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创新、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本书基于开放式创新的背景,探讨动态能力对开放度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影响,研究企业如何根据开放度和动态能力的匹配以达到最佳的创新绩效,并分析动态能力随企业开放度变化而演变的规律和动态能力提升的路径,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思路如下:

一 文献研究

主要指收集、鉴别和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既定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本书通过学术文献数据库检索,分别对开放式创新理论、动态能力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以及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跟踪与收集,阅读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根据研究的需要和既定的逻辑关系,对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加以归纳、总结和整理,理清该问题的研究脉络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分析其中的缺失以确定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 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

本书基于“开放度、动态能力与创新绩效”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三者关系模型并提出了因变量、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假设。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熟方法和量表,设计了对各潜变量进行测量的调查问卷。本书根据全部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建立数据库,验证理论分析所提出的假设模型。统计分析主要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模型中各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信效度检验、回归分析。

三 案例研究法(Case Study)

案例研究法是一种经验主义的探究(Empirical Inquiry),这种研究方法目的在于探求现实中的典型的暂时现象(Contemporary Phenomenon),它不同于纯理论的研究。严格的案例分析方法强调现象所处的现实情境并能够对其进行丰富描述,在描述现实情境的过程中,表面的现实情况与其背后的理论实证的界限比较模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选用事例证据(Evidence)是比较适合的。案例研究的意义在于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而不是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本书在对开放式创新和动态能力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有针对性地搜寻有关企业的资料,找出典型性企业。本书案例分析部分不仅包括公司基本情况及其开放式创新历程,而且包括其动态能力变化规律,构建两者之间的演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