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研究价值与创新
什么样的问题是好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学者陈晓萍认为,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与新颖性是选题好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90]学者风笑天认为,选题时应以问题的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与合适性为依据。[91]学者吴康宁认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当是“真”问题,既是教育理论发展或教育实践改善迫切需要解释、解决的问题,也是研究者本人怀有研究的欲望、充满研究热情的问题。[92]本书的选题是基于笔者的研究兴趣与研究方向,且在研究的初始,已对展开研究的现实可行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虑。因此此处主要论述本书的重要性和新颖性,即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价值
(一)理论价值
1.建构了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分析框架
我国传统的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存在两条路径:一条是从上向下看的路,即从其他学科汲取营养去研究教育基本理论的核心范畴;另一条是从下向上看的路,即从实践中获取一手资料来检验和修正教育基本理论的解释力度。然而,第一条道路在与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合理性的困境,教育理论成果并不能在实践领域直接带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条道路在与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又面临着合法性的困境,来源于实践的成果虽然在实践层面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但常常无法融入教育理论研究的整体架构。[93]如此一来,能够联结“宏观”与“微观”中层理论构建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就得到了凸显。在理论层面,本书最为重要的价值则是在相关理论与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分析框架,进而基于分析框架展开区域视角的实证研究,从而在理论阐释与实践描述之间建立起了完整链接。如果说理论可以解释为“揭示现象的若干概念之间,在特定条件下所存在的关系的一种陈述”,[94]让人们可以更为清晰地理解复杂现象背后的逻辑与脉络,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理论价值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2.丰富了学校自主性的理论研究
学校组织的自主性问题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关注的不多,但它已成为在当前背景下学校能否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学者蒲蕊认为,学校的自主性是学校本身具有的内在固有属性,是学校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自身的活力和个性。[95]长期以来,对学校问题的研究往往与教育问题的研究等同或者相混淆,然而教育发展的规律却不能等同或者完全解释学校发展的规律。学校在社会中是作为一个组织而存在的,在履行教育职能的同时,学校还要谋求组织的自我保存与自我发展,[96]而这一问题却在很长时间内被忽视了。社会越向前发展,人的自主性与组织的自主性就越会得到彰显,而学校作为以培养人为直接责任的社会部门,其组织内在自主性的生成必将引起教育学界更多的关注。办学自主权作为学校自主性的前提与关键要素,影响学校组织运行的方方面面,也更深层次地影响着学校自主性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对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在学理阐释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将对于更深入地认识学校的自主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方向有所助益。
(二)实践价值
1.为把握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当下特征呈现实证依据
在研究开展之前,笔者曾围绕办学自主权这一核心问题与多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行交流,在交谈中发现,并非所有学校校长都认为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足,一些社会声望高、办学水平得到广泛认可的学校,往往拥有更大的“隐性”自主空间,但它们仍对自主权有着较大的需求;而在一些薄弱学校,校长与教师最为关心的往往不是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而是如何获取学校生存与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的问题。目前中小学的办学自主权在笼统的自主权不足的简单概括下,存在更加隐蔽且复杂的现象。因此本书认为,对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当下特征的全面描述与细致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更加理性且深入地认识这一问题,而本书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及学校案例的描述,为更加清晰地把握豫中地区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当下特征呈现了立足实证的有力依据。
2.为明确中小学的权力边界及其办学自主权的具体内容提供借鉴
当前,对于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具体内容、权力边界的探讨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时,不管是基于学校的长远发展还是教育法律体系的完善,舆论对于出台专门针对学校办学相关法律的呼吁不绝于耳,然而却面临操作层面的各种困难。本书在分析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过程中,对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具体涵盖了哪些内容、目前落实情况如何、满意度如何以及中小学目前最为关切的自主权的需求,都进行了全面的描述与分析,对探讨中小学的权力边界、政府的放权力度、中小学办学自主权具体内容等问题,可以提供实践层面的一些借鉴与参考。
3.为构建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保障机制贡献了有洞察力的思考
教育管理学科的方法论体系是以指导实践为导向的,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实践的改进做出贡献。对于本书而言,提出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研究的分析框架,展开框架引路下的实证调查,进而将实证调查的具体发现引回分析框架,展开对于框架下四个要点的分析,最终落脚到对中小学办学自主权保障机制的探讨,整个研究过程围绕“办学自主权”这一核心概念,紧扣豫中地区中小学校的办学实践,在逐步推进、层层深化的研究过程中,既提升了研究本身的质量,也使得研究最后对于构建中小学办学自主权保障机制的探讨具有相当程度的积极意义,为教育实践的改善与发展贡献了有益的思考。
二 创新之处
(一)理论工具创新
以往对于办学自主权问题的研究,多从宏观层面强调落实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意义和价值,或在教育实践中展开对办学自主权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以上两类研究固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也为本书的开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笔者认为此类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缺憾是理论观照的缺位,整个分析过程缺乏分析框架的引路,致使研究只能在办学自主权的“外围”去谈论目前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足和亟待落实的现状,而难以将研究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教育部门自身可以解决的,与教育有关的研究问题也需要其他学科理论工具的借鉴与启发。本书围绕“权”的概念进行研究思路的架构,在政治学“权力分析方法”的启发下,融合了管理学领域对于政府本质与职能的理论探讨以及教育学领域对于学校运行与发展的理论界说,结合中小学校的办学实践,共筑了本书展开分析的理论基础与框架理路,进而也使得本书相较于过往相关主题下的研究,实现了理论工具上的创新。
(二)研究内容创新
本书定位于区域视角的实证研究,由此在研究内容上实现了“区域性”的创新。在以往对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研究中,也有很多以某几所学校为例,或以某个城市的某个城区为调查范围的研究,暂时还未达至“区域”的视角。所谓“区域”的视角,要有一定的广度和典型性意义,才能够凸显研究的价值所在。本书中的“区域”限定在豫中地区,主要包括省会城市郑州市以及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三个地级城市。之所以选择豫中地区作为研究的调查区域,主要是基于其典型性价值的考虑。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水平均有显著差异,但从总体上看,中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更为贴近全国范围内的平均水平,中部地区也常常被舆论认为是“中国的缩影”。本书无意于寻找一个能够代表全部总体的调查区域,然而从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的角度考虑,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均非理想的调查区域,因为这些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或已相对完善,或仍相对落后。就“中小学办学自主权”问题的研究来说,中部地区的教育能够反映出更多、更复杂、更贴近全国大部分地区学校的问题,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的深化,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研究结论在更大的范围内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提升研究的意义。豫中地区是河南省经济最为发达、教育优势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本书的实证调查既涵盖了相对发达的省会城市、一般地级城市,也纳入了区域内的县级市、县和乡镇地区。
(三)研究方法创新
以往对于中小学办学自主权问题的实证研究大多是谈论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情况,通过调查反映出中小学校在哪些方面存在主权不足、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本书认为现实中的很多现象,不是绝对化的“有”或者“没有”,而是在多大程度上“有”。因此,为提高资料收集的质量以及调查问卷本身的信效度,本书采用了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作为问卷中各题项展开的主要形式,整套调查问卷共涵盖了八个量表以及其他相关题目。“学校事务自主程度量表”是调查问卷中最为核心的一个量表,对学校在各项事务上自主程度的精准的把握,可以帮助本书更为真切地了解目前中小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情况,也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奠定基础。此外,本书检验了不同学校类型在对办学自主权的整体认知以及办学自主权“五因素”上的具体差异。虽然差异性检验并非技术意义上的方法创新,但具体到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研究,分析不同类别学校在自主权问题上的差异性,对于有针对性地探寻基于学校特质的改进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以往研究中较少提及的。
[1]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第199~200页。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7年9月24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5年5月6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2019年工作要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9年2月22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902/t20190222_370722.html。
[5] 鲍传友:《学校治理的权力关系重构》,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编《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进展与实践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第169~175页。
[6] 〔美〕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窦卫霖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246页。
[7] 卜玉华:《变革力的生成——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生路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第1~9页。
[8] M.Fullan,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Third Edi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1.
[9] 陈桂生:《学校教育原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第23页。
[10] 参见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法论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10~11页。
[11] 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91页。
[12] T.Parsons,“The Social Syste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1,56(3):499-502.
[13] 薛澜、李宇环:《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思维与改革取向》,《政治学研究》2014年第5期,第62页。
[1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1985年5月27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2.html。
[15]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1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17] 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14年2月13日,第1版。
[18]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站,2017年9月24日,http://www.gov.cn/xinwen/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19]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9年2月23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20] 陈晓萍:《研究的起点:提问》,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34页。
[21] 鲍传友:《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公立学校的问题》,《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第15~17页。
[22] M.S.Gabella,“Beyond the Looking Glass:Bringing Students into the Conversation of Historical Inquiry,”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1994,23(3):340-363.
[23] 邱均平、艾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第2期,第18页。
[24] 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53~54页。
[25]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1985年5月27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2.html。
[26]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1993年2月13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tnull_2484.html。
[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1月29日,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001/t20100129_15687.html。
[2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5年12月28日,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512/t20151228_226193.html。
[29] 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62~63页。
[30] “深化基本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教育研究》1998年第12期,第27页。
[31] 鲍传友:《校长负责制下的校长权力大小及其规约》,《教育科学》2004年第8期,第51~53页。
[32] 葛新斌:《我国现行“校长负责制”的法律与制度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49页。
[33] 萧宗六:《校长负责制的提出及其内涵》,《中小学管理》2000年第11期,第2~5页。
[34] 葛新斌:《我国现行“校长负责制”的法律与制度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50~51页。
[35] 冯大鸣:《试论校长负责制的重构与再造》,《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3期,第34~37页。
[36] 蒲蕊:《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9页。
[37] 李晓燕、夏霖:《关于扩大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思考》,《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3期,第26~29页。
[38] 廖哲勋:《中小学办学自主权的落实》,《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第22~25页。
[39] 黄崴:《校本管理:理论、研究、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第11页。
[40] 黄崴:《校本管理:理念与模式》,《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期,第28~32页。
[41] 刘宝存:《校本管理:当代西方学校管理的新模式》,《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12期,第16~19页。
[42] 毛亚庆:《应注重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管理》,《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第78~80页。
[43] 范国睿:《校本管理与学校发展计划》,《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第21~23页。
[44] 蒲蕊:《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257页。
[45]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04年2月10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moe_177/201003/t20100304_2488.html。
[4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7月29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47]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9年2月23日,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 html。
[48] 褚宏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学校制度》,《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第32~38页。
[49] 张新平:《对校长职业化的若干思考》,《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第4期,第1~4页。
[5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二○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
[51] 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14年2月13日,第1版。
[52] 褚宏启:《自主与共治:教育治理背景下的中小学管理改革》,《中小学管理》2014年第11期,第16~18页。
[53] 孙绵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的概念、要素及结构探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5年第6期,第52~56页。
[54] 范国睿:《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理论假设与实践路径》,《教育科学研究》2017年第5期,第5~21页。
[55] 冯大鸣:《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实证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10期,第55~60页。
[56] The World Bank,Expanding Opportunities and Building Competencies for Young People:A New Agenda for Secondary Education,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 Publication,2005,p.169.
[57] E.B.Fiske,“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 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1996,133(6612):1-40.
[58] E.M.Hanson,“Educational Decentralization:Issues and Challenges,” Partnership for the Education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Americas,No.9,1997.
[59] N.F.Mcginn,T.Welsh,UNESCO-IIEP,“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Why,When,What and How?” Decentralization,1999(100):22-27.
[60] 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第137~141页。
[61] E.B.Fiske,“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Politics and Consensus,” World Bank Direction in Development,1996(100).
[62] B.J.Caldwell,J.M.Spinks,The Self-Managing School,New York:The Falmer Press,1988.
[63] J.E.Chubb,T.M.Moe,Politics,Markets and America’s Schools,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1990.
[64] W.H.Clune,P.A.White,“School-Based Management:Institutional Variation,Implementation,and Iss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CPRE Research Report Series RR-008,1988:46.
[65] J.L.David,“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School-Based Manage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8,46(8):45-53.
[66] B.Malen,R.T.Ogawa,J.Kranz,“What do We Know about School-based Management?A Cas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A Call for Research,” in W.H.Clune and J.F.Witte(eds.),Choice and Control in American Education,Volume 2,Philadelphia:Falmer Press,1990,pp.289-342.
[67] Cheng Yin Cheong,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based Management:A Mechanism for Development,London:The Falmer Press,1996,p.45.
[68] E.M.Hanson,“School-Based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pa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1990,34(4):523-537.
[69] J.Murphy,L.G.Beck,School-Based Management as School Reform:Taking Stock,Ca:Corwin Press,1995,p.231.
[70] K.A.Leithwood,T.Menzies,“Forms and Effects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A Review,” Educational Policy,1998,12(3):333-334.
[71] K.A.Leithwood,T.Menzies,“Forms and Effects of School-Based Management:A Review,” Educational Policy,1998,12(3):335-339.
[72] L.J.Reynolds,Successful Site-Based Management:A Practical Guide,California:Corwin Press,1997,pp.7-8.
[73] P.Wohlstetter,A.N.Van Kirk,P.J.Robertson et al.,Organizing for Successful School-Based Management,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Alexandria,Virginia,1997.
[74] B.G.Whitty,S.Power,D.Halpin,Devolution and Choice in Education:The School,the State and the Market,Open University Press,2010.
[75] D.O.Education,Washington,D.O.O.Planning et al.,“Preparing Young Children for Success:Guideposts for Achieving Our First National Goal.An America 2000 Education Strategy,”1991,p.28.
[76] U.S.Congress,“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Public Law 107-110),June 12,2010,http://www2.ed.gov/policy/elsec/leg/esea02/index.html.
[77] D.J.Brown,Decentralization and School-Based Management,Bristol:The Falmer Press,1990,pp.129-259.
[78] 吴刚平、徐佳:《权力分享与责任担当——转型期西方教育校本化思潮及其启示》,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第5页。
[79] OECD,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0,Paris:OECD Publications,2012,pp.502-511.
[80]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1月29日,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_left/s5911/moe_619/201001/t20100129_15687.html。
[82]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83]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第582页。
[84] 孙绵涛:《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第283~285页。
[85] 陈静漪:《中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机制设计理论视角》,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第23~25页。
[86] 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第239~240页。
[87]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第181页。
[88] R.Yin,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Beverly Hills,CA:Sage,1989,pp.22-24.
[89]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161页。
[90] 陈晓萍:《研究的起点:提问》,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第35~37页。
[91]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第27~30页。
[92] 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教育研究》2002年第11期,第8~11页。
[93] 柳海民、王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第三条道路——建构中层理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期,第3~7页。
[94] 陈昭全、张志学:《管理研究中的理论建构》,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主编《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第68页。
[95] 蒲蕊:《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策略》,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75页。
[96] 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