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培临床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八、“食已即吐”症辨治经验

李老曾以大黄甘草汤(下简称“本方”)治疗“食已即吐”症,对多数患者颇有应手即效之感。现简结搜讨如次,聊备参稽。
(一)病机与治法

1.方剂沿革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载:“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该症于临床中并非罕见,因其食已即吐,以致饮食营养和药饵不进,若不及时处理,掉以轻心,可能功亏一篑。斯症之作,尤在泾释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若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故以大黄通其大便,使浊气下行浊道,而呕吐自止,不然止之降之无益也”;程林注曰:“经云:‘诸热冲上,皆属于火’,食已即吐,是胃热上冲,逆而不能容食。与反胃寒呕水饮不同,故用是汤以平胃热”;陆渊雷指为“大便不通,肠中阻塞,胃中不能复容”。综上,该症属“反胃”范畴,为实证,胃家积热上冲使然。方中大黄,传统经验认为小剂量服用,有清胃健胃、引火下行之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有抗菌、消炎、收敛(含鞣质等成分,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改善脆性)、解痉和止血等作用。故借助以上综合作用,不但上逆之胃热得以平降,且诸如鼻衄、口干、嗳气、腹胀和大便干结等热实证,均可随之悉解或减轻,真可谓“药尽其用”!方中甘草,一则清胃安中,一则借其甘缓药性和缓大黄之“峻烈”泻下作用,两药协同,共奏清胃通腑降逆之功。

2.本方组成

本方由大黄9g,甘草6g组成,一日一剂。每剂分别煎取3次,过滤后混合,浓缩至200ml。本方服法,极其重要。因本组大半系得水亦吐者,故以每15~20分钟呷咽半口一口(5~10ml)为佳。药以冷服为最好(老年、体弱者稍温不凉口为度)。实践证明,采用多次、少量、冷服后,大多病例很快即吐止神安(其中半数为当日下午吐止能进薄粥)。多次、小量分服,亦即所谓“重剂轻投”法,减缓了大黄峻烈之性,其泻下作用无由发挥,尚未见按此服法而引致泻下者,其清热健胃、平冲降逆和解痉收敛作用反更益显著。数年内通过46例观察,本方疗效较为稳妥可靠,足见仲景制方之独具匠心!与本汤证适反,若系朝食暮吐或食远始吐者,多属虚证,自当禁用本方,否则诛伐无辜,犯虚虚实实之戒。

3.辅治噎膈

曾投本方用于3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新疆云母二厂李某某、苇湖梁煤矿石某某,军区煤矿邓某某)之得水、食即吐,服法同前,除1例微效外,另2例吐止,短时能进薄粥,是为本方确效之一佐证。但终因本方尚不能影响食管癌的病理过程,仍属杯水车薪。然而,用本方作一时权宜处置,起到短期“(解痉→)开道”作用,确有一定可取之处。
本方组合简洁,构思精当,药源甚广,患者乐于接受服用,疗效快捷确凿。同时,其疗效不受年龄大小、病程长短之影响,有其临床实践价值。
(二)验案举隅
王某,女,33岁,工人。1974年5月28日初诊。食入即吐、饮水亦吐5天,症兼口干、腹胀和每晨鼻衄,舌白,脉沉弦数。即投本方,一剂后吐大减,再剂吐止,口干著减,腹胀好转,遂停药以饮食调理之。
舍某,男,45岁,农民。1974年1月7日初诊。食入即吐4天,舌白脉细缓。投本方一剂吐止,再剂而巩固之。
兰某,男,34岁,干部。因主动脉瘤住院,1月多来食已即吐,但尚能饮水。营养赖输注葡萄糖、维生素类药物维持。经全院扩大会诊决定,于1977年1月26日邀中医科会诊,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涩。给予本方,3剂后吐止,食纳日益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