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痰瘀相关,痰瘀同病
李七一教授认为,痰瘀相关,即瘀血内阻,久必生痰,痰生又可致血瘀,如此痰瘀同病,痰阻则血难行,血凝则痰难化,互为因果,不能截然分开。
(一) 痰瘀相关
李七一教授认为,疾病的发生机理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气失调,表现为阳气的盛衰;阴精为病,表现为津血亏耗与留滞,易于胶结凝固。痰成之后,若流注经络,则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瘀血形成后,不但失去正常的营养濡润作用,反而阻滞于局部,亦影响气血运行,出现经络阻滞、气机失调、血运不畅的各种病理变化。故在阳气失调的情况下,津血留滞成痰瘀,反过来痰瘀内结又可致津血亏耗,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痰瘀同源,即同一个病因既可生成痰饮,亦可产生瘀血,反之亦然,二者不可分割,存在依存互根关系,交结不解,最后导致各科病痛。痰和瘀是阴精为病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有同一性和特殊性,如阳气亏虚不能蒸化津液,津液停聚则成痰饮,而阳气虚无以行血,血运瘀滞则形成瘀血。气滞水道失于疏泄,津液输布障碍而停聚,形成痰饮;而气为血帅,气滞血行不畅则瘀滞。邪热内盛可灼津成痰,热邪煎熬,血液浓缩,运行不畅;或热邪壅滞,血行不畅,亦可致瘀。
痰和瘀作为两种病理产物能互为因果而俱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出现互相转化的病理变化。岳美中曰:“津液不能蒸化,血行缓慢迂滞,导成痰浊、血瘀。”强调痰瘀相关的互转关系。因痰致瘀而痰瘀同病者:痰阻脉络,“脉道不通,气不往来”,使血脉内外之津液不能渗出或回还于脉中,津液久聚则成痰,如痰浊停滞经络之内而致局部血滞为瘀;或痰浊停滞经络之外,而致气血运行障碍而为瘀。因瘀致痰而痰瘀同病者:瘀血停积,阻滞脉络,阻碍了津液入脉化血之路,如瘀血阻滞经络之内,日久可化生痰浊;或瘀血积聚在经络之外,人体气血运行障碍变化为痰浊,从而表现为“痰阻血瘀”或“血瘀痰滞”的征象。气血运行障碍有既生痰、也成瘀的趋势,临床上无论辨证先痰后瘀,先瘀后痰,均可见痰瘀并存。但因病理上夹杂程度不同,或表现为痰象为主,或表现为瘀征为显,或有表现以痰瘀并重者,但无论先后,均属痰瘀同患、相互转化、共同致病。
(二) 痰瘀同病
李七一教授认为,痰瘀同病,缘痰生于津,瘀凝于血,故痰瘀既可同源相生而互结,又可互为因果相兼而致病。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形成恶性循环,交结不解,最后形成各种病变。瘀阻气机,影响津液敷布代谢,因瘀生痰,痰瘀同病。若痰瘀同病,则内扰五脏六腑,外窜筋脉皮肉,四肢百骸,无处不到,证见多端。痰之为病,随气流行,脏腑经络,巅顶四末,全身上下,无处不到。痰久入络,使经络不畅,积聚日久,痰水夹瘀,痰瘀交结为病,因此痰邪致病相当广泛,加之痰性黏滞,极易阻碍血行,久则血瘀不畅,痰瘀互结,形成痰瘀同病。痰阻气机,影响血行,因痰致瘀,痰瘀同病。若瘀血内存,气机受阻,升降失调,必然影响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导致痰浊内生,痰瘀俱为阴邪,同气相求,交结为病。痰瘀同病的致病特点从生理病理论述了“血病不离乎水”、“水病则累血”等观点,从临床表现看,痰瘀既同出一源,致病必有共同之点,不仅是痰、瘀的各自证候,而应是两者在病机上互为因果所致的综合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