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的流程
2009年,我与路盛章教授第一次到德国波茨坦大学参加设计思维工作坊。SAP公司为这次工作坊派出了一支5人教练团,指导像我们这样的30位初学者,整个活动为期1周。
路教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动画片总导演,又是戛纳广告节的评委,对各种设计流程、方法都颇为熟悉。我那时是初次接触设计思维,虽然我很清楚设计目标,也能按照教练的引导和流程向前推进,但有时仿佛会陷入一种“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创新迷雾之中。
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很好的创新教练安迪,他看我充满了疑惑,就主动过来帮我补课。他讲了40多分钟,到现在我都记得的一个词就是信任(trust)。信任什么呢?他说:“信任队友,信任流程。”
安迪的这句话很能安定人心,它让我放下了诸多疑虑,先跟随教练的节奏把创新流程走完,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在,我接触设计思维已经超过10年,在全世界给政府官员、商业领袖、大学师生、公益组织、创业者等不同的人讲课,我始终记得第一次接触设计思维时的这团迷雾。以至于2019年3月,我在波士顿参加一个设计思维会议(DTX7)时,专门用30分钟的演讲时间阐述了自己对迷雾的感受,下面的听众不乏大都会保险、IBM、强生等公司的创新实践者,以及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专注于创新研究的教授,大家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因为这团迷雾是真实存在的,它就是创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大家顺着我的话题又讨论了30分钟,不但挤占了茶歇时间,还差点影响了下一位演讲者上场。
后来,我与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葛霄女士一起认真研究了这个话题,我们找到了一个理论框架,该框架是由斯坦福大学的迈克·贝瑞(Michael Barry)教授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莎拉·贝克曼(Sara Beckman)教授联合提出的,它一方面简练地概括了设计思维的创新流程,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的思维迷雾。
迈克和莎拉把创新活动分成了4个象限,横轴是“理解”和“创造”,因为创新本质上是一个从理解当下到创造未来的过程;纵轴是“具体”和“抽象”,表明我们的活动究竟是更基于现实还是基于思考。
所有创新活动的第一步都是从左下角开始的,即理解当下具体的世界,这部分需要观察和共情,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第二步是萃取有效信息,进行提炼洞察,找到创新机会点,这一步需要很多抽象思考;第三步是创意环节,根据前面找到的创新方向生成具体创意概念;最后一步是将创意概念制作成产品或服务原型,并在现实中进行测试,触发真实的改变。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这个框架,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看看:日本著名的设计师深泽直人设计过一款果味饮料的包装,包装盒用的就是常见的纸盒。此类设计的常规做法是在盒子旁边配根吸管,包装上印很多字,但这样的盒子如何打动人呢?深泽直人感到,最好的设计是自带沟通力的,于是他把盒子上所有的修饰都去掉,外形从色彩到质感直接还原了水果的外观。香蕉汁的包装盒就是黄色、光滑的香蕉皮表面;猕猴桃汁的包装盒就是猕猴桃皮那毛茸茸的样子。这样的设计方案立刻调动了人们对香蕉和猕猴桃的所有记忆,不需要理性判断,立刻就产生了亲近感。深泽直人的这个设计案例落到迈克和莎拉的模型上,就成为下图所示的样子。
从理解具体的事情开始,到创造新的解决方案结束,上述设计案例大致经历了4个创意过程:共情(我观察到了什么);重构(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创意(方向在哪里);测试(我的方案还能不能更好)。每个过程之间有一定的先后和承接关系,上一个步骤的输出是下一个步骤的输入,这正好是设计思维的创新流程。虽然这个流程看起来是线性的,在全世界的设计学院里,老师也是线性地教,实际上真实的设计过程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循环迭代的过程。在测试原型的过程中,可能会反映出之前对用户的种种误判,需要设计者重新回到前面观察、洞察或创意的某个阶段。
对设计思维的初学者而言,要理解这个流程并不难,但要跟随这个流程进行实践时,往往就会遭遇前面提到的创新迷雾,因为要在“理解—创造”以及“具象—抽象”之间来回跳跃。每一部分都要经历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合这4个象限要求的所有特质,也许有的人更擅长观察,有的人更擅长理性分析,当然也有少数人在每个阶段的能力都很强。但对于创新的老手而言,他们具备一些实践经验,可以在创新方法和工具的帮助下在几个象限之间灵活穿梭。因此,为了让这个流程更易于理解和操作,也帮助创新者可以在自己不擅长的象限中进退自如,作者整理了一份设计思维行动地图,提供了共情、重构、创意、原型等步骤的创新框架和创新工具,第2章到第5章会分别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