信而治天下,将以勇而镇外邦”等言语(《全传》第六十八回,第1158—1159页)。但严氏没有详论下去,因为他看见《宣和遗事》没有这个故事,就很快断定这是元时的新创作。不过,他也了解到故事应当是宋人反金情绪的产品,于是后来又折中地说元人创作时或有所本1。此外,严氏也忽略了晁盖死在此地的重大意义。

“靖康耻”

晁盖丧生之事,很令人诧异。依照《水浒传》叙述,蓼儿洼的好汉们在征方腊之前,上上下下都很齐全,一个也没有死。他们武艺固然高强,所以不会死于战斗中,而且运气也实在好,即使被擒了,也总是囚在牢狱或槛车中,迟早让弟兄们救回。这种英雄故事的写法是很袒护英雄的,使读者听众易于自拟其中的主角,从而得到快乐。那么,晁盖为什么是个例外呢?他是“梁山泊主”,理应更难丧命才对。曾头市那场仗,一个弟兄都没有牺牲,偏偏是身为主帅的他死了。这个既有违故事惯例又兼不合常理的结局,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曾头市故事若是映射宋金双方在动干戈,晁天王是梁山泊主,便相当于大宋皇帝。宋的徽钦二帝是给金人掳去而死在异国的,现在故事说晁盖在这个金人村镇遇害。他死后,梁山好汉把他的灵位供起来,喊着报仇的口号来打曾头市。当年的南宋,在和谈之后是不作兴提这件国耻了,但在建炎和绍兴初年,自高宗皇帝而下,许多大臣和武将,乃至那些溃卒军贼如“没角牛”杨进和铁枪王明等,前前后后说了不知多少“迎还二圣”的话。

也许晁盖是专指钦宗,因为钦宗皇帝像晁盖一样,据说是给敌人用箭射死的。《宋史》中钦宗的本纪并没有说他怎样死去,大概由于南宋史馆讳言此事,元人修《宋史》时没有官方资料可凭,而南宋之所以讳言,则因为钦宗的地位非常奇怪。我们在前面分析过2,钦宗是金人胁迫高宗投降的一枚棋子,当时谈和的条件表面上是归还韦太后,内里一定是不送还钦宗,亦不册立他为帝,以免高宗困恼。于是钦宗从二十多岁登基被掳,在金国过了三十年,而南宋臣民早时还大声疾呼要迎他回来,但和谈之后大家渐渐识趣,不敢再提此事。他的死讯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前夕由金使传来,那时宋人恐怕谈都不敢谈。

但宋人对被俘的皇帝很关心。《三朝北盟会编》卷首所引书目中,叙述二帝北行的不下三十种之多。士大夫看书,半文盲的贩夫走卒则在勾栏瓦子职业说话人和其他道听途说的场合得到消息。他们所听到的大概就是录在《大宋宣和遗事》之中的这个伤心的故事:

(正隆六年)春,亮宴诸王及大将、亲王等于讲武殿场,大阅兵马,令海滨侯延禧、天水侯赵集,各领一队为击掬。左右兵马先以羸马易其壮马,使人乘之。既合击,有胡骑数百自场隅而来,直犯帝马,褐衣者以箭射延禧,贯心而死于马下。帝顾见之,失气坠马。紫衣者以箭中帝,帝崩,不收尸,以马蹂之土中。褐衣、紫衣,皆亮先示之意也。帝是岁年六十,终马足之祸也。是岁,亮刷兵马南征矣。(《宣和遗事》后集,“延禧钦宗坠马为马踩死”条)3

《水浒传》中晁盖便是被敌人一箭射下马来的,弟兄们当然不会任由他被践踏在马足之下,他们拼死命把他救回,但这箭究竟取了他的性命。

《宣和遗事》是一本奇奇怪怪的杂录,大概是南宋的“说话”资料集成。研究《水浒传》的学者都知道它收了几段零碎的水浒故事。此外,它上溯宋太祖得国,下至徽钦北狩和康王南渡,所录许多有真有假的故事,并不限于宣和年间。靖康围城和二帝被掳的叙述很详,内容与一本叫作《南渡录》的书差不多。《南渡录》是南宋时文字4,当年一定曾经遭禁,也许金与宋两国都不准刊行,可是流传很广,证据是那一长串的书名——除了《南渡录》,又叫《南烬纪闻》《窃愤录》《孤臣泣血录》《靖康蒙尘录》《北狩日记》《徽钦北狩录》等,大抵总是在某地禁了,在他处换个书名又印行起来5。书之所以畅销,自是由于宋人怀念旧帝;遭禁的原因,也可于内容中看出:书中有无数皇室受辱的故事,诸如皇帝受命行酒、皇后被逼唱曲、宗姬被污以及高宗皇帝的生母韦太后也已失身于盖天大王,等等。这些故事,金人不会愿意任由它们激发汉人的愤慨,而宋高宗一力主和,自然也不会喜欢国人讲谈这种种耻辱。

事隔了八九百年,我们今天不会觉得曾头市故事有什么特别,也不觉得射死晁盖有什么深意;但在绍兴末年和以后的孝宗、光宗、宁宗、理宗的年代,金境和宋境的汉民听故事时,一听到梁山人马和金人族类打仗,就会很留心,及至听见梁山泊的主公丧生在金人境内,他们就会明白,这是“靖康耻”的故事,史文恭的箭是那个紫衣人的箭。

《宣和遗事》把部分的《南渡录》和水浒故事都抄在一书之中,是很可注意的一点。这表示这两套故事流行的时间空间是重合过的。换言之,听水浒故事的人也听到金人对宋人的种种侮辱。

《水浒传》独有的故事

我们拿《水浒传》与别的早期水浒故事比较,会发觉小说中这个曾头市故事背后很有文章。

首先,这个故事原来是《水浒传》所独有的,在《宣和遗事》和元人创作的水浒剧中,曾头市和曾家五虎这些名字找也找不到。

其次,除了《水浒传》,晁盖在别的早期作品中并非死在曾头市。在元杂剧里,晁盖不是出场人物,只是宋江出场做一番自白之时会提到他,说他已不在了,死于“三打祝家庄”,不是曾头市6。《宣和遗事》也说宋江上梁山时晁盖已死,但没有说出死在何处。周密《癸辛杂识》续集所录画家龚开(字圣予)的《宋江三十六赞》(通常称《龚赞》或《象赞》)则把他列在三十六人中的第三十四位。三十六人是同生共死的——他们的歌是“来时三十六,去时十八双,若然少一个,定是不还乡”——那么,龚开所听到的那套水浒故事中晁盖根本没有早死之事。

在口传而未抄写印行的阶段,水浒故事创作时间的先后是不易确言的,我们只能依着文学心理来揣测。想来晁盖最初应当是三十六人之一,并无早死之事,否则,若先有了早死之事,很难想象后来为什么要把他放回三十六人之中。那么,当初是三十六人之一,与其他好汉无异,为什么要挑他出来,给他安排一个早死的下场呢?原因可以在他的绰号上找寻。他叫作“天王”,名词源出于佛经。《龚赞》称他为“毗沙天人”,这与他在《水浒传》中的绰号“托塔天王”是一回事;但水浒文学有意无意地略去这词的佛教本意,而以望文生义之法解它作“皇帝”。在小说中他常叫作“晁天王”,“托塔”两字省掉了。他既有皇帝之名,水浒故事的作者便把他抽出,排在三十六人之上,拿他来影射被俘而死于异国的钦宗皇帝。也许他的姓也派上了一点用场:“晁”和“赵”声音颇相近7

元杂剧所据的那套水浒故事,把晁盖的死地定在祝家庄。说不定“祝家庄”之名是有象征意义的,不过总是太隐晦了一些,令人很难联想。《水浒传》所收集的一套故事,把晁盖放到曾头市去死,真是画龙点睛了:这是个金人聚居的地方,这些金人又是誓言与梁山泊不两立的。等到他们射死晁天王时,宋人必定清楚明白这是个什么故事了。“曾”字不是胡乱取的,它与“金”字及女真的“真”字谐近。

严格来说,晁盖死在祝家庄与曾头市二说,孰先孰后,很不易判断。可能是祝家庄之说先出,后来的说话人想要更惊人一些,乃改为曾头市;也可能是曾头市说先出,后人怕太露骨惹祸,于是改为祝家庄。不管何者属实,要之,改动总是与反金情绪有关。整套故事的大轮廓倒不受影响,无论晁盖死祝死曾,他总是梁山泊的先主,而且晁宋两人共同领导的局面也总可以出现。有人会以为水浒故事流传的时间长而空间宽,小节出入未必有什么意义。不过,晁盖的死期就是宋江承接领导山寨的时日,这不能算是小节,讲故事的人若无重要原因是不会轻易更改的吧?

注释

1严敦易:《水浒传的演变》,第122—124页。

2见前文《南宋民众抗敌与梁山英雄报国》注释。

3《金史·海陵本纪》把钦宗死事系在正隆元年,语焉不详,只是“六月庚辰,天水郡公赵桓薨”。辽废帝耶律延禧之死则根本没有记载。

但钦宗事实上是怎样死去的并不关紧要,紧要的是宋人听到《宣和遗事》所录的这种传闻,相信他们的皇帝是给金主完颜亮叫人用箭谋杀的。

4宋人周密已经看到此书,见所著《齐东野语》卷一八“开运靖康之祸”条。

5这书收在百部丛书及从前好几种丛书里。关于它在地下文学研究上的价值,我另有文讨论。

6见傅惜华、杜颖陶合编《水浒戏曲集》第一集。除了《争报恩三虎下山》不提此事,其余五剧都说晁死于三打祝家庄。

7《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个好汉没有一个姓赵,似乎是故意的。赵是个大姓,建炎绍兴时又出了好几位抗金英雄,如守楚州的赵立以及在太行与岳飞联络的赵云和赵俊,《水浒传》应当有些赵姓英雄才是。领导轰轰烈烈的真定五马山寨的信王赵榛,可能是小说中柴进的原型。柴是前朝国姓(后周柴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