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二、过氯酸钾排泄试验
(一)概念
过氯酸钾可抑制甲状腺的聚集碘的能力,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正常情况下,高氯酸离子与碘离子一样,易被甲状腺滤泡细胞“捕获”。过氯酸钾有阻滞甲状腺从血浆中摄取碘离子,促进碘离子从甲状腺滤泡释出作用,可将已进入甲状腺内而未被有机化的碘离子置换(分泌)出来,此即过氯酸钾排泄试验。此试验适应于诊断酪氨酸碘化受阻的某些甲状腺疾病。
(二)方法 1.口服法
如在服示踪剂量的 131I 2μCi(74kBq)后,予口服过氯酸钾(KClO 4)400mg或250mg/m 2体表面积,儿童按10mg/kg体重计,可在5~10分钟内使进入甲状腺内的 131I的曲线变平。1小时后再次测量摄 131I率。亦可口服1μCi(37kBq) 131碘化钠后两小时,测定摄 131I率,然后口服过氯酸钾1g,1小时后测定摄 131I率。
2.静注法
静脉注射 131碘化钠2μCi(74kBq)后10分钟,测量甲状腺的摄 131I率,然后静脉注射过氯酸钾200mg,10分钟后再测甲状腺放射量的下降值。此法较口服法的敏感性高。亦可用2μCi(74kBq) 131I静脉注射,1小时后测量摄 131I率。
(三)正常参考值
如第二次(即口服过氯酸钾后1小时)所测得的摄 131I率与第一次比较无明显下降(<10%),表示甲状腺功能正常。
(四)注意事项
由于过氯酸钾的显著毒性不良反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各类血细胞减少和肾病综合征,过量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和甲状腺肿),本试验已经少用。
(五)临床评估
此试验适应于诊断酪氨酸碘化受阻的某些甲状腺疾病。
1.第二次(即口服过氯酸钾后1小时)所测得的摄 131I率与第一次比较无明显下降(<10%),表示甲状腺功能正常。因为过氯酸钾只能阻滞甲状腺继续摄取 131I,而不能促使已掺入有机物中的 131I自甲状腺分泌。如第二次所测得的摄 131I率较第一次有明显下降,表示甲状腺功能异常,提示碘的有机化障碍。因为已被甲状腺摄取的 131I仍以离子状态存在,可被过氯酸钾从甲状腺中分泌出来,摄 131I率明显下降。
2.此试验规定分泌超过20%(0.20)以上为阳性。阳性结果主要见于以下情况:
(1)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因未明,用于鉴别先天性甲状腺肿是否为酪氨酸碘化障碍所致,阳性支持过氧化物酶缺陷的诊断,阴性可排除酪氨酸碘化障碍的可能。
(2)先天性甲状腺肿伴聋哑和轻度甲减及轻度智力障碍(Pendred综合征)者常为阳性。
(3)碘过多所致甲状腺肿也呈阳性反应。
(4)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或接受 131I治疗后。
(5)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