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东营市政府研究室
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安排,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政府研究室、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行组成调研组,于2019年1月9—1月17日,分别赴5个县区和2个市属开发区,对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中,召开7场座谈会,与85家企业进行了座谈,现场调研企业20余家,收回调查问卷223份。与市统计局、市市场监管局对接,了解中小企业有关情况。同时,搜集了外省、市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经验和做法并吸收借鉴。根据调研情况,调研组分析了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主要问题,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的特征,提出了促进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营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8年底,东营市实有企业63148户。其中,私营企业59275户,注册资本4623.76亿元,从业人员37.21万人;制造业企业559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四上企业”共2598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小微企业839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20.07亿元,同比增长10.3%;实现利税63.48亿元、利润16.6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0.8%和64.0%。
1.中小企业发展部分指标居山东省前列
从2017年度全省小微企业发展情况考核指标看,我市万人拥有中小微企业252户,居全省第5位,比全省平均高26户;我市万户中小微企业2017年授权专利266件,居全省第6位,比全省平均多32件;我市万户中小微企业拥有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9.77个,居全省第3位,比全省平均多4.78个;我市万户中小微企业拥有省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10.69家,居全省第2位,比全省平均多5.79家。
2.技术创新能力纵向比较提升较大,横向比较差距较大
从高新技术企业情况看,2018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有望达到204家,较2016年的111家净增93家,年均增长35.6%。从当年认定总数来看,2017—2018年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分别为93家、79家。2017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149家,位列全省第10位,与青岛的2053家、济南的1074家相比,差距巨大。2018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3.98%;全市研发经费投入总额100.84亿元,居全省第6位,占GDP比重2.64%,居全省第2位,较上一年度提高0.05个百分点。2018年,我市292家科技型企业获省科技厅备案,15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获科技部备案,数量位于全省第9位,但与青岛、济南、烟台差距较大。
从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创新情况看,全市拥有市级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29家,拥有市级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71家;拥有省级中小企业“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62家、省级“一企一技术”创新企业64家。其中,2018年新增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和创新企业共17家,居全省第11位,比淄博少26家,比烟台少16家,比潍坊少20家。
3.挂牌上市中小企业增长较快
截至2018年底,东营市有境内上市公司5家,位列山东省第10位;新三板挂牌企业24家,位列山东省第8位,其中2018年新增6家,新增数量位列全省第2位;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139家,其中2018年新增31家。截至2018年,东营市有上市后备企业24家,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20家。
4.行业领军型企业较少
东营市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6家。其中,2018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居山东省第10位,比淄博少36家,比烟台少48家,比潍坊少52家。自2017年山东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评选以来,我市共13家企业入选,数量居全省第11位,比淄博少31家,比烟台少35家,比潍坊少51家。自2018年山东省“瞪羚企业”评选以来,共评选出200家,我市仅2家企业入选,为全省最少。与我市经济体量相当的威海市,拥有省级中小企业“隐形冠军”34家、省级“瞪羚企业”10家,2018年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家,分别比我市多21家、8家和17家。
(二)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从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情况看,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才、资金、项目三个方面。
1.招人难留人难
一是高端人才引进难。受到市内缺乏高校院所、科研资源吸引力差,以及交通不便等客观因素影响,中小企业很难吸引高端人才到本地工作,许多企业将研发机构设在济南、青岛、上海等城市。二是一线员工离职率高。东营港和河口区的中小企业反映最为强烈。由于交通不方便、企业周边生活配套设施少等原因,企业员工离职率较高。东营港企业反映普通工人月工资5000元以上,比其他地方高,但仍然留不住员工,尤其是招来的大学毕业生经企业培养成材后,由于区域生活不方便而辞职,导致企业在用工方面投入大、回报少,职工队伍不稳定,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影响。垦利区明珠特种车辆公司反映,我市技能型人才政策少,外来的劳动力逐步减少,本地劳动力也有外流,造成技能人才紧缺,公司平均工资6000元左右,计件工资高的达1万元以上,仍然存在招工难问题。
2.融资难
受区域金融环境影响,市内银行机构上级行把我市列为高风险地区,上收审批权限,压缩在我市的信贷规模,企业新增贷款非常困难。广饶县哈迪斯机车公司主要生产高铁用空气减震配件,是除中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中车)外,省内第2家生产该产品的企业;该公司跟中车洽谈,年可供货60万套,但受资金制约产量上不去,造成洽谈的协议无法落实;虽然该公司不在担保圈中,但是由于缺少抵押、担保,所以仍难获得贷款。山东九章膜技术公司是全球少数拥有干式反渗透膜元件生产能力的制造商之一,入选首批山东省“瞪羚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该公司厂房为租赁,缺少可抵押物,所以难以获得贷款,从而影响公司扩大产能。部分优质企业因替其他企业背负债务,也遭遇断贷甚至抽贷,导致资金链紧张。如利津县康宝生化科技公司、国安化工公司分别替被担保企业偿还1亿多元贷款。我市很多中小企业为胜利油田供货,货款基本年底才结算,这给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资金压力,并且油田不愿意为中小企业出具证明,造成中小企业难以利用应收账款融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
3.项目实施难
一是受资金制约,企业以稳运行为主,新项目建设滞后,影响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二是受现行化工产业政策影响,部分高端化工项目落地难。诺尔生物科技公司是山东省中小企业的“隐形冠军”,其聚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产品供不应求,扩大产能项目难以立项。利津益美得化工公司也反映拟实施的MIBK技术改造项目、筹划的DOTP(新型环保溶剂)项目立项难。河口区金凤凰化工公司苯甲酸产能及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一位,中泰证券已完成对该公司的尽职调查并准备上市。该公司不缺资金,但由于省里确定的化工项目投资不得低于3亿元的规定,拟建项目难以实施,因此化工园区亟须扩区增容。已经认定的省级化工园区普遍存在面积小、入驻企业饱和等问题,新上化工项目难以落地,制约了企业转型升级做大规模。
二、东营市成长型中小企业情况
根据调研情况,结合外地经验做法,本着“补短板、强优势、看创新、重成长”原则,我们根据年营业收入、利润、税收、增长率、科技创新能力、细分领域市场份额等情况,适当考虑有的企业在某些方面、行业领域的专长和优势,以年营业收入1000千万元以下、资产负债率100%以上、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等为否决因素,筛选了42家成长性较好的中小企业(东营区4家,河口区6家,垦利区5家,广饶县14家,利津县6家,东营开发区4家,东营港开发区3家)进行了重点分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科技创新能力强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多、拥有发明专利数多。高新技术企业33家,占企业总数的78.6%。平均拥有专利15.8件,其中发明专利4.4件,分别比调研企业平均数高出6.97件和1.93件。山东汇海医药建有院士工作站,拥有发明专利25件;山东汇佳软件科技股份公司拥有著作权软件53项,有力支撑了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科研投入较大、技术水平较高。各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均超过了3%的高新技术企业要求,10家企业年科研投入超过1000万元。亦度生物自2012年成立以来,先后投入4亿余元用于研发和项目建设,“新型冻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细胞)”各项安全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山东省唯一的人用疫苗生产企业,投产后填补省内空白。胜利油田新大管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近3年的科研投入达到了8500余万元,取得各种专利92件,其玻璃钢管被工信部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碳纤维连续抽油杆是国内市场唯一大批量应用的产品。天东制药公司已通过美国规范认证,其产品依诺肝素钠原料药出口占国内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40%,居全国第2位。三是“四新”企业较多、骨干企业占比高。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企业共有23家,占企业总数的54.8%。亦度生物、天东制药、仙河药业是生物医药产业的骨干企业,广域科技和汇佳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广域科技近3年来的营业额一直在3亿元左右,是我市同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汇佳软件是省级“瞪羚”培育企业。宇佳新材料、戴瑞克等公司在新材料领域发展势头强劲。轮胎大王公司是新模式的代表企业,其轮胎电商平台2018年实现交易额9500余万元。德仕石油工程集团和万邦石油科技是生产型服务业的代表企业。
(二)发展效益好
入选企业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在10亿~20亿元企业有7家,5亿~10亿元企业有5家,1亿~5亿元企业有19家,1亿元以下企业有11家。一是利润率高。入选企业平均利润率7.6%,高于全市6个百分点左右。有10家企业利润率高于10%,冠森高分子、宏旭化学毛利率在30%左右。二是亩均税收高。入选企业每亩平均税收10.43万元,高于调研企业平均数的1倍。其中,亩均税收超过50万元的企业有5家,分别是宇佳新材料、宏旭化工、德仕石油工程集团、海慧环境科技和汇佳软件公司。三是税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高。入选企业税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平均为4.08%,高于调研企业平均数1个百分点。其中,4家公司税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超过10%,宏旭化工以15%居首位。
(三)企业运营良好
一是企业财务状况、银行信用记录良好。二是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占比较高。拟在主板上市企业12家,在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28.6%和9.5%。这些企业股权清晰,发展前景普遍良好。三是项目支撑能力强。一大早乳业公司于2018年5月在湖南建设生产基地,该基地产品通过总部销售,到2019年可增加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左右。康宝生化科技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将产品转化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成本降低1万元/吨~2万元/吨,到2019年每月实现利润达700万~900万元。四是市场占有率较高。入选企业中,一大早乳业、永利精工、康宝生化、冠森高分子和诺尔生物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部分入选企业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具备成为行业“隐形冠军”的潜力。其中,山东宇佳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煅后焦等产品,东营合益化工有限公司三氟化硼系列络合物、高纯度三氟化硼气体等,以上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都在60%左右;泰山石膏(东营)有限公司、山东中阳碳素股份有限公司、东营国安化工有限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位。
(四)绿色环保生产水平高
大多数企业节能环保意识强,生产排放低。国安化工、拓普环境、海慧环境等公司从事环保产业。国安化工是一家废矿油再生企业,与清华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拥有发明专利16项,废矿物油的综合处理能力20万吨/年,生产实现了废水、废气零排放,是工信部达标企业。拓普环境公司拥有污泥污水的水固一体化解决方案,专注于为油田等领域提供环保技术服务。
(五)行业覆盖面较为广泛
有42家企业涉及高端化工、新材料、橡胶、生物医药、石油装备、汽车零配件、食品、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基本涵盖了我市主导产业。其中,高端化工产业11家,新材料产业6家,橡胶产业6家,生物医药产业5家,石油装备产业和汽车零配件产业各4家,食品产业和信息技术产业各3家。
经过测算,筛选的这42家中小企业,通过3年左右的重点培育,力争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家,增加3家;5亿~10亿元企业达到7家,增加2家;1亿~5亿元企业达到25家,增加6家。
三、外地培育成长型中小企业做法
近年来,省内外其他地市不断把具备高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作为培育发展的重点,出台政策措施,扶持其做大做强。
江苏省从2010年开始认定培育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高成长型中小企业,优先选择新兴产业企业、支柱产业企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企业,优先选择高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上市企业,重点考察企业的发展、盈利、投资、创新、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等6方面能力。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优先支持高成长型企业,优先推进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申报国家有关部门的扶持。
浙江省实施“雄鹰行动”,聚焦绿色石化、汽车制造、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医药化工和时尚消费等6个领域,根据企业营业收入、产品市场占有率、自主研发能力等分成三类,通过“一企一策”方式,依法依规在资金补助、项目用地、税收优惠、环境容量、能耗指标、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年营业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达20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6家。
杭州市采取财税政策扶持、科技金融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等措施,面向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新一轮培育工程,到2020年底培育2000家左右科技型初创企业。
广东省经信委印发《高成长型中小企业遴选办法》,在总资产和营业收入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中,重点遴选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经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技术创新和投资能力较强、发展战略清晰、规模增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服务、技术服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等方面重点扶持。
广州市海珠区制定了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认定和扶持办法,对具有发展潜力和增长快速的上市培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业态企业、知名创新企业等4类中小企业,采取办公用房租金补助、融资费用补助、参展费用补助、“小升规”工业企业奖励、核心人才团队奖励、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扶持、科技计划项目扶持等措施进行重点培育。
四川省开展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根据企业规模、效益、创新能力将企业分成3类,分别制定小微企业创业兴业、高成长型中小企业提质升级、行业“小巨人”强筋健体实施方案,实现扶持新增一批、培育壮大一批,解决中小企业素质不高、发展不平衡问题。
山东省从2018年开始实施“瞪羚”“准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聚焦“四新”产业和高增长型企业进行重点培育。青岛市将扶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培育企业)、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小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和小微企业产业链配套作为培育具有专长中小企业的主要目标任务,2018年实施了中小企业“四新”经济企业培育计划。
从各地的做法看,具有一定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强、主要指标稳定增长、市场占有率高、具备上市潜力等特征的企业,成为各地重点培育的对象。
四、加快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措施建议
(一)开展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
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引导,国内多地开展了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工作,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生力量。借鉴外地经验,建议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人行等部门组织开展高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每年筛选一批典型企业纳入培育库,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助推企业加快做大做强。一是实施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引导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走特色发展之路。三是实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培育计划,发掘培植一批行业领先、市场占有率高的“小巨人”企业。四是实施“瞪羚”企业培养计划。我市传统产业企业占比高亟须发展培育“四新”企业。东营汉威石油技术、山东万高电子、华网智能科技、天元信息技术、卓智软件等公司在智能化、信息技术和软件设计等方面起步较早,具有很大发展潜力。下一步,要着力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养一批快速成长型新兴产业企业。五是实施中小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储备一批挂牌上市后备企业,助力企业尽快进入资本市场。
(二)开展精准服务活动
一是开展精准帮扶活动。对纳入培育库的中小企业,由筛选认定的主管部门逐个企业建立工作台账,定期调度,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诉求,市、县(区)两级确定专人联系企业,帮助企业做好风险防范和问题化解工作。二是开辟绿色通道。入库培育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难点问题,可不受企业规模限制,通过《政府解决企业难题直通车制度》渠道上报市政府研究。三是加强政策落实。深入企业开展政策解读,保持“送政策上门精准对接”服务活动常态化,指导企业用好各项惠企政策,梳理出应给企业落实而未落实的政策,及时协调将政策落实到位。
(三)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一是优化推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参照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模式,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单位为成员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指导和督促推动各级、各部门抓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任务落实,协调解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全市中小企业做优做强。
二是优化中小企业信贷环境。加强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银企互信企业名单管理,由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市人行、东营银保监分局等部门,将高成长型中小企业纳入银企互信企业名单,引导市内银行机构积极向上级银行申请信贷规模,开展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行动,推动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知识产权融资等信贷模式深入开展,落实省金融监管局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的指导意见》,破解中小企业信贷周转难题。加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建设,不断扩大担保规模,帮助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解决融资担保难题。
三是优化人才引进环境。抓好《东营市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激励政策》的落实,通过落实政策,营造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打造人才集聚高地。进一步完善企业周边生活服务设施,着力解决偏远地段企业的交通出行难题,比如增加公交车班次,开通到青州等地高铁站的公交车,方便企业职工出行,给企业职工创造良好生活环境。
四是优化政策环境。避免政策执行“一刀切”,特别是约束性政策,应根据企业情况区别对待。利津县益美得化工公司生产DOP(增塑剂),市场需求量大,MIBK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市场紧俏;该公司反映环保压力大,冬季受天气应急管理影响,经常被迫停产,损失很大。河口区金凤凰化工公司建议重污染天气停产、限产应区别对待,比如由于园区蒸汽停产,造成多数公司停产,企业复工后正好遇到重污染天气,环保部门在查企业用电增量时,没有考虑企业前期因蒸汽原因的停产因素便启动了重污染天气应急机制,造成企业一周时间不能生产,损失较大。有关部门应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将我市的优秀企业、潜力项目推荐到省级、国家级层面,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支持,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外部环境。
东营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