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一世界:鸟国奇趣之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猫头鹰白天看不见夜的黑

呆萌的猫头鹰 图片来自佛朗西斯科·尼古拉斯·马丁内特的《鸟类学》

大多数人印象中的猛禽多少都有些“威武霸气”,如金雕、矛隼等,殊不知猛禽种类繁多,有一类猛禽,它们非但不猛,反而还有些“萌”。这便是鸮,俗称猫头鹰。

2017年9月,我在唐家河国家级保护区调查川金丝猴,在水池坪保护站周围见到了一只罕见的“萌”禽。下午时分,雨过天晴,我沿着唐家河保护区水池坪的环山公路四处查看。道路两旁的电线杆以及干枯的树枝上是鸟儿最喜欢的停歇地。果不其然,马叔在河对岸的一棵大树上有所发现。沿着马叔的视线,我却毫无察觉。直到马叔将其拍下,我才发现有一只黄脚鱼鸮在上面休息。它身上的羽毛纹理和周围的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毫无破绽。这是鸮形目鸟类赖以生存的保护色。

大多数猛禽在白天捕猎,晚上休息。而猫头鹰是个例外,绝大多数鸮形目鸟类昼伏夜出。一般而言,夜间工作者需要敏锐的视力,然而猫头鹰又是个例外,它们的视力远远不如日行性猛禽,甚至连人类也不如。人类视觉敏锐度的值在30~60之间,而猫头鹰普遍在5~10之间,是鸟类中视觉敏锐度最低的。此外,它们的观察视野远远不如其他鸟类,猫头鹰双眼重合视野大于50度,盲区大于160度。为了弥补视野的不足,鸮形目鸟类的头部可以旋转270度。

既然猫头鹰的视力比人还低,那为何能在夜间捕猎呢?这涉及眼睛的感光度的问题。视觉敏锐度会受到光线的影响,即便你视力再好,没有光线,眼中也是漆黑一片。尽管猫头鹰白天视力不好,夜晚却好得多。这其中的奥妙隐藏在眼睛的光感受器中。眼睛中的光感受器包括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其中视杆细胞感知光线,视锥细胞感知颜色。视杆细胞的密度越大,感知光线的能力越强,越能在微弱的光线下看清事物。猫头鹰眼睛内视杆细胞密度很大,是人类的35~100倍,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下,人完全看不清目标时,猫头鹰却可以看见。

此外,猫头鹰的听觉系统非常灵敏,可以感知细微的声音。人类的耳朵年老之后会听力变弱或者变聋。而研究发现,鸮形目的仓鸮的听力却不会因年龄而严重退化,可以一直保持敏锐的听力。这是因为,人耳朵内负责听力的细胞受损后无法修复,而仓鸮却可以。通过敏锐的视觉和听觉,猫头鹰可以在夜晚毫无障碍地捕捉猎物。黄脚鱼鸮不仅可以抓鱼,也能猎杀地上的猎物,比如野兔、鼠类。

鸮形目的鸟类大多是捕鼠高手,间接地为人类保护粮食。按照人类的标准,它们应该属于益鸟,受到歌颂和赞扬。然而,2000多年来,猫头鹰一直背负一身恶名。诸如很多民间传闻“不怕夜猫子叫,就怕夜猫子笑”。时至今日,一些偏远地区依旧对猫头鹰存在深深的误解,并且这种误解已经伤害到了它们。我在新疆有一个朋友,她非常热爱鸟类。有一只猫头鹰在她家里筑巢,持续了3年。可是,邻居对此非常不理解,认为猫头鹰在附近会带来不祥。迫于邻居的压力,她不得不忍痛将猫头鹰赶走。

黄脚鱼鸮 向定乾拍摄

中文名

黄脚鱼鸮

拉丁学名

Ketupa flavipes

中国保护级别

IUCN保护级别

LC

猫头鹰为人类出了这么多力,但为何不受待见呢?有很多人认为,猫头鹰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它出再多力,古人也看不到。事实并非如此。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先人就对猫头鹰有了科学的认识。在商朝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很多鸮的造型,以它们造型的青铜器多是礼器。在古代能在礼器上的动物都是倍受推崇的,这说明猫头鹰在商朝是一种很受崇拜的鸟。然而,商朝之后出土的文物中,却少见鸮的造型的礼器。直到汉朝的墓葬,出土过少量鸮的造型的文物。不过,都是冥器,和礼器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由此,也可以看出猫头鹰地位的变化。

为何如此?

对猫头鹰态度变化的关键时期可能在周朝。周朝推翻商朝而立国。因此,很有可能对周朝的文化进行了改造。那么,商朝推崇的猫头鹰极有可能会受到诽谤。而之后的各朝各代,推崇周期的礼制。因此,猫头鹰的恶名也就固化了。

以鸮为原型的青铜器 图片来自罗覃(Thomas Lawton)的《弗瑞尔美术馆藏中国青铜器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