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第44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國文明的起源

嚴文明

提要:中國文明是在史前文化高度發展的基礎上獨立起源的,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其特點既是多元的,又是有中心有主體的,相互連接爲一個整體,也就是多元一體。這一結構保證了她能够生生不息,持續發展,成爲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斷發展的偉大文明,對建設以漢族爲主體的多民族國家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爲什麽要研究中國文明的起源?

中國文明是一個曾經影響到整個東方,從而也影響到世界歷史進程的偉大文明。她是如何發生的?有什麽特點?對現代中國的發展有什麽影響?乃是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以前我們只能根據古史記載和歷史傳説,推測黄帝是人文始祖。或者是把炎帝和黄帝並稱,説他們兩位是兄弟,約在五千年前共同締造了最早的中華上古文明,因此歷來就傳説中國有五千年文明史。直到20世紀初年的新文化運動時期,著名學者胡適等人提倡用科學的方法整理國故,以顧頡剛爲首的古史辨派在整理古書時發現有些古史的記載前後矛盾,有些明顯是後人添加的,應該用科學的方法加以整理和辯證,被稱爲“古史辨派”或“疑古派”。儘管指出了錯誤,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却不甚了了。於是有些學者覺得應該寄希望於考古。但考古學者需要有科學的訓練,不是隨便什麽人都能做的。考古學研究的對象是古代人類社會留下的實物遺存,需要用科學的方法去逐步地探尋。對於發現的遺址需要選擇重點進行適度的發掘,發掘出土的遺跡遺物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資料不多的情况下只能作適度的推測,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説清楚的。只有通過長期的工作和研究,才能逐步地接近歷史的真實。我國的考古工作是從1921年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的發掘才開始的。前30年進展緩慢,在資料不足的情况下,對歷史的解讀往往不得要領。過去有一種説法,以爲中原地區的文化最先進,中原地區的文明起源後才影響周圍地區也先後走向文明。這叫做“中原中心論”。可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不少地方的考古學文化出現了走向文明的跡象,好像一道道文明的曙光。“中原中心論”顯然不能成立。於是就有蘇秉琦的“滿天星斗説”,張光直的“相互作用圈説”,我過去提出多元一體的“重瓣花朵説”(1)。到底哪一種更符合實際呢?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内容。

二、中國文明起源的地理環境和歷史背景是什麽?

人類社會離不開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不同的自然環境會對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産生不同的影響。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有什麽特點,對中國文明的産生和發展有什麽特别的影響?是需要認真分析和研究的問題。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地勢西高東低,背靠世界屋脊而面向太平洋。中國的四周有高山、沙漠和大海作爲屏障,又遠離世界其他地區的古代文明。

中國地理環境的基本特點是自成獨立的地理單元,並且有一種天然的多元向心結構。這需要作一點解釋。首先,中國的地形像一個大座椅,背對歐亞大陸而面向海洋。它的四周爲高山、大川、沙漠、海洋所環繞,從而形成爲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在交通不發達的情况下,很難同境外發生經常性的文化交流,因而中國史前文化基本上是本地起源和獨自發展的,文明的發生和早期發展也基本上是在没有外界重大影響的條件下進行的。但中國又是一個地域遼闊和地形非常複雜的國家。由於各地的自然環境不同,在漫長的史前時期,逐漸發展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其發展水準也頗不同。例如廣大的西北和西南地區因距海甚遠,地勢又高,雨量稀少,大陸性氣候十分顯著,在新石器時代難以發展農業,所以遺址稀少,往往多細石器而較少陶器,文化發展也十分緩慢。東北地區因緯度較高,無霜期較短,在新石器時代僅南部一些地區發展了農業,漁獵經濟則比較發達。陶器出現雖早,器形却比較簡單,主要是筒形罐,文化的發展也是相對滯後的。華南氣候炎熱,雨量豐富,植物繁茂,照理是非常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但豐富的食物資源可能正是阻礙農業發展的重要原因,所以華南新石器文化發生雖然很早,却長期没有顯著的發展。

相形之下,黄河中下游和長江中下游氣候較適宜,又有較寬廣的平原和肥沃的沖積土壤,因而分别成爲粟作旱地農業和稻作水田農業的起源地和中心區域,新石器文化得到迅速的發展,在全國範圍内成爲文化最發達的區域,可稱之爲東方的兩河流域。

由於這個兩河流域位置比較適中,文化發展水準又比較高,所以在全國範圍的新石器文化中起了凝聚的核心作用。不過這個地區範圍仍然很大,不同地區的文化仍然有較大的差别。根據文化的特點和發展譜系,大致可以分爲六個地區,即中原區、海岱區、燕遼區、甘青區、湘鄂區和江浙區。推測巴蜀也應自成一區,但至今因考古工作做得不够,本身的譜系還不甚清楚。每個文化區既是相對獨立的,又是相互有聯繫的。假如把每個文化區比喻爲一個花瓣,全中國的新石器文化就很像是一個重瓣花朵。這樣的格局對於後來文明的起源及進一步的發展産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三、中國文明是什麽時候起源的?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只能追溯到殷周之際。20世紀30年代因爲殷墟的發掘,知道商代晚期已進入文明時期;50年代因爲鄭州商城的發現,知道商代早期也已進入文明時期。從60年代起河南偃師二里頭的發掘,把文明起源的時期提早到了夏代。夏鼐提出文明的起源還要早些,應到新石器時代晚期去尋找,現已成爲大家的共識。

文明起源有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就從史前跨入文明的門檻。從現有的資料來看,中國文明的起源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大約公元前4000年前後是文明化起步階段,少數主要文化區出現了中心聚落。(二)公元前第四千年後期是普遍文明化時期,社會明顯開始分化,中心聚落和貴族墳墓出現,牛河梁、大汶口、大地灣等是很好的例子。(三)到公元前第三千年的時期則已進入初級文明或原始文明。這時農業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部分手工業從家庭中分化出來,出現了專門製造特殊陶器、玉器、漆器、絲綢、象牙雕刻等高級産品的手工業作坊,貧富分化加劇,戰争頻仍,出現了許多城堡和都城遺址,例如良渚、石家河、陶寺等便是。這很像是五帝時代天下萬國的情形。(四)從夏代開始正式進入文明時代;商周則是古代文明的興盛時期。

近年來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表明,中國新石器時代大約是從公元前10000年開始的,一般可再分爲三個發展時期。早期(約公元前10000年至前7000年)的年代大約相當於西亞的前陶新石器,但中國各遺址中都已有了少量的陶器。這個時期最重大的成就可能是農業的發現,不過還没有成爲重要的食物資源。當時的生業主要還是狩獵和採集經濟。

中期(約公元前7000年至前5000年)是原始農業得到較大發展的時期,並已初步形成了南北兩個農業體系。北方的黄河流域已經普遍種植粟、黍等旱地農作物,單是河北省武安縣磁山遺址一處,便發現了成百的糧食窖穴,其中有大量粟和黍的朽灰,如果换算成新鮮糧食當在十萬斤以上。南方的長江流域多種水稻,近年在浙江上山文化的多處遺址中都發現有稻殼痕跡,年代在8000年以前,浙江蕭山的跨湖橋遺址也發現了8000年前的稻穀。在湖北省的城背溪文化和湖南省的彭頭山文化中,也都發現了稻穀遺跡,年代在7000年以前。位於淮河上游的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更發現了近9000年前的炭化稻米。到5000年左右以前,浙江餘姚的河姆渡和田螺遺址更發現了以十萬斤計的稻穀遺存,並有大量的骨耜等農具。由於農業的發展,形成了較長時期定居的農村,從而爲往後向文明社會的發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質基礎。

晚期(約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大發展的時期,中原地區的仰韶文化,山東地區的大汶口文化,遼寧西部和内蒙古東部的紅山文化,長江中游的大溪文化、油子嶺文化和下游的馬家浜文化等,都是屬於這一時期的。這時農業聚落遺址分佈的密度明顯增加,規模也有所擴大。每一個聚落中往往有近百座房屋,按照凝聚式和向心式結構排列,體現集體的精神和平等的原則。這個時期還流行多人二次合葬墓,即在人死後先對尸體進行暫時處理,等肉體腐爛後再把骨骼收拾起來,同親近的人一起埋葬。每座墓合葬從數人到數十人不等,最多者可達一百餘人。各墓的隨葬品很少差别,而且也不强調個人所有,這顯然也體現著集體精神和平等的原則。

大約從公元前3500年起,這種狀况開始有所改變。我們看到無論是在聚落内部還是在聚落之間,都已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在聚落内部,個别房子造得特别講究,規模往往也比較大,而大多數房子仍是簡易的窩棚。在多數聚落的規模並無顯著變化的同時,少數聚落却發展得特别大,出土遺跡遺物的規格也比較高,説明它們已發展成爲當時的中心聚落,是社會分化的一個明顯的標誌。墓葬的情况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少數大墓開始設置木棺,有的在棺外還建一木槨,隨葬品可多達100多件,質地也特别精良。而絶大多數小墓則無棺無槨,隨葬品十分簡陋,有的甚至一無所有。貧富分化在這裏看得非常清楚。

在遼寧省西部的淩源牛河梁發現了一處紅山文化後期的祭祀中心和貴族墓群。所謂祭祀中心包括“女神廟”、方形祭壇和圜丘等一大群建築。所謂女神廟是一個半地穴式的房屋,現在僅清理表面的一部分堆積,就發現至少有五六個人體塑像和個别禽、獸的塑像。人體塑像有的和真人一樣大,有的還要大兩三倍。廟旁有用石頭護坡、表面平整的巨大的長方形祭壇。這組建築的前方數百米,在一處很顯眼的山坡上,用石頭砌成一個巨大的階梯式圜丘,推測也是作祭祀用的。

貴族墓葬分佈在祭祀遺跡的附近,有三十多處,每處一、二墓或四、五墓不等。每墓中心有石槨,隨葬玉器等貴重物品。墓上墊土,四周砌石。有的砌兩三層臺階,宛若祭壇。其週邊還往往豎置一週筒形陶器。有的墓旁還有若干小墓,也有石槨,有的也隨葬玉器。這些小墓的死者當是墓主人的隨從或近侍。這樣看來,牛河梁所反映的紅山文化後期的社會已經明顯地分裂爲貴族和平民兩個階層。貴族有自己單獨的墓地,而且由於這個墓地同祭祀中心結合在一起,可見宗教也是由貴族所把持的。可以設想,如果没有一個相應的由貴族組成的權力機構,這些貴族的地位是難以維持的。這樣的社會,已經同過去那種人人平等、共同勞動、共同消費的原始共産主義社會有所不同了,這是走向文明社會所邁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大約從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的一千年間,生産技術已有較大的發展。除石器製作更加精良外,還能製造一些小件的銅器,種類有刀、削、錐、鑿、斧、鈴、齒環和指環等,在青海的齊家文化遺址中還發現了小型的銅鏡。這些銅器的質地不盡相同,有些是紅銅作的,也有少數是砷青銅或黄銅做的,後二者可能與礦石成份較雜有關。由於銅器在當時生活中已佔有一定地位,過去把這個階段的文化遺存統統劃歸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作法就不盡合適了,有必要列爲銅石並用時代,作爲新石器時代向青銅時代轉變中間的一個過渡時代。又由於這個時代的考古學文化主要是龍山文化及其同時代的諸文化,所以在考古學上又稱爲龍山時代。

龍山時代除農業較過去有較大發展外,手工業的成就更爲突出。一是銅器的製造已於前述。二是製陶業中普遍使用快輪,它需要有厚重的轉盤以加大慣性,要有既穩固磨擦系數又小的轉軸和軸承,還要有傳動設備,這大概是人類歷史上發明的第一種簡單機械,從而大大提高了陶器的生産率。三是玉器製造向高精方向發展。當時已經廣泛地用切割方法和管鑽法加工玉材,然後用琢磨和拋光方法使其潤滑光亮。有的學者甚至推測當時可能使用了先進的機械砣具。大部分玉器還用圓雕或半圓雕、浮雕、透雕和綫刻等方法進行裝飾,成爲藝術價值極高的工藝品。玉器的種類已很複雜,有專用於宗教儀典的琮和璧,有象徵軍權的鉞,有各種佩帶的裝飾品如髮笄、耳墜、手鐲、帶鈎和璜、管、珠等,還有很多穿綴在衣服或其他軟質物件上的飾件。有些玉器是作爲組裝件或鑲嵌物來使用的。例如一件玉鉞的木柄頭部要裝玉龠,尾部要裝玉鐓,柄身還鑲嵌許多排列成花紋的玉珠。有些漆盤、漆杯和漆壺上面也鑲嵌很多玉珠或玉片。這些漆器顯然也同玉器一樣寶貴。當時還可能發展了絲綢業。因爲早在鄭州青台仰韶文化的甕棺葬中就發現了用以包裹嬰兒的絲織物。龍山時代的絲綢業應該有更大的發展。所有這些手工業的成就大部分是爲貴族所壟斷的,於此可見當時社會的分化達到了何種程度。

這個時期在建築業中也有巨大的進步。在一些房屋建築中已經大量地使用土坯砌牆,用石灰塗抹牆壁和地面。夯築技術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有的房屋有夯土臺基,有些墳山也用夯土築成。由於有了夯築技術,使得營建大規模的城垣成爲可能,而各種類型的城堡確實就在這個時候從地平綫上冒出來了。

到目前爲止,已經發現的龍山時代的城址大約有四十多處,分佈于河南、山東、湖北、湖南、四川和内蒙古等省及自治區。如果以後加强考古調查,相信還會發現更多的城址。河南和山東境内現已發現10座城址,其中較大的如河南輝縣孟莊和山東章丘城子崖的面積都有20萬平方米左右,較小的如河南淮陽平糧臺則僅有3500平方米。但後者做得比較講究,已發現有東、南、北三座城門,南門兩邊設有門衛房,門道的地面以下還設有通向城外的陶質排水管道。有的城周圍設壕溝,有的則由人工修成高坡。湖北和湖南境内發現了6座城址,有的呈方形,有的近似圓形或橢圓形。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遺址群的中心區更有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城,周圍還有若干祭壇和貴族墳山,組成一個巨大的遺址群。内蒙古的情况有所不同,那裏多隨山勢用大石頭砌築城垣,這種山城往往座落在險要的地方,多數應是軍事城堡,少數較大的山城裏面也有數量不等的常住居民。

城的出現應當是戰争經常化和激烈化的産物,這是由於生産的發展,加深了貧富分化的程度,人們創造的許多財富爲少數貴族所佔有。他們貪多無厭,還要覬覦别人的財物,於是發動一次又一次的掠奪性戰争。這個時期出現了大量製作精緻的石鉞和石箭頭,是軍事活動激烈化的直接反映;各地還發現許多亂葬坑,坑中往往丢棄數具乃至十數具屍骨。有的身首異處,有的作挣扎狀,有的骨骼上還帶有射入的石箭頭,顯然也是戰争激烈化的直接證明。中國古代把城叫做國,城裏人叫做國人。國有時也包括部分鄉村,即所謂野。包括城鄉的政治實體有時也叫做邦。傳説黄帝時就有萬國,堯舜的時候有萬邦。大禹的時候也是“天下萬國”。萬者言其多也,並不一定就准是一萬個國家。總之是一種小國林立的局面。以後因爲相互征伐兼併,到商湯時只剩了三千餘國,周武王滅商時會於盟津的還有八百諸侯。龍山時代據放射性碳素測定剛好早于夏代,衆多城址的發現證明那時已處於小國林立的局面,與傳説中的五帝時代正好相合。所以我認爲龍山時代可稱爲中國的古國時代,是真正的英雄時代。

把前面的意見歸納一下,就是中國原始農業的發生和發展爲文明的起源奠定了初步的物質基礎。直到仰韶文化後期,即大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才邁開了走向文明的脚步。進入龍山時代以後則加速了走向文明的步伐,有的地方甚至已經建立了最初的文明社會。到了夏代,中國古代文明才基本形成。

四、中國文明起源的模式是什麽?

是單中心還是多中心?是一元還是多元?是直綫發展還是曲折發展?現在看來,牛河梁、大地灣、石家河、良渚等都不在中原,“中原中心論”顯然不大符合事實。不過中原仍是一個地理中心,以後又逐漸演變爲文化中心。到商周時代地位更加突出,即使在這個時候,它的周圍也還有其他青銅文明。可見中國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中國古代文明是以黄河、長江的中下游爲主體、以中原地區爲核心的多中心聯合體,或稱爲多元一體。拿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好像一個巨大的重瓣花朵,有人説這可以叫做重瓣花理論。花心是中原文化區,内圈的東、東北、東南、南、西南、西北和北部都自成一個文化區,其週邊從東南起按順時針方向數,有東越、閩越、南越、甌越、夜郎、滇、南詔、吐蕃、烏孫、匈奴、東胡、契丹、肅慎等,也各有其文化特點,只是走向文明的時間較晚。

讓我們逐一考察中原和内圈各主要文化區走向文明的具體情况,以及它們是怎樣相互影響而結成一個整體的。

首先講中原文化區。這裏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河南新密的李家溝文化,年代爲距今10200年—8450年(2)。之後是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中原龍山文化。李家溝文化開始出現陶器,裴李崗文化有比較發達的旱地農業,種植粟和黍。仰韶文化是一個强勢文化,可分四期。其中第一期已有很規範的環壕聚落,到第二期即廟底溝期則已出現高於其他聚落的中心聚落。勢力範圍不但涵蓋整個中原,影響所及則東到山東,南抵湖北,西達甘青,北及燕遼。最核心的地方在河南靈寶的鑄鼎原,傳説那裏是軒轅黄帝鑄鼎的地方,漢唐均建有黄帝廟。那裏有多處仰韶文化遺址,其中最大的北陽平有100萬平方米,東邊的西坡遺址有40多萬平方米(3)。現僅在西坡進行了幾次考古發掘,發現中心部位有5座大房子。都是單間大堂,地面達數十乃至200多平方米。其中的F104地面83平方米,是比較小的。F106地面有240平方米,F105地面有204平方米,後者周圍有回廊,總面積則達516平方米(4)。這些房子的地面經過特殊的加工並塗以紫紅等彩色。如此高等級的建築應該屬於宫殿或宗廟的性質。周圍較小的房子才是住人的地方。這個聚落的南面有一條小溝,溝南是一片墓地。現已發掘墓葬34座,從佈局看似乎還有未挖的墓葬,原來墓地的規模應該更大些。墓葬的規模明顯可以分爲四級,其中的一級大墓有M8、M17和M27共3座。二級墓有4座,三級13座,四級11座。大小墓葬穿插分佈,説明死者應該屬於同一個血緣集團(5)。M27長503,寬336,深192釐米。有廓室,上面有木蓋板,板上蓋麻布。隨葬品僅9件陶器,包括一對釜竈以及壺、缽、大口缸和簋形器,火候不高,似爲明器。

仰韶文化遺址西坡F104平面圖

仰韶文化遺址西坡M27平面圖

M8、M17與M27大同小異,墓葬的規格都很高很有氣派,隨葬品却很一般,死者應該是聚落中那些宫殿式建築的主人,他們是首領級的人物,有崇高的身份和地位而並不看重財富。M17隨葬了兩件玉鉞和一件石鉞,M8也隨葬一件玉鉞,很明顯是强調軍權。石鉞和玉鉞都是最早的專門化武器。相傳爲東漢袁康所著《越絶書》中,在敘述兵器的發展史時説“黄帝之時以玉爲兵”。這裏既然傳説是黄帝鑄鼎的地方,而最高級的墓葬又隨葬玉鉞,是不是跟黄帝有些關係呢?值得思考。與西坡同時期的陝西華縣泉護村也有一座同樣大的房子和一座同樣高規格的墓葬,陝西白水更有數座同樣大的房子但不集中。説明西坡確實是仰韶文化當時的一個中心。不過在河南鞏義還有一個中心叫雙槐樹,遺址有100多萬平方米,北部有一部分被黄河侵蝕了。這是一個有多重環壕的城址,城中有宏大的宫殿基址,殿前有一個大廣場,還有可能是祭天的多個遺跡。遺址内還發現有骨雕的家蠶。離鞏義不遠的滎陽青台也是一個100多萬平方米的大型城址,那裏曾發現包裹絲織物的嬰兒甕棺葬。最近在滎陽汪溝又發現了同樣的甕棺葬,是用尖底瓶的下部裝上嬰兒後再扣上陶盆。嬰兒身上包裹的絞經絲織物,是四經絞羅並脱膠染色,是很成熟的絲織品了。傳説黄帝的妻子嫘祖勸民養蠶,跟這些發現有没有關係呢?雙槐樹那樣高等級的城址又跟黄帝有没有關係呢?這些都是可以進一步思考的。到仰韶文化晚期,原先的格局出現較大的變動。各地開始出現不同的特點,加上周圍相關文化的影響,從而産生了幾個地方文化類型。河南中西部伊洛鄭州地區是秦王寨類型,山西南部汾水流域是西王村類型,陝西關中渭河流域是史家類型,内蒙古南部河套地區是海生不浪類型,陝西西部和甘肅東部的涇水流域是南佐類型,甘肅東部渭河上游是大地灣類型。

甘肅秦安大地灣是一個扇形山坡上的大型聚落遺址,從山下到山頂有一條中軸綫,將遺址劃分爲對稱的兩片。中心是處在中軸綫底端的901號大房子。這座房子由一個大型殿堂、後室和東西兩間廂房組成,總面積約290平方米。這種格局開啓了中國宫殿建築的先河。殿堂前面正中的大門外特設一個方形的門垛。大殿中間有一個大型竈臺,後面有東西兩個對稱的大柱。四面有加固牆壁的貼壁柱。殿堂的地基經層層夯築,地面抹多層三合土,看起來跟水泥一樣,十分光滑平整。房前的廣場也有兩排各六個柱礎。在這裏立柱更顯得十分氣派。聚落中軸綫的中段還有一座401號的大型房屋。中軸綫的兩邊則有數百座中小型房屋,儼然是一座都城的雛形(6)

南佐類型的文化面貌接近于西王村文化,中心在甘肅慶陽南佐遺址。該處有一座超大型房屋,坐北朝南,後面大殿有195平方米,中間有一個直徑1.6米,高0.9米的大火塘,偏北有對稱的兩個大柱洞。東西北三面貼牆各有四個半圓柱,每個用五根木棍緊箍並抹泥。地面抹五層白灰。南面有三個門道通向一個半開放的大廳。大廳北面也有兩個與大殿中的大柱洞相對稱的大柱洞。整個建築面積有680平方米。室内發現有陶人、喇叭口尖底瓶、骨鏃、骨匕,還有稻、粟、黍,以及杏、棗和榛子等。這座宫殿式建築的規模比大地灣901號房子還要大,只是整體構造比較簡單。它的東部還有許多鋪有白灰地面的方形房屋。這顯然也是一個都城級的聚落遺址。可惜由於發掘者早年離世,到現在連一個發掘簡報都没有發表。我早就知道這個發現,後來從所裏發掘檔案中進行了核實。我想這項工作以後還是要做的,不能不了了之。像大地灣和南佐那樣高等級的聚落,在仰韶文化的中心地區還没有見到,是值得特别關注的。其所以如此,也許與西部的戎羌部落的交往有關,這在文化特徵上已露端倪。

河南中西部的秦王寨類型中較大的聚落有鄭州大河村和洛陽王灣。大河村雖然没有發現殿堂式的大型房屋,但有成排的分間式房屋。有一座四間套的房子,兩間居室和一間儲藏室,中間是一個大客廳,擺放了許多陶器,僅陶鼎就有12件之多。家庭的人自己用不了那麽多,可能是宴請賓客之用。另一座套間房F19—F20也有同樣的情况(7)。陝西關中高陵的楊官寨有一個史家類型的窑場,在一條小溝的北坡東西並排多座陶窑,每座陶窑旁邊有一座窑洞式房子。窑場西邊有一座放置陶器的倉庫,裏面放了許多小口尖底瓶。看來是專門爲交换而進行的專業化生産,值得注意。

其次講海岱文化區。這個文化區分佈于山東全境和江蘇、安徽北部的部分地區。早期的後李文化年代與中原地區的裴李崗文化相當,發展水準相若。已有初級的農業生産,種植粟和水稻。之後的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則與仰韶文化相當。這個地方在早期歷史時期是夷人的天下。《説文》:“夷,從弓從大,東方之人也。”傳説夷人的首領后羿善射,而大汶口文化的男性平均身高1.72米,比仰韶文化男性平均身高1.68米要高大,他們的後裔現代還是山東大漢。大汶口文化的居民還有拔牙的風俗。無論男女在進入青春期時都要拔除上顎側門齒,因而被稱爲鑿齒民。《山海經》就有“羿與鑿齒戰于壽華之野”的記載。大汶口文化可分爲早中晚三期。早期與仰韶文化的廟底溝期相當,並且受仰韶文化的影響。中晚期與仰韶文化的晚期相當,但技術水準明顯高於仰韶文化,反過來深刻地影響了仰韶文化,並且大幅度地向西邊仰韶文化的地盤擴展。中期的社會已有初步的分化,到晚期社會分化已很明顯。出現了若干中心聚落,有的地方已有土城。墓葬的分化更爲明顯。例如泰安大汶口遺址晚期的墓葬就明顯分爲大中小三級。其中晚期的10號墓就有棺、槨,隨葬有象牙梳、象牙雕筒、玉鉞、玉臂環和玉指環、三條不同樣式的項飾,和大量陶器。包括精美的黑陶、白陶和彩陶,單是陶瓶就有38件之多。還有鱷魚皮蒙的鼉鼓殘片,兩個豬頭和若干豬下顎骨等。幾乎集中了當時最珍貴的物品。可是死者僅是一位青年女性。在淩陽河和大朱村也有類似的大墓。説明當時的社會已有明顯的分化,大量高檔次産品的出現,明顯標示著文明曙光的出現。

大汶口10號墓平面圖及隨葬品綫圖

第三講燕遼文化區。這個文化區位于東北南部和内蒙古東南部,中心在内蒙古的赤峰和遼寧的朝陽地區。這裏最早有小河西文化,其後依次爲趙寶溝文化、紅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前三者陶器均以直筒平底灰陶罐爲主,被稱爲罐文化系統。興隆窪文化已有旱作農業,種植粟黍並養豬,但狩獵和採集經濟仍佔有重要地位。多環壕聚落和地穴式窩棚,每個聚落往往有上百個窩棚且排列有序,是一種嚴密有序的社會組織的表現。到紅山文化因受仰韶文化的影響而出現了彩陶,文化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不但出現了若干中心聚落,還出現了整個文化的中心——遼寧淩源牛河梁!紅山文化有三個顯著的特徵。一是人體藝術特别發達,二是大規模的石砌墳塚,三是以豬龍爲代表的特色玉器。這三條在牛河梁都有充分的體現。牛河梁遺址位於淩源、建平和喀左三縣交界處,是緊臨牤牛河的小山梁。梁上有40多個遺跡地點,主要是墳塚,還有祭壇、廟址和廣場等。第一地點在遺址的東北部,是一個多間的半地穴式的建築,平面不甚規則,牆壁上有幾何形彩繪和裝飾條帶。至今只發掘了表層和一個單室,發現了至少屬於六個泥塑人像的殘體,包括完整的頭像和部分肢體。復原起來比真人大得多,而且是貼在牆壁上的。室内還有大塊的泥塑鳥翅、鳥爪和豬嘴等。這可能是一座祭祀祖神的廟堂。牛河梁旁邊的東山嘴也發現有陶塑的婦女像,肚子特别大,像是懷孕的樣子。内蒙古敖漢旗四家子發現了一尊石雕人頭像,頭頂挽髻。敖漢旗興隆溝一座房子裏更發現了一個陶塑裸體人的坐像,頭上也挽髻。説明紅山文化特别注意人體藝術。

牛河梁第13地點在遺址東南,是一個巨大的祭壇。呈圓錐形,底座直徑超過100米,高約15米,被稱爲土築金字塔。壇頂似有祭天的聖火遺跡。

牛河梁遺址西南的第16地點在一座小山丘頂上,上面有夏家店下層的遺存,其下疊壓11座紅山文化的墓葬。其中的4號墓是迄今所知紅山文化中最大的墓葬,周圍的小墓可能是陪葬的。該大墓同樣開鑿在岩石上,墓穴深4.68米。在當時没有任何金屬工具的情况下,只能以石攻石,或者再加上木棒和水火,這需要多麽大的決心和毅力啊!該墓死者爲一40—45歲左右的男性,隨葬有玉人、玉天鵝、玉箍形器、玉鐲、玉環和緑松石墜飾等。是紅山文化所有墓葬中隨葬品等級最高也最豐富的,死者的身份無疑也是最高的,可否稱之爲紅山王呢?

牛河梁第16地點第4號大墓出土玉天鵝和玉人

在以上三個標誌性地點的中間有約40處積石墳塚。較早的墳塚僅有幾座,都在第2地點,東西排列且都爲圓形,每座塚墓隨葬一件很大的彩陶罐。

牛河梁第2地點早期塚墓隨葬彩陶甕

其餘墳塚都是晚期的。有單個的,也有排成一列的。第2地點即在早期墳塚北邊排成一列,中間有一個圓形祭壇。每個墳塚埋葬前在岩石上開鑿一個墓穴,死者放入墓穴底部,用土塊和碎石填滿後在周圍用石塊砌成方框,再在上面堆成石塚,有的還要在塚頂放置一個陶製的塔形器。方框每邊長約十餘米,面積達百餘平方米。緊貼方框四周則排列大量彩陶筒形器,數量達數十乃至上百件,蔚爲壯觀。墓主人往往隨葬玉豬龍等玉器,而且只隨葬玉器,可謂惟玉爲葬。墳塚週邊往往還有一些陪葬的小墓。

牛河梁塚墓頂上的塔形器

牛河梁塚墓周圍的彩陶筒形器

在紅山文化分佈的範圍内,還有十幾個地點發現有跟牛河梁同樣的大型積石墳塚。内蒙古敖漢旗四家子就有五六個一排積石塚,其餘地方都只有一座。可惜都没有發現相應的聚落。像牛河梁這樣高度發達的文化遺址更應該有相應的大型聚落或城址,可惜至今還没有找到。不過就是已發現的這些遺跡,已足以反映出紅山文化早期文明的光芒。

第四講江浙文化區。這個區域包括浙江、江蘇、上海和安徽,環境比較複雜,文化頭緒也多,只有浙江比較穩定。這裏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是浙江的上山文化,在將近10000年以前的陶器上就有稻穀遺存,約9000年以前就有最早的彩陶。之後的跨湖橋文化稻作農業和彩陶進一步發展,到河姆渡文化的餘姚河姆渡和田螺山遺址,都發現了大量的稻穀遺存,並且有非常先進的木構高脚屋,房屋上有各種雕刻的欄板。與河姆渡文化幾乎同時,在太湖流域有馬家浜文化,出現了最早的水稻田,同時有最早的玉鉞和石鉞。之後的崧澤文化的社會明顯分化,在江蘇張家港大墓和小墓分區埋葬。大墓中有玉鉞等上百件隨葬品。與崧澤文化差不多同時,安徽東南和江蘇南京地區出現了淩家灘——北陰陽營文化,玉器特别發達。其中安徽含山淩家灘在裕溪河北岸,面積達110—140萬平方米。有一個大型城址,有雙重城壕和大型房屋。屋後的土崗上有祭壇和墓地。墓葬排列有序,大墓均在南側,最大的07M23在南側居中。該墓可能有一個低矮的墳塚,上面放著一頭重達88公斤的石豬。大墓穴中間的小墓穴棺床上鋪滿7排石錛,每排4—5件。上面有玉璜、玉鐲等,可能是死者佩戴在身上的。全墓共隨葬玉器200件,石器97件,緑松石1件和陶器31件。其身份當爲該城的最高首領,或可稱爲淩家灘王。其他大墓則出土有玉人、玉龍、玉鷹等。玉鷹的兩翅做成兩個豬頭,很是特别。還有一個玉龜,裏面裝著一個玉板,上面刻著表示方位的複雜圖案,很像是原始的栻盤。淩家灘的玉器加工精緻,使用了切割、砣機、拋光、管鑽等先進技術,紋飾不甚發達,但已有少量綫刻。淩家灘顯然已步入文明的初始階段,但其後續的發展至今不甚清楚。

淩家灘出土的玉人

在江浙地區,繼承崧澤文化的是良渚文化。但崧澤文化的玉器不甚發達,良渚文化高度發達的玉器明顯是繼承淩家灘文化的。良渚文化的中心在浙江杭州西北的良渚鎮。那裏發現有良渚古城、貴族墳山和超大型水利工程等。良渚古城由宫城、王城和外廓城組成。宫城即莫角山,爲一正方形的高臺,面積達30萬平方米,發現有宫殿遺跡。王城達300萬平方米,城垣底部爲加固鋪墊大塊石頭,上面夯築黄土。工程浩大。城内有玉器作坊等手工業區,還有水道與城外河道相通。城西南的卞家山有河港和碼頭,可以通過良渚港通向外河乃至外海。城西的匯觀山和城東北的瑶山有王室的祭壇,祭壇上同時有高級貴族的墓地。王室墓地則在宫城西北角的反山。其中的12號大墓隨葬玉器即達600多件,包括琮、璧、鉞及大量裝飾品。最大的玉琮重6.5公斤,被稱爲琮王。上面刻畫了8個神人獸面紋,刻工的精細有如微雕。玉鉞上也刻畫神人獸面紋,鉞柄上則鑲嵌大量玉珠。

墓中還隨葬大型漆盤和漆杯,上面也鑲嵌大量玉飾件。墓主人顯然掌握了軍權、神權和財權,或許可稱爲良渚王。

古城的北部有塘山,那裏有一條東西向的運河,其西頭直通山下的大小水庫。那裏在各個山口築起了一系列水壩以攔蓄洪水,工程之艱巨令人歎爲觀止,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古城往東的臨平茅山有大面積的水稻田,經探測至少有80多畝。而且規劃整齊,用田埂區分田塊,方方正正,每塊面積約一二畝,跟現代水田相似。根據稻田中矽酸體密度測算,稻穀畝産140多公斤,在當時已經是很高産了。稻田中發現有大量炭屑,説明當時的耕作方式是所謂“火耕而水耨”。與稻田相配合還有水塘和水渠。水渠中發現有7米多長的木船,以備運送糧草。整個茅山不啻爲一個國營農場。2010年在莫角山宫城東邊發現有數萬斤燒焦的稻穀和稻米,那應當是王室糧庫被火燒毁的證據。2017年夏在莫角山宫城西南的池中寺發現萬餘平方米被燒焦的稻穀堆積,包括成束的稻穗,估計有20多萬公斤之巨,那顯然是國家的糧倉所在(8)。由此可見當時的稻作農業生産達到了何等的規模!良渚古城内外那些巨大的工程之所以能够完成,稻作農業的高度發展應當是最重要的物質基礎。

良渚墳山大玉琮上刻畫的神人獸面紋

良渚古城平面圖

在整個良渚文化分佈的太湖流域,除良渚古城外,還有許多中心遺址或貴族墳山,包括上海的福泉山,江蘇吴縣的草鞋山和張陵山,常州的寺墩,江陰的高城墩,無錫的邱城墩和昆山的趙陵山等。如果把良渚古城看作是良渚古國的首都,這些分佈於各地的中心遺址就好比下屬的郡縣。可見良渚文化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經率先發展爲一個區域性王國了。

良渚古城周邊的水利系統

第五講湘鄂文化區。這個文化區包括湖北的江漢平原和湖南的洞庭湖平原。最早的彭頭山文化和城背溪文化,稻作農業已較發達。之後在湖南有石門皂市文化和湯家崗文化,此時在澧縣城頭山出現了最初的環壕城址。之後在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時期不斷加固修築並略有擴大。與此同時,在江漢平原的湖北天門石家河的譚家嶺出現了油子嶺文化的環壕城址。接著在其週邊修建了屈家嶺文化的大型城址,面積達120萬平方米。此城一直沿用到石家河文化和肖家屋脊文化時期。

此時在江漢平原出現了一系列城址,石家河成爲其中心,其佈局幾乎同良渚文化别無二致。石家河城的中心在譚家嶺,那裏發現的房屋基址,牆壁的厚度即達1米。城内西北的鄧家灣是一個墓地兼宗教遺跡所在地。那裏發現的兩個小淺坑中竟有兩百多個陶人和數千個陶塑動物,個體都只有十厘米左右。陶人多著細腰長袍,頭戴軟帽。大部分盤腿而坐,手捧大魚。少數手舞足蹈。動物中有家畜豬、羊、牛、狗和雞,野獸有大象、猴等,還有許多長尾鳥,形象生動。鄧家灣兩座建築遺跡的邊緣擺放了大量圜底陶缸,相互套接,初看起來以爲是陶水管。一些陶缸上有刻畫符號,很像大汶口文化的大口尊。但大口尊多單個隨葬,而鄧家灣的陶缸似乎是一種宗教遺跡,且數量巨大,至少有上千件,除鄧家灣外,肖家屋脊和西城垣邊的印信臺也有。城南的三房灣更發現有數十萬粗紅陶杯。杯内空間很小,根本不適用。不知道爲什麽做如此多不適用的杯子。石家河的幾處墓葬雖然有大小的明顯分化,但大墓只是多隨葬一些陶器,没有特别高檔的物品,精美的玉器僅見於甕棺葬。石家河那麽大的城,應該與戰争的防禦有關,但没有發現石鉞之類專門的武器。只是在一個灰陶罐上刻畫一位高舉似乎是石鉞的武士。

天門石家河城址平面圖

石家河灰陶罐上刻畫的武士像

龍山時代:約公元前2900年至前2000年。龍山時代的文化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燕遼地區的紅山文化悄然消失,繼起的小河沿文化似乎並非直接繼承紅山文化,發展水準也明顯下降。江浙地區高度發達的良渚古國更是突然傾覆而没有了下文。而在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區和海岱文化區則快速發展,長江流域中游的江漢平原進一步發展,上游的川西平原也出現了文明的曙光。不過雖然有很大變動,整體格局還仍然是多元一體。

在中原地區,繼仰韶文化之後出現了中原龍山文化,其中又可分爲王灣文化、陶寺文化和客省莊文化等。這時農業和手工業經濟有了較大發展,各種石器已基本上通體磨製,還出現了個别青銅器。各地出現了許多環壕土城,到處都有被殺戮死者的亂葬坑,説明戰争已成爲普遍和經常的社會現象。在這些土城中以山西襄汾的陶寺城址爲最大,傳説爲堯都平陽所在。城址可分三期,早期距今約4300—4100年,中期距今約4100—4000年,晚期在一度廢棄後又短期重建。其中外城約300萬平方米,宫城約13萬平方米。有專門的手工業區和公共墓地。在宫城中發現有宫殿的殘跡,包括大型的柱礎,刻畫幾何紋的白灰牆皮和平板瓦等。宫城内一個晚期的灰坑3403内出土了一件殘破的朱書扁壺,腹部寫了一個文字,另一面寫一個“命”字或“邑”字,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漢字。陶寺遺址有巨大的墓地,已發掘1000多座。如果全部發掘估計有一萬多座。在已發掘的墓葬中,90%一無所有,將近10%有少量陶器,不到1%的大墓隨葬品特别豐富,品位也很高。其中有龍紋盤、鼉鼓和大量漆木器等。在大城東南的小城内有一個中期的王陵區,其中的22號墓長5米,寬3.6米,深7米,是迄今所知史前時期最大的墓葬。可惜棺室已被早期盗擾,僅殘留玉石器66件,墓室内未被擾動部分出土有彩繪陶器8件,漆木器25件,玉器18件套,骨器8組,紅彩草編2件和全部劈成兩半的10頭豬等。有多件帶柄的石鉞和玉鉞,還有一根近兩米長的木杆,可能是旗杆。如此氣派的墓葬,死者非王莫屬。難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帝堯嗎?王族墓地中一座小墓3295號中出土了一件銅鈴,另一墓中出土一件疊壓在玉環上的銅齒環,兩件都是砷青銅,這是中國最早的青銅器。

與陶寺同時,在陝北神木有一個規模宏大的石峁山城。該山城位於一座小山頂上,有内城、外城和皇城三重結構。外城有石砌的墩臺、門塾和馬面等,東門更在白灰牆上畫紅、黄、黑色的幾何形彩繪。皇城是一座石砌的階梯型高臺,臺頂有宫殿和池苑等建築。宫殿的石砌構件上有雕刻的人、獸面等圖形。臺上發現有成千上萬的羊骨,上萬根骨針,成千個用骨片做的口琴。同時還出有大量玉鉞、玉牙璋和玉璜等。那裏也有一個青銅齒環疊壓在玉環上,還有鑄造青銅刀的石範。石峁有些陶器也跟陶寺相像,兩地很可能存在實際的聯繫。類似石峁的山城遺址還有許多,只是規模略小一些。那已經是中原的邊界地區了。

在中原地區,還有河南登封的陽城,那是一座50萬平方米正方形的城址。傳説禹居陽城或禹都陽城。那裏也發現過青銅容器的殘片。禹傳子啓,從此開啓了世襲王權。但啓的兒子太康好玩,被東夷的后羿給取代了,即所謂“因夏民以代夏政”。兒子仲康只好逃走,孫子少康逃到有仍當了牧正。後來在别人的幫助下恢復了夏代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在新密新寨發現了一個環壕城址,年代略晚于王城崗,出土遺物除了本地傳統的因素以外,還有少量東夷岳石文化的因素。因此很可能是后羿代夏所建的都城。

山西襄汾陶寺古城平面圖

回頭説海岱地區。那裏繼大汶口文化之後是龍山文化,這時也向西對中原龍山文化有較大的影響。大汶口文化的工藝水準已經非常高了,龍山文化時期又有新的發展。最突出的是所謂蛋殼黑陶器皿。其中以多種形態的杯、豆爲最。其厚度僅一二毫米,漆黑發亮,而且火候高,非常堅硬,敲之有金屬聲。經過實驗,應該是等坯體陰乾後放在車床上一遍遍地車削才可能做得那麽薄。而且一定要裝在匣缽中焙燒才不至於損壞。龍山文化的玉器如鉞、圭、牙璧、牙璋和髮笄等同樣有非常高的工藝水準。龍山文化有多座城址,著名的有城子崖、兩城鎮、堯王城、桐林—田旺和丁公等。丁公的一塊陶片上還刻畫了12個文字,可能是一個傳遞資訊的文書,只是無法辨認。龍山文化的墓葬也已經有了明顯的分化。臨朐西朱封和泗水尹家城高等級的墓葬有一棺一槨和一棺二槨之分,可見有初步的禮制。

在江漢平原,繼石家河文化之後的肖家屋脊文化時期,明顯受到中原王灣文化的影響,論者多認爲與傳説中堯舜禹征三苗的故事有關。這時玉器特别發達,工藝水準很高。在譚家嶺即發現有9座甕棺葬,隨葬玉器達200多件。這些玉器基本上是一些小牌飾,但雕刻極爲精緻。大部分紋飾是淺浮雕,綫條圓潤。有立鷹紋、側面人頭和虎頭等。之前在肖家屋脊的6號甕棺中也曾出土了56件玉器,也都是小巧的袖珍品。其中有多件神祖的頭像。還有虎頭、蟬和飛鷹等。可謂獨樹一幟。

石家河肖家屋脊出土的玉雕神祖頭像

譚家嶺甕棺出土玉鷹牌飾

在長江上游的成都平原,這時也突然出現了一系列環壕土城,包括新津寶墩古城、郫縣魚鳧城、雙河古城、都江堰芒城、高山古城和三星堆一期古城等將近十座。從出土陶器來看應該是受到長江中游屈家嶺文化的影響。那裏河流縱横,水網密佈,有利於種植水稻。其中寶墩古城最大,外城近圓形,約300萬平方米,城内大部分是水稻田,中間的許多小土包當是農家房舍所在。内城爲長方形,約60萬平方米。城内有宫殿式建築,可見寶墩古城即是成都平原最初的都城。後來中心移到了廣漢三星堆,并發展出了高度的青銅文明。

二里頭文化:龍山時代之後出現的第一個青銅文化就是二里頭文化。這個文化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該遺址規模巨大,有宫城、青銅器作坊、緑松石作坊和祭祀區等。宫城位於遺址的中心區,爲南北向的長方形,面積約10.8萬平方米,包含多座宫殿基址。環繞宫城有規整的道路,上面有雙輪車轍印跡。看來奚仲造車的傳説還是有根據的。1號宫殿位於宫城内西南角,有一個約1萬平方米的夯土臺基,上面建主體殿堂四周建圍牆和廊廡,佈局嚴謹。遺址中出土多件青銅爵,還有青銅鼎、斝、盉、鈴等禮樂器,開先秦禮樂器的先河。青銅器作坊中發現有銅礦石、坩堝、陶範等,從殘陶範來看,可鑄銅器的最大直徑達30釐米以上。在宫殿區的一座貴族墓中出土了一件緑松石鑲嵌的龍形器,長65釐米,中間放置一件銅鈴。二里頭還發現有多件鑲嵌緑松石的青銅牌飾,上面的圖案也略似龍紋。二里頭的玉器也很發達,主要有鉞、戈、刀等武器和璧、璋等禮器。其中牙璋最具特色。同樣的牙璋幾乎傳遍了全中國,最南甚至到了越南。可見二里頭文化影響之大。前面談到夏代傳到少康中興起來了,此後即再未遷都,這個都城非二里頭莫屬。中華文明到此即進入了成熟的階段,從多元一體到多元一統。從此生生不息,持續發展。

五、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給我們什麽樣的啓示?

我想主要有以下三點啓示:第一,中國文明既然從起源到現在連續發展而没有中斷,證明她是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偉大文明。世界上的原生文明只有三個,一個是古埃及、兩河流域的蘇美爾、阿卡德和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的西方文明,一個是中國古代的東方文明,一個是以瑪雅文化爲代表的美洲文明。西方文明和美洲文明體量都很小,經不起外力的衝擊,很快就湮滅了。只有中國文明生生不息,持續發展而從未中斷;第二,中國文明從多元一體到多元一統,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分裂是暫時的,最終總要走向統一;第三,中國文明的起源和發展一直是沿著多元一統的軌跡曲折前進,以至形成現在以漢族爲主體的多民族統一國家。因此我們在維護國家統一的同時,還要注意發揮各民族和各地方的特色,使中華文明豐富多彩,争奇鬥豔,生生不息,永遠雄居於世界的東方。

[作者簡介]嚴文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


(1)嚴文明:《中國史前文化的多樣性和統一性》,《文物》1987年3月。

(2)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河南新密李家溝遺址北區2009年發掘報告》,載《古代文明》第9卷,文物出版社,2013年12月,177—207頁。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靈寶鑄鼎原及其周圍考古調查報告》,《華夏考古》1999年第3期。

(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靈寶西坡遺址105號仰韶房址》,《文物》2003年第8期。

(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靈寶西坡墓地》,文物出版社,2010年。

(6)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秦安大地灣》,文物出版社,2006年,397—473頁。

(7)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鄭州大河村》,科學出版社,2001年,166—182頁。

(8)武欣、鄭雲飛:《良渚文化時期的農業》,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刊》第十一輯,文物出版社,2019年10月,56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