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烽烟四起 群雄逐鹿
看看当时的中国,隋朝的旗帜还在,不过国家的威权已经丧失殆尽。隋朝各地的官员,真心效忠隋朝的已经不多,各种割据势力都在与最后的隋朝斗争。虽然各种势力都有自己的称号,但称帝的其实不多。
山西的北部有刘武周,他原来是隋朝的军官,他在突厥的支持下称帝,也叫定杨可汗。金城薛举(1)也是隋朝军官,他起事后开始号称西秦霸王,感觉不过瘾,不久就称秦帝。窦建德(2)在河北已经比较有势力,但是他自称长乐王,没有称帝。
河南与隋朝周旋的主力,是翟让、李密的瓦岗军,李密主事以后,连续取得重大胜利。但是李密自称魏公,不称帝。江南民众暴动,拥戴南朝梁后裔萧铣出山,萧铣自称梁王,不称帝。
天下是如此混乱的局面,但是,强大的势力都没有称帝。三家称帝的,两家有突厥背景,薛举情况很特殊,他也许已经预感到自己行将毙命,有一点豁出去的意味。所以,在以上各种势力中,薛举是最先出局的。
为什么李渊不称帝?为什么大家都不称帝?为什么大家都采用相似的策略?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称帝的时机还不成熟。帝王的事业,是唯一的事业,虽然千万人都可能有帝王梦想,但是真正能实现帝王梦想的,一定要过关斩将,解决所有竞争对手。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这让人联想到曹操。公元219年,曹操早就统一了北方,是全国范围内势力最大者。当时连汉献帝也在曹操的掌握中,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在握。这一年,孙权上表对曹操称臣,曹操认为这是孙权的阴谋,说:“是儿欲踞吾着炉火上邪?”曹操手下也有许多人支持曹操称帝,而曹操的观点是“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操为什么认为孙权称臣是阴谋呢?为什么连手下人都积极赞成而他就是不肯呢?“这小子要把我架在炉火上啊”,曹操的这个说法已经说明这背后的理由。如果曹操称帝,就会成为各种力量攻击的焦点。现在,他的命令都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布,别人即使明明知道不是汉献帝的主意,但是无法求证,不得已只好执行。如果曹操取代汉献帝,那么他就给自己戴上了篡位的罪名,人人得而诛之。所以,曹操说这是孙权的阴谋。
李渊占据长安,拥立代王侑做皇帝,大权都在自己的掌握中,这种情况和曹操很相似。隋炀帝被他推举为太上皇,他没有公开打倒隋炀帝,更没有推翻隋朝,他跟曹操一样,还是前朝的大臣。他在可以控制的地方,实行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所以,不称帝是有利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不称帝就是避免自己成为矛盾焦点。曹操当年是这样,李渊如今也是这样。
李渊与李密的一段交往方式,就是很好的证明。李密是瓦岗山农民起义的领袖,他本人是北周的贵族。他成为农民军的领袖之后,自称魏公,也不称帝。但是,他自视很高。听说李渊起兵,就跟李渊联络,因为都是北周贵族出身,祖辈也是朋友。他联络李渊,实际上就是探听李渊的虚实,了解李渊的动向。李渊很快回信,表示自己没有任何想法,如果需要的话,他李渊会诚心推戴李密的。李密得信很高兴,也更加自信。而李渊的想法很明确,就是迷惑李密,用低调的方式减少自己的麻烦。
为什么李渊等人不称帝却称王呢?
对此,我们应该了解古代的制度。自从秦始皇开始了皇帝制度以后,在政治领域内,皇帝是唯一的最高权力拥有者,皇帝是天下唯一的。就当时的天下而言,就指中国。在一个政权之内,只能有一个皇帝。后来分裂的时期,比如三国或南北朝,不同政权之内可以有不同的皇帝,但是大家彼此都明白,即使承认对方,终究也会有一天要归于一统的。在这种制度下,王就成了皇帝之下的一个爵位,对于皇帝而言王仍然要称臣。皇帝与皇帝不可共存,但是皇帝与王是可以共存的。所以,称王是可以接受的,称帝则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因为称帝就意味着把其他所有势力都当作臣下处理。这就是为什么一旦称帝就会成为政治斗争焦点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理解,但在当时却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忠君的道德观念。本来,忠于国家、忠于皇帝,是当时最重要的政治道德,也是重要的社会道德。维系政治的稳定,这种道德观念很重要。这种道德观念,也是个人的价值观念,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拿这个道德观念当回事。在政治斗争中,如何争取力量,如何壮大自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过早称帝,表明与原来政权公开决裂,那些坚守忠君信念的人物就无法与你联合。而一旦道德上站不住脚,政治上等于人为地增加了成功的难度,等于给自己设置了绊脚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这绝不是孔子的简单说教,这是社会的运动规律。名正言顺从哪里来?从道德中生发出来。所以,这些本质上是反隋的各种势力,在口头上却大都不敢承认自己不忠诚,更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称帝。所以,不称帝,继续打着尊隋的旗号,对于李渊而言,是有政治意义的。
李渊不称帝,李密不称帝,窦建德也不称帝。他们都知道称帝不合适,但是什么时候称帝合适呢?没有人能够说明白。他们都在等,都在眼巴巴地等,等待一个天崩地裂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