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宋初宫廷内部的斗争
一、宋太宗的夺取帝位
宋太祖从后周的孤儿寡妇手中夺取政权以后,采取了许多防范武将的措施,包括收兵权、分节度使之权等等,却不料“祸起萧墙”,政权居然被他的二弟晋王赵光义所夺。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太祖病重,宋皇后派亲信宦官王继恩召次子赵德芳进宫,以便安排后事。宋太祖二弟赵光义早已窥伺帝位,收买王继恩为心腹,当他得知太祖病重后,即与亲信程德玄在晋王府通宵等待消息。王继恩奉诏后并未去召太祖的次子赵德芳,而是直接前去通知赵光义。赵光义立即进宫,入宫后不等通报径自进入宋太祖的寝殿。王继恩回宫,宋皇后即问王继恩:“德芳来耶?”王继恩却说:“晋王(赵光义)至矣。”宋皇后见赵光义已到,大吃一惊,知道事有变故,而且已经无可挽回,只得以对皇帝尊称之一的“官家”称呼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赵光义答以“共保富贵,勿忧也”。史载,赵光义进入宋太祖的寝殿以后,“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以及“柱斧戳地” (1)之声,宋太祖随后去世。“斧声烛影”遂成千古之谜。次日,赵光义即位,是为太宗。
二、宋太宗对弟、侄的迫害
宋太宗自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乘太祖病危时夺得帝位,终于实现他蓄谋已久的计划。即位后为三弟廷美,太祖二子德昭、德芳加官晋爵,对太祖、廷美的子女,也称皇子、皇女,以表示一视同仁,来减轻弟侄们的敌对情绪。又为宰相、执政大臣们加官晋爵以示安抚,使他们能更好地为新皇帝服务。
然而,就在太宗认为他的帝位已经巩固,而且由他率军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建立了中原一统的不世功勋之后不久,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七月,在攻打辽燕京(今北京)的高梁河战役中,当他中箭受伤落荒而逃、下落不明时,竟然发生了一些将领想立随征的宋太祖的长子,本来有可能继承帝位的武功郡王赵德昭为帝的事件。据载,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幽州(今北京),军中尝夜惊,不知上(太宗)所在,有谋立德昭者,上闻不悦”(2)。说明宋太宗夺位已第四个年头,仍有人对他心怀不满。本来此次北征宋太宗带着赵德昭,就可能是担心把他留在京城贻下后患,没想到在北征中自己只有一天下落不明,就有将领在溃军中要立赵德昭为帝,只是由于他很快到达涿州(今河北涿州)赶上溃退的大军,才没有演变成为现实。关于谋立将领名单,史无确载,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兵败受到责降处分的石守信、刘遇、史珪三人,都同太祖的关系密切。石守信是太祖“义社十兄弟”之首,宋朝开国第一功臣,且对高梁河之战并无具体过失,罪以“督前军失律”,南宋史学家李焘在编撰《长编》时注说:“守信失律事,《实录》、《正史》都不详。”而刘遇、史珪都是建宋后被太祖任为殿前司步军第一班直“御马直”的军官,史珪更是太祖刺探外事的亲信,对于此二人“所部兵逗挠失律”,李焘说:“《刘遇》、《史珪》传载失律事亦不详。”接着推测说:“恐《国史》或有所避忌”(3),显然不相信三人受责罚是因为“失律”,暗示与立赵德昭之事有关。上述事件的发生,使宋太宗感觉到太祖诸子的存在,对自己的帝位始终是个威胁,进而认为弟弟的存在也是威胁。宋太宗曾说:“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为之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焉”(4),不知是否即是因此有感而发。
同年八月,赵德昭劝太宗应该对攻灭北汉的将领行赏,他终于将隐忍多时的怒气发作,“上(太宗)大怒曰: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赵德昭知道灾祸降临,也许是为了避免株连亲族,回家后“取割果刀自刎”(5)。而《国史》或《实录》的赵德昭“本传云:德昭好啖肥猪肉,因而遇疾不起”(6)。李焘在编撰《长编》时,弃本传的说法而采用司马光所载,保留了宋初史官回避和隐瞒曾有人想立赵德昭为帝,德昭因而被太宗迫害致死的事实真相。
太平兴国六年三月,宋太祖的次子赵德芳病死。赵德芳原是太祖病危时准备继承帝位的人物,他的死亡算是消除了对帝位最大的潜在威胁。
太祖的两个儿子虽已死去,但太宗认为对他或他儿子帝位的潜在威胁还是有的,那就是弟弟秦王赵廷美。他想消除这个潜在的威胁,却又无隙可寻。也许是使他日后致死的箭伤(高梁河之战时中箭)频频发作的缘故,宋太宗觉得有必要尽早消除这种可能的潜在威胁。于是在太祖次子赵德芳死后半年,太平兴国六年九月,太宗指使他当晋王时就是亲信的柴禹锡,告发“秦王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另一个告发者,也是晋王府的旧人赵镕(7)。在准备惩处赵廷美之前,太宗决定问计于赋闲多年的故相赵普。
赵普是个心狠手辣的人物。宋太祖当初只是对赵普说起冯瓒有才能,是当世少有的奇士,想重用他。赵普就感到冯瓒对自己相位的威胁,不仅将他出为地方官,而且阴谋诬告,使其落得削官流放海岛的悲惨下场(8)。而这只不过是不少类似事例之一。赵普终因擅权而于开宝六年(973年)被罢相,出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太宗即位后,他原指望能够重新起用,但却被授以太子太保荣誉衔留住京师,奉朝请而已。相反,太宗却给放还不久的冯瓒授官任职,也间接反映了太宗对赵普的反感。宋太宗现在要打击其弟赵廷美,终于想起心狠手辣而工于心计的赵普,而闲居“奉朝请数年,郁郁不得志”的赵普也感觉到重新掌权的机会终于到来。所以,当太宗问他如何处理赵廷美时,他并不向太宗献计,而是说:“愿备枢轴以察奸变。”(9)也就是说让我当宰相,由我办理此案。宋太宗没有表态。可能是赵普感到宋太宗最在意的是夺位的名不正言不顺,至于处理赵廷美的事没有他赵普也可以办好。于是他编造了一个后来称之为“金匮之盟”的故事(10),是说建隆二年(961年)杜太后病重时,为防止骨肉相残,要宋太祖传位给二弟赵光义,赵光义(太宗)传给三弟赵廷美,赵廷美再传给太祖长子赵德昭,等等;赵普还说是他撰写誓书,藏入金匮。宋太宗一听,简直是顿开茅塞,困扰自己多年的夺位合法性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宋太宗立即对赵普检讨说:“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11)这是指太宗刚夺位不久,赵普由河阳来朝觐时没有及时起用他为相,否则不用为此烦恼多年了。赵普随即以北宋时最高的宰相衔“侍中”任首相,而秦王赵廷美终于在赵普罗织的罪名之下,一贬再贬。太平兴国七年五月,秦王赵廷美被降封为涪陵县公,房州(今湖北房县)安置。雍熙元年(984年)正月,赵廷美终因“忧悸成疾而卒”(12)。
三、宋真宗继位事件
宋太宗虽然解决了弟、侄对帝位威胁的隐患,却又发生了帝位继承的问题。长子赵元佐,因为“貌类太宗”而深受“钟爱”。宋太宗、赵普罗织赵廷美的罪名时,他可能已有看法,当太平兴国七年五月赵廷美被降涪陵县公、迁往房州安置时,群臣慑于宋太宗和赵普的淫威,没有人敢为赵廷美出面说话,而赵元佐见到自己的亲叔遭受如此迫害,“独申救之”。雍熙元年正月,赵廷美终于忧惧而死,使赵元佐看到宫廷斗争的残酷,因而“发狂”成疾,不仅持刀伤人,次年九月,又乘酒醉纵火焚烧自己的楚王宫。接着被“废为庶人,均州(今湖北十堰东北)安置”,在宰相等上表请留后,改为“废居南宫”(13)。第一个帝位继承人就以如此下场结束。次子赵元禧被立为继承人,却于淳化三年(992年)九月,突然病死。这才确定第三子赵元侃为继承人,并于至道元年(995年)八月,立为皇太子,改名赵恒。然而,赵恒继承帝位也是一波三折。
至道三年三月,宋太宗终因高梁河之战的箭伤复发,不治身亡。当太宗病危时,当年乘太祖病危时帮助太宗夺位的宦官王继恩,此时又与副相李昌龄、知制诰胡旦谋立楚王赵元佐为帝(14)。太宗的李皇后也有此倾向但动摇不定,命王继恩召宰相吕端入宫,商议对策。吕端可能对王继恩有所警惕,“知有变”,于是将王继恩软禁后才入宫。一番争执后,李皇后也就同意立太子为帝,是为真宗。但吕端并不完全放心,因而在“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时,吕端却“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当初宋太宗任命吕端为宰相时,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太宗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15)。正是由于吕端的措施恰当,才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宫廷变故。
在这场未能实现的宫廷变故中,除了上述王继恩、李昌龄、胡旦三人外,《宋史·吕端传》中还提到“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在真宗登基以后,处分有关人员时,首先是“以继勋为使相,赴陈州(今河南淮阳)”,然后才是其他三人。依据南宋帝位非正常继承时,如宁宗、理宗朝,都有殿前都指挥使参加的事例,《吕端传》的记载,至少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由于其他史料均未提及此事,鉴于李继勋早已去世,标点本《宋史》的校点者便据此认为此十八字皆属衍文而在注中予以说明,此说欠妥。李继勋实为李继隆之误。李继隆,“真宗即位,改领镇安军节度使”,镇安军即是陈州。又载“逾月召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解兵柄,归本镇”(16),节度使加同平章事衔,即是“使相”;而“解兵柄”,说明他此前确有军职,此军职可能即是殿前都指挥使,李继隆在“端拱初,制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本传),后有可能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解兵柄,归本镇(陈州)”是很重的处分。王继恩、李昌龄之所以邀李继隆参加,说明他们很重视夺位之举。而李继隆是李皇后的兄长,也许他的参与其事,与李皇后当时的态度有关,后来所受的处分相对于前两人而言还是轻的,也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17)。
宋初宫廷内部的斗争,终于因宋真宗的顺利即位而告结束。
(1) 《长编》卷17。参见文莹《湘山野录·续录》及邓广铭《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辨析》,收入《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笔者认为太祖可能是被太宗杀死的。又:舍长子德昭而召次子德芳,也可能是出于太祖的考虑。盖因宋后入宫时,德芳才十岁,宋后对德芳有养育之恩,德芳即位,便于两宫相处。而德昭年长于宋后七岁,于宋后入宫前即已出阁居宫外,德昭即位,两宫不易协和。
(2) 《宋史》卷244《赵德昭传》。
(3) 《长编》卷20,太平兴国四年八月壬子、甲寅及注。
(4)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2。
(5)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2。
(6) 《长编》卷20,太平兴国四年八月甲戌及注。又,元修《宋史·赵德昭传》同样弃《国史》之说。
(7) 《长编》卷22,太平兴国六年九月丙午。参见《宋史》卷256《赵普传》,卷268《柴禹锡传》、《赵镕传》。
(8) 《宋史》卷270《冯瓒传》。
(9) 《宋史》卷256《赵普传》。
(10) 有关宋太宗夺位及金匮盟约事,参见邓广铭《宋太祖太宗皇位授受问题辨析》,收入《邓广铭治史丛稿》。
(11) 《长编》卷22,太平兴国六年九月辛亥,注中列有多种有关“金匮之盟”的宋人记载,可参考。
(12) 《宋史》卷244《赵廷美传》。
(13) 《宋史》卷245《赵元佐传》。
(14) 一说是拥立宋太祖长子赵德昭的次子赵惟吉,参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
(15) 《宋史》卷281《吕端传》。
(16) 《宋史》卷257《李继隆传》。
(17) 楚王赵元佐与真宗皆李贤妃所生,李贤妃早逝。李皇后是李贤妃死后才入宫的,无子,真宗即位,尊为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