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的中拉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构建发展”阶段的初步成效

进入“构建发展”阶段后,中拉关系已在政治、经济、人文交流和多边合作等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 政治领域

一是首脑外交成为新时期中拉政治关系的新亮点。中共十八大以来四年多的时间里,习近平主席已经三次访问拉美(2013年、2014年、2016年),李克强总理也于2015年访问拉美。中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频繁访问拉美,凸显对中拉关系的高度重视。拉美各国领导人也纷纷来华访问,无论是左翼或是右翼政府执政,都将发展对华关系作为其对外关系的重点。如自2013年至今,阿根廷两任总统先后3次到访中国。其中左翼时任总统克里斯蒂娜于2015年访华,右翼现任总统毛里西奥·马克里则分别于2016年和2017年访华,并参加由中国主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充分说明,加强中拉关系已经成为拉美社会各界、各政治派别的共识。中拉领导人还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机制、二十国集团、核安全峰会等各种多边场合频繁会面,加强相互沟通和了解,不断累积合作共识。

二是双边高层会晤开创规模、参与范围的新特点。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时,与加勒比8国领导人集体会晤;2014年习近平主席再次访问拉美时,与拉共体“四驾马车”和其他12个拉美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或特别代表举行集体会晤,并发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巴西利亚会晤联合声明》。集体会见方式展现高度的平等性、多元性和广泛性,助推中国基本实现对拉美元首外交的全覆盖,获得拉美各国,特别是小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外方认为,习近平主席2013年对加勒比国家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访问是历史性的,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具体展示。巴哈马、多米尼克等国总理表示,中国对加勒比地区的重视是“非常有建设性的”,是加勒比地区的一个积极伙伴。

三是中国与拉美国家的伙伴外交也继续得到推进。伙伴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标志。[16]中国与拉美国家的伙伴关系也得到大幅提升。自2013年以来,中国先后更新与秘鲁、墨西哥、阿根廷、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智利的关系,确立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还与哥斯达黎加和乌拉圭等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五年的时间内,中国与8个拉美国家(包括2012年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巴西)的关系层级得到提升,基本涵盖了中国在这一地区主要的交往国家和经贸伙伴,对中拉关系的稳固和深化发展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这些拉美国家也高度评论与中国建立的伙伴关系。墨西哥总统培尼亚曾表示,中墨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双方经贸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双方完全可以寻求合作新领域、新方式,变相互竞争为优势互补,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增长,实现互利共赢。

二 经济领域

经贸合作更加多元化。虽然中拉贸易额增长放缓,但中国对拉美的投资快速增长。2015年和2016年,中国对拉美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分别为214.6亿美元和298亿美元,涨幅为67%和39%。中国对拉美投资方式和投资主体日趋多元,投资领域也更加宽广,从传统的能源矿产、基础设施领域开始向金融、农业、制造业、信息产业、服务业、电子商务、航空运输等诸多领域扩展。中国在拉美的工程承包业务在总体平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合作方式。2015年和2016年,中国企业在拉美新签署承包工程合同额分别为181.6亿美元和19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0.3%和5.3%。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模式除传统的工程总承包(EPC)模式外,也开始尝试建造运营转让(BOT)等方式。此外,中国近年来宣布实施的系列金融合作举措也取得积极进展。至2016年,中拉合作基金、优惠性质贷款、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项下有多个项目在有序推进,中拉产能合作基金项下中国企业已成功中标巴西两座水电站的特许经营权。这些项目的落实和推进工作,促进了中拉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能源开发、电力、农业合作、制造业、海工装备、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合作。[17]经过长期的贸易往来和更为密切的关系,许多拉美国家第二次有了拥抱中国的想法。[18]

设立或实施新的合作机制和举措。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访拉期间提出,中国将实施100亿美元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并在此基础上将专项贷款额度增至200亿美元;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100亿美元的优惠性质贷款,全面启动中拉合作基金并承诺出资50亿美元;实施5000万美元的中拉农业合作专项资金,设立“中拉科技伙伴计划”和“中拉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适时举办首届中拉科技创新论坛。李克强总理2015年访问拉美时也提出,中方将设立300亿美元中拉产能合作基金。这些合作机制和举措为中拉未来进行更加深化、全面的经贸合作,落实各合作项目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此外,中拉自贸区建设合作也取得很大进展。目前,中国已与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分别签署了自贸协定,实施情况良好。中国、智利还于2016年11月宣布启动开展中智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和中秘自贸协定升级联合研究工作。此外,中国与哥伦比亚的自贸协定可行性联合调研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乌拉圭也提出与中国开展自贸区合作。

三 人文交流领域

中国与拉美不仅远隔重洋,相距遥远,而且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语言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美国等西方国家媒体对中国的不实报道在拉美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缺乏相互了解成为阻碍中拉关系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不断崛起和中拉关系日趋紧密的情形下,“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等论调以及恐惧中国的心态在拉美仍有较大“市场”。

为此,中国加大了与拉美国家进行人文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力度,以增进中拉相互认知和了解,推动文明互鉴和交流,完整地塑造中国形象。2014年7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巴西国会演讲时表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实现团结协作、发展振兴的拉美梦息息相通。7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提出,要加强中拉在教育、文化、体育、新闻、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并提出中方将在未来5年内向拉美国家提供6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6000个赴华培训名额以及400个在职硕士名额,邀请1000名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政党领导人赴华访问交流。中拉还于2015年启动为期10年的“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在2016年举行“中拉文化交流年”。2016年11月,中国政府发布第二份《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其中将人文合作单独列为一个中拉未来需要加强的合作领域,而并非如第一份“政策文件”那样将人文与社会视为一个合作领域,足见中国政府对加强中拉人文领域合作的重视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人文领域的交流离不开思想的沟通与碰撞。作为思想领域的前沿探索者和社会思想风潮的引领者,学者、智库间的交流对于推进中拉文明互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2013年以来,中国—拉美和加勒比智库交流论坛(中拉智库交流论坛)、拉共体—中国高级别学术论坛、中拉学术高层论坛等高级别学术论坛多次在中国和拉美国家举行,来自中国和拉美国家主要智库的学者就中拉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研讨。除官方学术机构外,民间学术交流也得到极大推进。如中拉青年学术共同体(CECLA)就是一个由中拉青年共同倡议建立的民间学术交流公益平台,自2015年成立以来多次举行中拉青年学者对话,并建立了中国首个致力于促进中拉青年交流的公益基金。此外,中拉学者间的往来互动也十分频繁。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作为中国成立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拉美研究机构,2015—2017年平均每年接待来访的拉美学者就达到245人次。这些学者、智库间的交流活动对于中拉学术界共同构建和塑造中拉合作新共识、新理念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 多边合作领域

随着中国对国际体系的融入程度越来越深,中国开始更加积极地践行多边主义,认为多边主义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路径。[19]拉美一直努力寻求在全球事务中取得领导地位,更不用说区域凝聚力了。[20]在这一背景下,中拉多边合作也取得重大成就。

中拉开启整体合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拉美地区的多边合作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大都是与拉美不同属性的地区或次地区组织进行往来,并没有针对整个拉美地区的整体合作机制。2011年年底成立的拉共体为中拉整体合作创造了条件。拉共体刚成立不久,中国就提出建立中拉合作论坛的倡议,得到拉美国家的积极响应。2014年1月,拉共体第二届峰会通过《关于支持建立中国—拉共体论坛的特别声明》,对论坛的成立表示支持。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期间,与拉美国家领导人共同宣布成立中拉论坛。2015年1月,中国—拉共体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其衍生出的一系列中拉经贸合作新机制将使中拉在政治、经贸、人文和国际事务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整体合作,使中拉合作形成一个立体的网络格局,推动中拉共同构建“携手共进的命运共同体”。拉美国家高度认可中拉论坛的重要意义。时任拉共体轮值主席国的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表示,中拉论坛是一个拉近拉美和中国距离的纽带,它将为中国与拉共体之间新型的、有效的战略关系发挥积极作用;中拉论坛的建立表明拉共体自2011年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多丰硕的成果。[21]2018年1月举行的中国—拉共体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上,中拉双方就“一带一路”倡议达成政治共识。拉共体国家一致认为“该倡议可以成为深化中国与拉美国家经济、贸易、投资、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的重要途径”。[22]会议通过的《圣地亚哥宣言》《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优先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19—2021)》和《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特别声明》三份成果文件中,集中体现了未来中拉双方深化合作、同谋发展的明确意愿和合作领域。此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开启了中拉整体合作的新篇章。中拉在国际多边机制领域的合作也迈上新台阶,双方不仅加强了在多边机制内的合作,还共同参与创建新的多边合作机制。2013年以来,中国陆续提出并创建“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多边合作机制,对现有国际经济秩序产生有益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拉美国家对此作出积极响应和参与。巴西先后参与金砖银行、亚投行的创始进程,是其重要角色之一。目前,已有7个拉美国家成为亚投行的成员国。此外,拉美国家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十分关注,秘鲁、智利、厄瓜多尔和阿根廷等太平洋国家公开表达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坚定支持和加入意愿。2017年5月,阿根廷和智利总统参加了在中国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