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龙共舞:东华原三十年发展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发现新大陆

早年间,南龙因工作关系经常穿梭于中、日、韩三国,他发现韩国的药店、医院和中医院等医疗机构都配有煎药设备,但在当时的中国,连煎药机是什么都没有几个人知道。而南龙敏锐地意识到煎药机在当时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肯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独特的疗效和较少的副作用受到全球广大患者的推崇。但中药的煎煮方法非常讲究,从器具到火候,先煎后下,烊化冲服,但煎煮费时,服用携带不便。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提出:“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制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当时,医院和药店都采用的是传统手工煎药方式,使用的是敞开式的药罐,使得煎药质量和保存成为困扰中药疗效的两大难题。

传统煎药房煎药是煎完一服药再煎另一服,效率低下。煎煮的器具上,传统煎药房是利用敞开式的铜锅煎煮药液,工作量大不说,环境也非常差,医院的煎药工常年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作业,很容易患上职业病。此外,煎药机真空包装使得药液保存时间长达50~70天,可冷藏,而手工煎药只能保存2~3天。最重要的是,传统煎药房煎出的药是用瓶装,喝完药后将瓶子回收再利用,非常不卫生。

此外还有诸如加水量的问题、煎煮时间的问题等,水不加够则药无法煎透,水加足了,煎出的药汁又过多,结果往往是连渣带汁都进了垃圾桶。中药一般涉及一煎二煎、文火武火的问题,这在传统手工煎药过程中很难控制。

煎药机的出现可以说是中医中药史上一次较大的改革。遗憾的是,在现代中药器具研发领域,中国被韩国、日本远远地抛在了身后。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中国人还是用铜锅、瓦罐煎药的时候,韩国已经普及煎药机煎药了。

在南龙看来,中国如果不在机器煎药领域有所突破,将会极大地阻碍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国将在世界中医药领域进一步丧失话语权。

为了验证市场,南龙还亲自做了一次煎药机市场调研,其中包括中日友好医院、协和医院、同仁堂药店。调查结果显示,各类大型医院均没有购买煎药机的意向。主要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人均消费水平不高,购买力比较低。此时还不是引进煎药机的恰当时机,南龙只好决定暂时放弃这个项目。

第二次商机出现在1997年初。东华化工聘请了一位来自延边的经理商洽工作,晚饭后南龙将其送往北四环的亚北酒店,在酒店详谈时,他发现那人从行李中拿出一袋中药液饮用,便好奇地询问他在哪里煎的药。原来在此时的延吉有一家药店从韩国引进了一台煎药机和包装机,刚刚展开代客煎药和包装服务。当时国内其他地方还没有煎药机,南龙觉得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延吉人都可以吃煎药机煎的药,那么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的城市就应该更没问题,偌大的中国,市场空间一定很大,是时候引进这个项目了。

第二天,南龙便约请天坛医院一位中医科的医生,征询他对煎药机的看法。对方觉得煎药机市场前景非常好,于是他信心更大了。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市场,他又重新做了一次市场调查,调查结果验证了煎药机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市场需求。

一番考察调研之后,南龙决定尝试引进韩国煎药机在中国销售,但对他来说,这又相当于要重新开始一次创业历程。并且这一次的创业与前几次不同,此前无论是进出口贸易,还是化工产品生产,对他来说都不陌生,并且在人脉资源方面他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中医药事服务则完全是跨领域,这对创业者来说绝对是大忌。

正如前文中我们提到的“时势造英雄”,顺势可以成就一个人、一家公司;而逆势则可能毁掉一个人、一家公司。“时势”确实是一个值得令人品咂、琢磨的东西,让我们来看看当年南龙是如何判断当下利弊,以及怎么顺势而为的。

首先是政策层面。中医药事服务作为中国特有的医疗手段,是中国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政策促进了中医服务的快速发展,从1991年的“八五”计划到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中西医并重”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卫生政策。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了“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的发展目标。

我国的中医院、中医诊所及其背后的消费人群数量庞大。而当时中国的煎药机市场还有很大空缺。在中医药领域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中医药生根在中国,开花在韩国,结果在日本。煎药机起源于韩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还没有煎药机生产厂商,主要缘于中国人还是习惯将中药买回家自己煎药,这也和中医的传统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最重要的是,中药煎药机本身的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和很多医用设备一样,只是一种应用在医疗领域的机电产品,而且当时煎药机的市场份额还未打开,较为“鸡肋”。所以当时煎药机这个“小众产品”还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后来随着东华原医疗的崛起,煎药机产品完全被颠覆,并且市场份额不断增长,才引来了众多厂商纷纷加入煎药机的生产行业。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如此看来,这是一个广阔、有成长性,且在当时还是一片空白的市场。南龙的这步棋又走对了。

1997年初,南龙和姜黎滨飞赴韩国寻找煎药机生产厂家,并通过一位朋友引荐与正诚实业公司建立了联系。正诚实业公司是韩国煎药机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研制出了煎药机,这家公司在韩国煎药机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领先,在韩国汉城拥有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豪华办公楼。

正诚实业是家族企业,由兄弟七人共同管理经营。老大是董事长,不常去公司,老七负责经营管理。老七热情地接待了南龙一行,带领他们参观生产车间。只见老七将一个包装好的煎药袋放在地上,让南龙站上去使劲踩。南龙单腿踩上去,将全身的重量都压在药袋上,药袋却没有破裂,他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称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打开了包装机机箱门,发现里面只有电机和齿轮,结构很简单。

不愧是韩国煎药机的霸主,正诚实业的产品品质让南龙佩服不已,当即,他向老七郑重提出做中国总代理的意愿。老七回复说,天津有一家公司已经在跟他们洽谈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合作事宜,若要合作的话,只能小范围就某个机型和中国区域市场开展合作。这显然不是南龙想要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韩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00美元,劳动力成本大幅度上升。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韩国政府鼓励制造企业将生产基地外迁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当时,包括韩国的铸造企业三千里公司、韩国最大的煎药机生产企业正诚实业公司,以及一位延吉商人,三方投资100万美元合作成立了天津三延公司,主要生产常压煎药机,正诚实业公司提供设计和技术。南龙去正诚实业公司考察的时候,三延公司已经开始筹备,正在研制适合中国市场的煎药机。

“看来看好这个市场的大有人在,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南龙心中有了更大的紧迫感,当务之急是找到新的合作供货商。

接下来几天南龙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几家煎药机公司,实力和产品性能都不尽如人意。南龙和姜黎滨在宾馆里如坐针毡,根本无心欣赏釜山美丽的夜色,如不能找到合适的供货商,他们就会失去市场先机。

就在南龙一行人为寻找煎药机合作厂商之事焦灼之时,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有人向他们推荐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煎药机公司——同怡实业公司。南、姜二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前往登门拜访。同怡实业公司安总经理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南龙一行,带领他们参观车间样机,展示了产品性能。这家公司产品品质还算过得去,而且安总经理很有诚意,对合作开拓中国市场开出了种种优惠条件。当即双方便初步确定了合作意向,东华贸易作为总代理独家引进韩国同怡实业公司的产品在中国销售。

签署协议后,同怡实业公司对南龙和姜黎滨一行进行了现场培训,指导示范姜黎滨操作机器,南龙在一旁摄像,从开机、上卷、调试,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培训指导。经过培训,两人基本掌握了煎药机的操作技能,回国之后,马上现学现卖,培训员工操作煎药机。

1997年秋,第一批次从韩国进口的20多台中药煎药机运抵和平里蓝宝大厦的东华贸易办公驻地。这是个由厂房改造的狭长办公室,靠门口的区域用来摆放煎药机,最里面是办公区域。韩国同怡实业公司同时派人前来培训,南龙开始组织人员力量,张罗着把煎药机销售出去。

此时东华贸易已经发展到十几人的规模了,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订单有所缩减,南龙亟待将出口贸易转型为立足国内市场的对内贸易,煎药机的引进可谓恰逢其时。南龙安排姜黎滨负责组建销售队伍,并把司机白建勋调过来跑业务,就这样三四个人凑在一起,煎药机早期的销售班底组建完成了。

1997年的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中。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像腾飞的巨龙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经济成就和国际地位日益为世界瞩目。也是这个特殊的年份,刚刚迈入不惑之年的南龙将韩国的煎药机引进了中国,开启了中国煎药方式变革的序幕。那年冬天异常寒冷,入夜后大街上看不到几个行人,写字楼里看不到几盏灯。蓝宝大厦里的那间办公室常常灯火通明,室内热火朝天。大家每天学习煎药机使用知识,反复拆卸组装,研究其原理和构造,在这个仓库兼办公室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从1991年在日本横滨创立东升贸易株式会社,历经7年国际贸易与化工原料生产的摸爬滚打,南龙已经从一位单纯的贸易商人成长为实业家,儿时的实业兴国梦想越来越清晰。在他眼里,实业兴国的目标不仅仅是获得财富的回报,而是推动我国千百年来传统煎药方式的变革,推进中国中医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