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制图(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物体的三视图

由第二节可知,物体的单面视图不能全面反映物体的空间形状。因此工程上采用多面视图来表达物体,基本的表达方法是三视图。

一、三视图的形成1.投影面的建立

形成三视图,首先应建立三投影面体系:在正立投影面基础上外加一水平投影面和一侧立投影面,三者两两垂直,如图24所示。正立投影面又称正面,用字母“V”标记;水平投影面又称水平面,用字母“H”标记;侧立投影面又称侧面,用字母“W”表示。三投影面两两相交得到三条投影轴OX、OY和OZ。其中,OX轴表示物体的长度方向即左、右方位;OY轴表示物体的宽度方向即前、后方位;OZ轴表示物体的高度方向即上、下方位。三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

2.分面进行投影

如图25(a)所示,把物体“摆平放正”,长度尽量平行于OX轴,置于三投影面体系中,将物体分别向三个投影面进行垂直投射得物体的三视图:

投射线垂直V面,即由前向后投影,在V面上所得的视图称为主视图。

投射线垂直H面,即由上向下投影,在H面上所得的视图称为俯视图。

投射线垂直W面,即由左向右投影,在W面上所得的视图称为左视图。

如图2 5(a)所示桥台,由前向后向V面投影,A、B两个面可见且平行于V面,其他面

图24 三投影面体系

垂直于V面,投影积聚与实形面轮廓线重合,用粗实线画出A、B面的实形得主视图;由上向下向H面投影,C、D、E、F四个面可见,其中C、D、F面平行于H面,E面倾斜于H面,用粗实线画出C、D、F面的实形及E面的类似收缩形得俯视图;由左向右向W面投影,E、G、K三个面可见,其中G、K面平行于W面,E面倾斜于W面,其他面垂直于W面,用粗实线画出G、K面的实形及E面的类似形得左视图。

3.投影面的展开

三视图是绘制在平面图纸上,这就需要将空间三面投影体系展开摊平,标准规定的展开方法是:移去物体,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W面绕OZ轴向右旋转

90°,与V面成一平面,如图2 5(b)、(c)所示。由图可知,OY轴一分为二,随H面

旋转的标记为YH,随W面旋转的标记为YW

二、三视图的分析

1.三视图与空间物体的位置关系

物体的空间位置分为上下、左右、前后,尺寸包括长、宽、高。由三视图的形成可图25 三视图的形成

知,每个视图都反映物体两个尺寸和四个方位,如图2 5(c)所示:

主视图中反映物体长度、高度尺寸和上下、左右位置;俯视图中反映物体长度、宽度尺寸和左右、前后位置;左视图中反映物体宽度、高度尺寸和上下、前后位置。2.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是同一物体在位置不动的情况下,从三个不同方向投影所得到的,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内在的关系:

主视图和俯视图长对正,可用垂直于OX轴的投影连线来表示;

主视图和左视图高平齐,可用垂直于OZ轴的投影连线来表示;俯视图和左视图宽相等,可用垂直于OY轴的投影连线来表示。

以上关系称为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通常概括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如图2 5(d)所示。这是画图和读图的根本规律,无论是绘制物体的整体还是局部,都必须符合这个规律。

三、三视图的绘制1.绘制步骤

以图2 6(a)中桥台的三视图为例,绘图步骤如下:

图26 三视图的绘制

(1)画展开的三投影轴体系,包括45°斜线,如图2 6(b)所示。

(2)摆正物体,分清长宽高,分别由前向后、由上向下、由左向右向V、H、W面进行正投影。

(3)画底稿:一般从主视图入手,分析物体各面相对V面的位置关系,量取长、高尺寸,按总轮廓———实形面———类似面的顺序绘制;然后按照“长对正”规律,量取宽绘制俯视图;再依据“高平齐、宽相等”规律直接绘制左视图,如图2 6(c)~(e)所示。

(4)检查加深:擦去多余作图线,按先曲后直,先粗后细,先水平线后垂直线再斜线的顺序完成图线加深,如图2 6(f)所示。

2.注意事项

(1)三视图配置为:主视图在左上方,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绘图时位置不能随意改变。

(2)保证“宽相等”投影规律的45°线必须准确。(3)形体上不可见轮廓用虚线表示,不能漏线。3.绘图示例

【例21】绘制凹形柱的三视图(图27)。

图27 凹形柱三视图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