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心者 莫乎于情——谈情意原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教师授课和学生认知的过程,而且是情感与意志交流活动的过程。在这两个方面紧密结合、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顾泠沅教授的情意原理指出:“主体的中枢活动包含着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认知结构和情意状态两个方面,激发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意向,加强教育者与学习者的感情交流,是促进认知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可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教学效果的优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情意原理调节学生的情意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作了以下探索:
一、寓教于需,让学生愿学
心理学家认为:真正深刻而稳定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到学生内在的情感需要时,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中,学生感到学了有用,产生了学习需要才会愿意学。
1.展现教材知识的有用性,满足学生学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中学生会更多地面对并思考自己的未来: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增长才干,希望学习能够助自己成才。思想政治课应适应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让他们觉得学了有用。如教学《生活与哲学》第一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请同学们听听学霸的故事,古代的学霸有凿壁借光的匡衡,断齑画粥的范仲淹。今天的学霸有:超强大脑的赵凡凡,他两天内记忆1000个英语四级单词,3天内记忆《孙子兵法》并能倒背如流;全球大学生数学建模最顶尖人才之一——李凌,当年在清华他就是一名学霸;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年仅17岁的陈浩斌,学习、体育无一不精,他说学霸养成是1%的天赋加99%的坚持,只要坚持学习,注重学习方法,人人都可成为学霸。然后展示课件:智商是成才的基础,情商才是决定人成败的关键;在一切成功要素中,智力和机遇各占20%,60%是情感因素;情商主要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也就是心理素质。再请同学们浏览《生活与哲学》教材目录,每一课所讲的哲学智慧和方法论对于同学们成人、成才都是具有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的。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成功是每个人所向往的,成功的核心因素就是良好的思想和心理素质。最后得出结论,学好思想政治课对大家终生有用。这样,从第一节课就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哲学》的课程价值和学科素养,从而让学生生出一份好感,喜欢上政治课。
2.创设参与机会,满足学生人格成长的需要。
在教学中,我们要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塑造成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舞台,时刻注意创设能使学生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情境,使他们受尊重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如我在教学《政治生活》中“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一节时,在充分做了前期准备的前提下,创设了“模拟联合国”这样一个教学情境,适时地请几位学生上前来参与模拟教学活动。学习热情高涨之余,学生切身体会到在专业性运用方面仍然有着这样的欠缺或者那样的过头,通过参与教学活动的阅历知道了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或者感到了自己把握拿捏的不当,同时受尊重的学习需要也得到了满足和释然,从而有了自觉上好政治课的意识。
二、寓教于情,让学生好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教学过程就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只有心理相容、情感相通,才能配合默契、教学相长。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热爱、尊重、理解学生。
1.以爱结情。
“以爱动人,以爱育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需要并得到教师的爱是每个学生起码的心理需求。教师对学生的爱,必然会唤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依赖和敬佩。特级教师魏书生曾说:“爱人者,人爱之;尊人者,人尊之。”教师投给学生一份爱,学生就会回报教师一份情,学生对某位教师感情越深,就越爱听他的课,此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求自己。对所带课班级要像班主任一样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并常与学生谈心交流,力求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生病时,关心;学生困难时,援助;学生痛苦时,分忧。想学生所想,忧学生所忧,乐学生所乐。上课时,总是用饱满的热情去感染、激发学生。这样做,使学生对咱们的课“不能不学,不得不学,不好意思不学”。
2.以情喻理。
著名教育艺术家黄家灿说:“理是可以治病的良药,情是药外带着甜味的糖皮,无情,理难以下咽;无理,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增强教育效果。”“晓之以理”必须由“动之以情”相辅佐,“通情”才能“达理”。在课堂教学中,我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教育,用典型人物的典型事例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如,在学习《生活与哲学》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一节时,播放了一段课件视频:“全国自强模范轮椅教师侯晶晶”的事迹。1986年,一次误诊让这个刚上初一的小女孩双腿瘫痪,从此告别了中学校园。《红岩》《童年》《燃烧的石头城》……她与书中的英雄人物一样有着坚强的内心,她自学完成了中学课程和英语专业大专、本科的课程,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取南京师范大学外语学院翻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三年之后,侯晶晶又以专业总分第一考取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2004年,完成博士学位的侯晶晶在南京师范大学留校任教。谈起以前那些日子,侯晶晶很平静:“我当时想好了,不行我就从事儿童双语教学,总能为社会做些有益的事情。”主人公的动人故事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对主人公由同情到敬佩,同情主人公小小年纪就得面对如此大的挫折,敬佩主人公小小年纪就能勇敢地面对和克服挫折,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应该怎样去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为他们营造崇尚杰出、追求卓越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寓教于趣,让学生乐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予很早就认为,学习之事以乐为最佳途径,故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明训。兴趣使人在认识过程中注意力集中,兴趣使人保持坚定的学习信心,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才能达到“思乐俱得”的效果。
1.联系热点、焦点,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主动。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只有当学生对问题本身感兴趣时,才能和老师一起积极思考。中学生的世界观已经开始逐步形成,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在政治课教学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正确对待,将有助于学生学得有劲、学得主动。如在学习《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参与——民主管理”内容时,设计了“中学生进社区、访居委、入住户”小实践活动,并写出小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习《经济生活》中“可持续发展”内容时,提出让同学们围绕“我们只有一座六盘山”“煤改气中的你我他”等主题,结合低碳环保、绿色环境的话题,设计公益广告,学生们热情似火、乐于实践、思维活跃、成果丰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教学吸引力,让学生学得开心。
从情感角度来看,把音像视频、交互式白板、云课堂等现代化的视听媒体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然将以其良好的直观性、生动的趣味性、丰富的表现力将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领略到全新的思维感受,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高度的学习热情,为政治课教学注入强大的活力。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工具组织实施教学。如学习“国际组织”时,用课件展示有代表性的国际组织的徽标,让学生辨认;讲“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播放了歌曲《我的中国心》和《国家》,让学生体悟;学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借助教学教具(三角板、直尺、圆规等),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具体类型,通过自主学习形象直观的得出“特殊性包含普遍性”的哲学道理。这些教学法都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达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位教师只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运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以自己之爱唤起学生之情,以自身之感启迪学生之悟,就能有效地将思想政治课中的理论精华和思想内涵变成学生的思想与智慧,变成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