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齐赵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杜甫结束了漫游吴越之旅,返回洛阳,次年参加了乡贡考试。《壮游》诗云: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所谓“乡贡”,是经乡里举荐、州县甄选,然后由地方官府派人将应试举子送到京师参加进士考试。杜甫在乡贡考试中成绩优秀,于是作为举子被选送到洛阳。开元二十三年十二月,林邑国(今越南南部)向玄宗进贡驯象,引起了朝野瞩目,因此进士考试的试赋题目便是《越人献象赋》。才华出众的杜甫这次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颇有志在必得之势,这个瘦弱的青年心高气傲,甚至不把屈原、贾谊、曹植、刘桢这些著名文人放在眼里,然而他的思想毕竟还不太成熟,还不谙世事,不知道生活的艰难,更不太明白进士考试凭的并不全是个人的文学才华,家世、门第、权贵的博弈及主考官的青睐都足以改变一个考生的命运。况且唐代进士科考试最难,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进士的录取率极低,在两三千投考者中,被录取者不过区区三十人,录取率还不到百分之一,杜甫应考的这年也仅仅录取了二十七名进士。在当时的官员中,进士出身者很少,因此进士及第与否对一个人的前途并没有太大影响,这一点和宋代以后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杜甫这次虽然没考上进士,但他并不感到特别难受,认为这只是一个小挫折而已,因为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机会,拥有着无限的未来,用杜甫自己的话说,那就是“暂蹶霜蹄未为失”(《醉歌行》)。因此落榜以后,他独自去和河南尹韦济辞别,然后就迈开轻快的脚步,开始了第三次漫游。这次他奔向了齐赵,因为那里有正做兖州司马的父亲,当然还有许多素昧平生的朋友在等着他。青年杜甫心中似乎住着一个奔跑的小人儿,永不停息、永不疲惫,他总是停不下来,这也许就是诗人的宿命,诗和远方永远在前方召唤着他。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杜甫从洛阳出发,前往齐赵漫游。齐赵即现在山东和河北南部一带,这次漫游一直持续到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岁末才结束,历时约五载,杜甫的足迹遍及济南、泰安、兖州、济宁、曲阜等地。齐赵之游和吴越之游一样,都是那么的快意,所以杜甫在诗中说“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在漫游期间,杜甫同苏源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人一同呼鹰射猎,放歌丛台,过着既浪漫又豪放的快意生活。丛台在今河北邯郸,青丘在今山东广饶县北,可见杜甫当时漫游的范围很广。经过多年漫游的锻炼,杜甫这时已经摆脱了少小多病的柔弱体质,成长为一个性格坚毅、武艺超群的青年。有一次在骑马射猎中,杜甫弯弓搭箭,射落了一只鹙鸧,同行的苏源明据鞍大喜,认为他的武功可与晋代名将葛强媲美。葛强是征南将军山简的爱将,苏源明自比为山简,将杜甫比作葛强,可见二人已成莫逆之交。苏源明,名预,字弱夫,自号中行子,京兆武功(今属陕西)人。他是杜甫生平挚友之一,二人结交近三十年,杜甫在诗中曾多次提到他,如《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云:“武功少也孤,徒步客徐兖。读书东岳中,十载考坟典。时下莱芜郭,忍饥浮云巘。”杜甫在兖州遇到苏源明时,他正任监门胄曹参军。到了天宝十三载(754年),苏源明入京为国子司业,又与杜甫、郑虔等交游,杜甫《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云:“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广德二年(764年),因关辅饥荒,苏源明饿死,郑虔也死于这一年,杜甫在《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中哭悼二位挚友:“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存亡不重见,丧乱独前途。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羁游万里阔,凶问一年俱。”
这次杜甫来山东漫游兼省亲,经过泰山脚下时,他目睹了东岳的雄伟壮丽,激情澎湃地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历代名人题咏泰山者甚众,但和杜甫这首《望岳》相比均显得黯然失色。此诗境界高远,寓意深刻,既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的雄姿,更突出表现了青年诗人的远大抱负,特别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二句,抒写登临绝顶的壮志,气魄豪迈,真可与岱岳争雄。杜甫晚年寓居夔州时写的《又上后园山脚》云:“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他回忆了早年登临泰山的情景,从中可见他这次经过泰山不仅仅是望岳,而且还登上了岱顶的日观峰,曾矫首远望八荒。
杜甫在兖州和父亲见了面,杜闲已经好几年没见他了,原来那个体弱多病的孩子这时已经长成了英姿勃发的青年,杜甫在兖州作《登兖州城楼》,诗云: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此诗不仅对仗工整,格律严谨,而且颔联写空间之广阔,颈联写时间之悠久,表达了天地永恒而人生短促的宇宙意识。这是杜甫惯用的“时空并驭”艺术,在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下,展现个人生命之孤微,从而表达强烈的个体感受,创造苍凉深沉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手法在此后的杜诗中颇为常见,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等,均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下笔,而这种艺术手法我们在其早年的诗作中已经可以窥见端倪。
在齐赵漫游中杜甫还游历了任城,唐时任城属兖州鲁郡,即今山东济宁。在一个凉爽的秋天,他与任城许主簿一同泛舟游赏南池,写下了“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这样的佳句。由于有大诗人题咏,南池遂成为当地名胜,为纪念杜甫,如今济宁市南池公园建有少陵祠,祠前有对联云:“谪仙楼上休吟月,工部祠前敢咏诗。”杜甫此次还走访了正在隐居的张玠,《题张氏隐居二首》云:
其一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其二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伐木丁丁山更幽”系用《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之典,兼取王籍《入若耶溪》“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妙在能把典故与途中所见景物不着痕迹地结合起来,如此用典,使人不觉,真可谓“水中着盐”了。诗中的“石门”,清代大文学家孔尚任认为是曲阜城东北五十里的石门山,此山南面还有两个小丘,俗称金耙齿、银耙齿,与杜诗中的“不贪夜识金银气”之句恰好对应。第二首诗写得更有情趣,特别是颈联“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用典轻松幽默。杜康为酿酒的始祖,晋代的张公大谷之梨也是名产,诗人说:这酒本来是我们杜家酿造的,现在却要劳您相劝;张公之梨是出名的水果,恰好您也姓张,所以也不必到别处寻。诗中的隐士张玠是隋末首劝李渊、李世民起义的刘文静的外孙,为人豪侠义气,淡泊名利。他的儿子张建封也慷慨尚义,礼贤下士,代宗大历初年,张建封曾在湖南观察使韦之晋幕府任参谋,杜甫晚年漂泊潭州时曾遇见他,作有《别张十三建封》,诗云:“相逢长沙亭,乍问绪业馀。乃吾故人子,童丱联居诸。”“童丱”,即指张建封,当年杜甫拜访其父张玠时,张建封还是个孩子,几十年后他又在湖南偶遇故人之子,张建封已成栋梁之材,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
在这次齐赵之游中,杜甫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秋在兖州附近的汶水一带结识了大诗人高适。杜甫《奉寄高常侍》云:“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高适《东平路作三首》其二云:“扁舟向何处,吾爱汶阳中。”也提到这年至山东、赴汶阳之事,因此高、杜两大诗人的初交当始于此年,后来天宝三载(744年)杜甫与李白同游梁宋时又遇到高适,那时他和高适已经算是老朋友了。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结束了齐赵之游,回到了洛阳,又去了偃师。他在偃师西北首阳山下的杜氏家族墓地旁边建造了一间土室,便于祭奠先祖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在寒食节这天,杜甫写下了《祭远祖当阳君文》,文曰:“维开元二十九年,岁次辛巳月日,十三叶孙甫,谨以寒食之奠,敢昭告于先祖晋驸马都尉镇南大将军当阳成侯之灵。”又云:“小子筑室,首阳之下,不敢忘本,不敢违仁。庶刻丰石,树此大道。”杜甫经过两次漫游,这时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浪漫的少年时光已经成为过去,该考虑下一步的人生道路了,所以他在祭文中表示要以杜预为楷模,继承杜氏家族的文学与武功传统,建立功业于当世。学界一般认为杜甫于此时与杨氏结婚,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对“小子筑室,首阳之下”的误读,下文详说,这里先放下不表。这年东都洛阳又闹了水灾,伊水、洛水及其支流都泛滥成灾,冲毁了不少庄稼和居民房舍,洛阳的天津桥及东西漕也都被洪水冲坏,溺死千余人。山东这年也同样是大雨成灾,杜甫的弟弟杜颖此时正在齐州临邑任主簿,负责河防工作,来信向杜甫诉说了自己的忧虑之情,于是杜甫写了一首《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安慰杜颖,诗云:
二仪积风雨,百谷漏波涛。闻道洪河坼,遥连沧海高。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舍弟卑栖邑,防川领簿曹。尺书前日至,版筑不时操。难假鼋鼍力,空瞻乌鹊毛。燕南吹畎亩,济上没蓬蒿。螺蚌满近郭,蛟螭乘九皋。徐关深水府,碣石小秋毫。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吾衰同泛梗,利涉想蟠桃。却倚天涯钓,犹能掣巨鳌。
此诗记述了水患之烈与人民受灾之苦,然而全诗充满了战胜灾害的信心,风格豪宕雄健,是杜甫现存的第一首排律。临邑属齐州济南郡,即今山东临邑县。杜颖此时担任临邑县簿曹。有读者也许会纳闷,既然弟弟杜颖都已经入仕做官,而作为兄长的杜甫为何到了三十岁还是个平头百姓呢?精通唐代官制的洪业先生指出,杜甫之父杜闲此时已经去世,杜闲所任最后官职是朝议大夫,按照唐代的门荫制度,他的一个儿子可以凭借荫补入仕得官。杜甫是家中长子,按理说可以顺理成章地获得这个入仕机会,但他显然放弃了这个机会,把这个荫补的名额慷慨地让给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杜颖。杜甫一生笃于兄弟情谊,从他谦让荫补机会之事便可见一斑。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即天宝元年至天宝三载(742—744年),杜甫都在洛阳和偃师生活,这是他漫游的间隙期。杜甫之所以暂时停下了漫游的脚步,恐怕与他的几位亲人相继去世有关。杜闲卒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按照唐代丧制,杜甫应该为父亲守孝三年。然而刚过了一年,杜甫的二姑万年县君于天宝元年(742年)又卒于东都洛阳仁风里,六月二十九日,迁殡于河南县平乐乡,杜甫饱含深情地为二姑写下《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杜甫母亲崔氏在他还不懂事时就去世了,杜甫是由二姑抚育成人的,因此二姑实际上扮演了杜甫母亲的角色。如今父亲和二姑相继去世,杜甫悲痛莫名,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痛苦之中。处理完两位老人的丧事之后,杜甫在偃师的陆浑庄定居下来,为亲人守孝,过着读书隐居的日子。这期间他也偶尔在洛阳和偃师周围走动,曾去凭吊过大诗人宋之问的故居,作《过宋员外之问旧庄》,诗云:
宋公旧池馆,零落首阳阿。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宋之问是初唐著名诗人,与沈佺期齐名,其律诗稳顺声势、属对精切。他做过考功员外郎,与杜甫祖父杜审言同为修文馆学士,二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宋之问在首阳山建有别墅,这里山水秀丽,景致清幽,杜甫行经此别墅时,有感于前辈诗人已然凋零,空留旧馆于首阳之阿,物是人非,满目悲凉,不禁生出伤悼之情。杜甫还曾去左氏庄探访友人,《夜宴左氏庄》云: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在一个美好的春夜,诗人在左氏庄里参加夜宴,风林初月、夜露春星、暗水花径、草堂扁舟,天文地理,重叠铺叙于一首诗中,却浑然不见痕迹,而且逐联紧接,一气说下,八句如一句,均紧扣“夜宴”二字,用意精绝。特别是“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二句,形象地写出了青年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正可作为杜甫这段生活的诗意总结。诗的结尾用了范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与李白《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一样慷慨潇洒。这两年中,杜甫和秘书监李令问、驸马郑潜曜等都有交往,郑潜曜是郑虔的侄子。天宝三载(744年),杜甫作《重题郑氏东亭》一诗,这时杜甫与郑虔还不熟识,其与郑虔结为忘年之交,当在天宝五载(746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