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王戎
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嵇、阮、山、刘在竹林酣饮,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王笑曰:“卿辈意,亦复可败邪?”
王戎,字濬冲,跟王衍一样,都出身琅琊王家,身世显赫,他爷爷叫王雄,官至魏幽州刺史;他爸叫王浑,西晋时做到凉州刺史,所以王戎是“雄浑”的后人。
“道边苦李”的故事连小朋友都知道,有关王戎对李子甜度的判断,已成为一个哲学问题。有人据此说王戎是人性恶论的支持者,所以预判凡是李树下经过的人都会去摘,当然就只剩下苦的了。
王戎个头不高,却“风姿秀彻”,反正他们琅琊王家没长得砢碜的,一窝珠玉。王氏朋友圈里的中书令裴楷曾羡慕嫉妒恨地高度赞扬过王戎的眼神,说“烂烂如岩下电”,同样的话裴楷还送给过王衍,堂堂中书令,词语也太贫乏了点。
总之,王戎生了一双电眼,跟吴镇宇似的,应该很讨女人喜欢。竹林七贤里的阮籍比王戎大二十来岁,本来是王浑的朋友,却和他儿子王戎做了忘年交。平时阮籍来王浑家串门都是待一会儿就走,某日赶上王戎在,阮籍居然坐得住了,和王戎聊得火热。聊完,一贯“口不臧否人物”的阮籍跟王浑说:你跟你儿子比差远了,跟你侃不如跟王戎侃来劲。后来王戎位列竹林七贤,跟阮籍对他的“青眼相加”大有关系。然而后期阮籍对王戎的态度有变,比如某日六贤正在竹林饮酒,见王戎来了,阮籍就翻白眼,说你这个俗物又来蹭酒喝,败我们的兴致!王戎的回答非常厚脸皮,讪笑着说:老大,你们这些人的兴致是我想败就败的吗?这个自贬捧人的台阶,下得不是一般的高明。
有关王戎小时候的故事,还有一桩不得不提。在他六七岁时,王浑带着他去宣武场,一个猛男牵着一头老虎出来表演人虎互搏,虎一蹿一吼,在场的人都吓得屁滚尿流,唯独王戎面色如常地端坐,魏明帝曹叡看了惊叹不已,觉得这小子胆气令人击节,长大后了不得,定是个干大事的。可是也有人说:肯定是吓傻了,动不了窝啦!嗯,也有这个可能。
王浑薨,刺史大人的门生故吏闻讯送来很多抚恤金,没想到王戎一两银子也不要,要知道那可是一笔大数目,拒绝起来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时人有弹有赞。阴谋论者说:虽然没借老爸之死捞钱,但王戎收获的无形资产相当可观,有了名士的清誉,将来还愁没钱花吗?
太康三年(282年),王戎升职为侍中。晋时侍中这个官职直接由皇帝差遣,可禁中行走,所以基本相当于宰相。既然位高权重,跑官儿的就来了。南郡太守刘肇偷偷送了他一捆高档布料,王戎原物奉还,还修书一封表示感谢。言官知道后弹劾他,斥责身为国家高级领导干部,拒腐蚀拒得不坚决。晋武帝司马炎出头为他辩解,说王戎哪会随随便便就贪污,他只是不想表现得太卓尔不群罢了。这事放到今天仍然值得官宦“参详”,小钱是不能贪的,做道具就是了,正好表演一下清廉。另外对行贿者态度不能太恶劣,否则将来就没人找你买官了,岂能自断财路。
司职吏部时,王戎发明了官员观察制度,凡选送上来的官儿,先不给正式任命,试用期过后视政绩决定是否任命,因此那时的官员都是实习生身份。司隶为这个制度再次弹劾他,跟皇帝说这种制度貌似合理,实际上等于暗示实习期的官员赶紧孝敬,王戎正好大发其财。或许真让司隶说中了,昔日两次拒收钱物的王戎,此后在洛阳置了几套商品房,付的都是全款。《晋书》中说王戎“性好利”,《世说新语》里专写吝啬鬼的章节,王戎的“事迹”占了快一半。当时民间风传王戎夫妇每天晚上都拿象牙筹算账,看看当日入账多少。跟电商似的。
某一年,王戎家园子里李子大丰收,两口子就琢磨着卖掉,因为自家的李子汁丰味甜品种好,怕别人也种,大名士王戎就开动一脑子玄学想出个妙法,拿锥子把每只李子的果核上都钻一下,弄得李核不孕不育,也就不怕别人种植了。这种维持垄断法至今还在用,比如某通讯公司找苹果专门订购不能连上Wifi的“爱疯”,好大赚流量费,就很有王戎王大名士之风。
对外人抠门,对子女该大方了吧,哼哼,照抠不误。王戎的女儿出嫁前借了娘家数万钱,每次回娘家王戎就拐弯抹角地“友情提示”女儿还钱,女儿不还,王戎就把脸耷拉得驴长,后来他闺女把账还了,王戎的脸才缩回二尺。对侄子就得加个“更”字了,结婚时这位当伯父的只送了一件外套,更令人发中指的是,侄子结完婚王戎竟然又把外套要了回来,跟婚纱租赁似的,非常葛朗台。
名士戴逵为这事曾帮他辩解,称王戎是学王翦,不过是乱世自污以求自保之举。后世有历史学家说,那不过是名士之间的护惜。是啊,说他自污?有这么自污的吗,李子卖出去还钻人家核?
虽然没像王祥那样卧冰求鲤,可王戎也有孝子之名。他与和峤同时死了妈,和峤遵照礼法守孝,每日茹素,一脸哀苦相。王戎该干吗干吗,酒肉都没戒,却“鸡骨支床”,瘦成了一副骷髅。司马炎跟刘毅说:和峤这么下去很危险,这么好一人才别毁了。刘毅说陛下你要担心就担心王戎吧,和峤是活孝,王戎是死孝,别看表面上不如和峤悲痛,其实痛悼老母都快把自己悼到九泉去了。我对此无感,只是好奇王戎酒肉照食,却是如何“鸡骨支床”的,也不知用的什么减肥之法。
总的来说,王戎还算是个低调的人,出宫的时候穿便服走小门,没人知道刚出门这人位列三公。他的偶像是春秋时的蘧伯玉,被孔子高度表扬过的士大夫标杆。孔子曰过: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可王戎学偶像学成了四不像,唯有保命的本事不错。他劝齐王司马冏撤封国保爵位,差点被杀,结果装着嗑药嗑过量摔倒在厕所里,虽然搞得自己臭烘烘,但是命总算保住了。
王戎和王衍,这对兄弟最为后人诟病的,其一是对羊祜的态度。羊祜被称为羊祜子,是魏晋公认的能臣和大好人,王戎和王衍也和羊祜有亲缘关系,但这二位没少给羊祜身上扣屎盆子,当时坊间有俚语称:二王当国,羊公无德。第二就是王戎和贾南风和郭家的姻亲关系,贾后擅权时,王戎写信谄媚了一番,保住了官职。太子被废,跟王衍一样,王戎也成了“忍者神龟”,没出头为太子说一句话。
此人的保命之道还因为他的识人水准。比如对从弟王敦,王戎就百般看不上眼,只要王敦一出现王戎就躲,后来王敦作乱被戮尸,证明了王戎确颇有些远见。
七十二岁那年,王戎死在了郏县,谥号是“元”,假如是圆滑的“圆”就更贴切了。终其一生,王戎的黄老之术没白学,既没曳尾于泥涂,又敛财无数,唯一不如他堂弟王衍的,是后代问题。王戎最喜欢的长子王万,也是个天才儿童,幼时就名声大噪,美中不足是太胖,王戎逼儿子减肥,把王万关起来每日让他吃糠,没用。王万可能是天蓬元帅转世,吃糠也不妨碍长肉,可怜十九岁上就死了,应该是死于肥胖症引发的糖尿病,糖尿病引发的多器官衰竭。王戎还有个儿子王兴,他死活看不上,因为是庶出。后来把堂弟的一个儿子过继,继承了他的爵位和家产。你说这是什么破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