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物资保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

(一) 概念

卫生应急储备是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行动,用于医疗救援和传染病控制、中毒处置、核与放射损伤处置、心理干预等工作需要,根据不同事件特点、规模和大小,为保障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的物资及时供给所采取的一种主动的储存物资行动。
卫生应急储备的物资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具有救生作用,即挽救生命,如止血、止痛、抗休克、维持生命指征。二是具有缓解作用,即缓解伤情、病情,促进健康,如各种治疗药品、手术器械、卫生装备。三是具有防病作用,即预防或阻止疫情流行,如各种防疫药品、防疫器材及装备。
卫生应急储备是建立健全卫生应急保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急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目的是保障政府在处置重大公共事件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卫生应急所需物资和用品能及时供应、补充、更新。

(二) 特点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是建立在突发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上,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1.紧急性

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往往需要实施紧急救治,而救治的基础是充足的物资储备。因此,在任何时候,储备物资准备必须充分,保障行动必须快速。例如,1990年6月,中国某地发生 60Co源辐照装置事故,7名工作人员分别受到2.0~12Gy剂量的γ射线照射,造成中度以上骨髓型急性放射病。物资储备部门紧急供应了大量新鲜血液、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生物制品和抗感染药物,有力保障了患者的救治行动。

2.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而且还会引发难以预料的次生灾害,这些不确定性对物资的事前储备和准备造成了困难。例如,1995年日本阪神7.2级地震引发了多起火灾;2005年东南亚地震引起海啸;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堰塞湖”及水灾威胁。应对工作必须根据灾情或灾难的变化,以更灵活的方式作好与物资储备相关的物资准备,及时提供适宜的物资。

3.集中性

突发事件对物资需求集中性主要是由于伤病发生的集中性造成的。例如,2002年9月14日,南京江宁区汤山镇发生“毒鼠强”中毒,由于毒鼠强无特效药品,只能依靠对症处理,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占急救物资的42%,特别是人工球囊呼吸器对挽救生命发挥了重要作用。四川汶川大地震造成约40万人受伤,受伤者大多为建筑物坍塌造成的挤压伤、骨折、外伤等,需要大量的氯化钠注射液、杀虫剂等防疫物资。物资需求的集中性要求事先有足够的储备,同时,具有足够的远程调运和运输能力,以及强有力的物资管理设施和技术水平,以应付大量物资的集中验收、存放、调运和配送任务。

4.阶段性

应急医学救援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别是重大灾难。一般可以把灾难医学救援分为三个阶段:①应急期:抢救生命是应急期最显著和突出的任务,外伤/伤口类急救物资储备是其重点。②亚急期:灾难造成的破坏改变自然和人工环境,环境状况开始恶化。与此同时,当地的疾病谱也开始恢复,与灾难无直接关系的疾病开始增长。伤病的确定性医疗和防疫物资储备是此期的重点。③恢复期:疾病谱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因灾难而造成的伤残者进入康复期,物资储备与灾前逐步一致。

5.多样性

突发事件的突变性以及医学救治的阶段性引发的直接结果,就是物资需求的多样性。例如,1948年阿什巴德地震后,伤寒发病率上升了36%,急性痢疾的发病率上升了22%。1963年“佛罗拉”台风袭击海地南部地区,20万人无家可归,居民中发生疟疾流行。1976年唐山地震,震后3天,肠炎、痢疾开始发生并迅速蔓延,1周后达高峰。物资储备必须根据这些变化适时进行调整。

(三) 主要种类

卫生应急储备物资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

1.按照卫生应急储备物资的性质划分 (1) 通用急救物资:

通用急救物资属于现场抢救必需的物资。主要包括包扎用的急救包、急救敷料、固定用的夹板、石膏绷带,止血、镇痛、急救、麻醉、抗休克、抗感染等用的物资,大致可以分成抗感染、镇痛与镇静、麻醉及麻醉辅助、抗休克与呼吸兴奋、止血、调节水及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激素与维生素、敷料和包扎固定材料等种类。

(2) 通用防治物资:

无论何类突发事件都会诱发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理障碍性疾病等,严重的突发事件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例如,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在灾后的15天里,共有6107名患者入院治疗,其中因地震致伤入院者2718人(44.5%),因各种疾病住院者3389人(55.5%);因挤压综合征、外伤、疾病的死亡率分别是13.4%、5.5%、10.3%。因此,通用防治物资也成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一大类必备物资。通用防治物资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防治药物、胃肠道疾病防治药物以及少量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等。

(3) 各类突发事件专用急救物资:

①地震伤救治物资。地震伤员中常见的是骨折(20%)、挤压伤(10%)、颅脑伤(5%)、软组织伤(50%)。通用急救物资能够满足大多数地震伤员的救治,但对于挤压伤、治疗时间相对较长,需要补充专用急救物资,其他物资包括帐篷、便携式发电机、电动吸引机、多功能麻醉机、人工呼吸机、透析机、一次性手术用敷料、换药器材和敷料等。②水灾伤救治物资。水灾造成的死亡主要是淹溺、外伤、皮肤病、眼病、消化道疾病,抢险救灾人员还易发生中暑。因此,水灾伤病救治物资主要包括输液、镇静、肾上腺皮质激素、眼药水、皮肤病用药、抗暑药品、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消化道用药等。③火灾伤救治物资。火灾致伤通常以烧伤为主,但烧伤不仅局限于皮肤,还会导致眼部损伤和呼吸道损伤,另外严重的烧伤还可引起烧伤性休克、胃肠道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心功能不全、应激性糖尿病、脑水肿、血栓性静脉炎等并发症。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抗休克、抗感染、输液、解除血管和支气管痉挛、胰岛素和维生素、营养、抗应激性溃疡、激素、创面处理及杀菌消毒、烧伤敷料等药物。④化学事故伤防治物资:化学事故伤是指化学危险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众多人员的局部或全身损伤。常见的化学事故伤有刺激性气体中毒、窒息性气体中毒、有机溶剂中毒、高分子化合物中毒、农药中毒等。化学事故伤防治物资除一般急救物资外,主要是防护洗消用具、生化检验设备以及对应特定化学物质中毒的解毒药品。由于针对化学事故伤特异性解毒治疗药物较少,主要采用非特异性解毒治疗对症处理。⑤核事故伤防治药物。核事故伤包括体外辐射和体内辐射,体外辐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体内辐射往往因误食、吸入或经伤口吸收放射性沾染的食物或尘埃,引起内照射,危害局部脏器。核损伤的防治物资主要有抗放药物、促排剂、止吐和镇静药、抗感染药物、免疫增强剂、促造血功能病、维生素类及全营养药、改善微循环药、抗排斥药、抗出血药等。此外,还有防护和洗消用具等。⑥烈性传染病防治物资。烈性传染病是指突发性、高致病性、流行性传染病,如“非典”、禽流感、O157等,以及恐怖分子施放的生物制剂。烈性传染病防治物资除专用特效药物之外,主要是非特异的支持疗法。特效药物主要有疫苗、抗毒素、抗生素等。此外,某些器材对于有效阻断疾病流行具有重要作用。如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隔离服等。

2.根据卫生应急储备物资的用途划分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卫生应急救援的性质主要分为常规卫生应急救援类、非常规卫生应急救援类、卫生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类三大类,救治装备、药品、传染病控制、中毒防护、核放射防护、后勤保障等六种,具体见表2-1。
表2-1 卫生应急储备物资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