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茶叶中的其他风险元素污染
一、茶叶中砷污染的来源
砷(As)是一种类金属元素,具有致畸、致癌、致突变性,长期或过量摄入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污染环境的砷主要来源于砷矿的开采,含砷矿石(如铅、锌、铜、镍等)的冶炼,以及皮革、颜料、农药、硫酸、化肥、造纸、橡胶、纺织等工业“三废”。土壤中的砷,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和人类生产活动。由于化肥、农药等的大量施用以及其他人为的污染,茶园土壤中砷的水平逐渐上升,并在茶树的生长过程中被吸收和累积,使茶叶中的砷处于较高水平,且以高毒性的As3+和As5+为主,导致茶叶及冲泡后的茶汤成为人体无机砷暴露的潜在威胁,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安全和饮用安全。世界自然土壤的平均砷含量为9.36mg/kg,土壤砷含量中位值为6.0mg/kg,中国土壤砷的平均含量为13.8mg/kg。土壤中砷的常见形态有三价和五价两种价类,茶园主要为三价砷,以含氧酸根形式与金属离子形成盐类,它在水体和土体中能与钙、铝重金属生成难溶的砷酸盐。被吸附的砷,1/3以上为代换态,其余为固定态。研究发现,不同土壤类型的平均全砷含量大小表现为黄壤(9.72mg/kg)>红壤(6.70mg/kg)>赤红壤(4.23mg/kg)。砷不是作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但和镉一样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微量砷能刺激某些作物的生长。
砷在茶树体内活性较低,大部分被吸收根固定,向地上部运输的比例较低。研究发现,砷元素在茶树体内由高到低的分布次序是吸收根>茎(生产枝)或主根>老叶(当年生成熟叶)>新梢(1芽2叶)。吸收根砷含量为茎秆或主根的2~50倍,为老叶的5~100倍,为新梢的25~600倍。茶树受砷、镉污染时,吸收根对阻止土壤砷、镉向新梢转移起到明显的缓冲及屏障作用。茶树不同品种砷含量差异很大,但都表现出相同的规律,即从根部至新梢自下而上依次递减。茶树的主根和茎秆是砷在茶树体内传输的主要通道,也是主要的(仅次于吸收根)累积部位。
茶叶从种植到加工的各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砷的污染。土壤是茶叶中砷的主要来源,茶叶中砷含量与土壤中砷含量有很强的正相关性;此外,硫酸铵和过磷酸钙肥料中含有微量的砷,茶鲜叶加工过程不合理或不清洁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二次污染。
二、茶叶中镉污染的来源
镉(Cd)因其毒性强、易吸收积累、难消除等特点,被认为是重金属中最具危害性的一种污染元素。镉对人体会产生慢性、急性中毒危害等负面影响,镉中毒会造成肾小管再吸收障碍,造成肾损害、骨痛病等,严重中毒甚至危及生命。研究表明,土壤中镉形态包括以下几种: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残渣态等。其中离子交换态活性较大,所占比率最高,对环境影响严重,是重要的镉污染来源形态。碳酸盐结合态在pH偏低的环境时,会重新释放进入环境,是潜在的镉污染来源形态,因此对于碳酸盐结合态,酸度减弱有利于镉的固化。有机结合态是金属离子被有机质吸附、络合或者螯合,固定在土壤中,可分为腐殖酸结合态和强有机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镉活性大些,强有机结合态则相对稳定,能起到固定土壤镉的作用。
镉在茶树根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茎、老叶,新稍含量最低。研究发现,不同品种茶树中的镉元素分布规律由高到低分别为吸收根>茎(生产枝)>老叶(当年生成熟叶)>新梢;另有研究结果也显示,同一生境下不同茶树品种,镉在茶树中含量从根部自嫩叶自下而上依次递减。研究发现,茶树对镉吸收累积呈以下规律:茶树不同部位吸收镉有明显差异,茶树受到镉污染时,大部分累积在根部,向茎和叶迁移量较少,镉从根部向叶片的平均迁移量仅为2%左右;有效态镉离子活性与pH呈负相关。
镉元素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途径。
①成土母质,如含锰铁铅矿地区:对广西思荣锰铁铅矿恢复种植区的土壤进行镉含量分析的结果表明,该复垦区土壤中的镉含量较高,达31.42~46.5mg/kg,明显高于非矿区,作物中镉含量也超出正常范围。
②随含镉污染的液体进入土壤,再被截留固定:如污水中镉离子很容易被水中的悬浮物、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吸附累积。
③随大气尘埃进入土壤:来源于能源、冶金和建筑材料的镉,在使用、生产和加工中伴随产生的气体和粉尘,以气溶胶的形态融入大气,通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入土壤带来污染。
④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以工矿业固体废弃物、农资废弃物污染为主,其次过度不合理使用农资也带来污染。如在个别农药和肥料组成中含有镉等重金属,造成茶叶镉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