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培临床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肠梗阻治验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因腹痛剧烈,上下不通,病情变化大,误治失治都将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李老数十年来会诊多例此类患者,积累了一定经验。
(一)针灸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效速捷
许多以疼痛为主诉的病症,李教授向来推崇针灸治疗,因其有立竿见影之捷效。他极首肯元代窦桂芳《针灸四书》序中所言:“在昔孙公真人有曰:为医知药而不知针,知针而不知灸,不足以为上医。必也药与针灸三者俱通,始可与言医已矣。”因此竭力主张,中医临床工作者,甚至任何中国医生,都应掌握一定针灸治病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解除患者病痛。
1960年夏季,李老参加四川省(成都中医学院)医疗队,赴眉山县在一生产大队巡回医疗。某日午夜,在睡梦中被急促敲门声惊醒,开门后,见一青年农民驾牛车前来,满脸焦急状,谓其父亲腹痛难忍已半日,请医疗队医生出诊。他二话未说,火速带上针灸治疗包,坐牛车直奔患者家中。当时乡村道路崎岖不平,走约两小时抵达后,一个40余岁的农民,呈膝胸位侧卧病榻,焦躁不安地大呼疼痛,询知为中午吃几个煮玉米包(包谷或包米),黄昏开始剧烈腹痛不止,欲吐不吐,已两日未大便。腹部扪诊呈板状,拒按,按之剧痛难忍。腹部听诊:肠鸣音高亢似金属声,有气过水声。因无条件拍腹部平片,拟诊:不完全性肠梗阻。又因无条件行胃肠减压,若去县医院进一步诊治,路途太遥远,深恐病情恶化。李老因思他的老师、四川省针灸学泰斗、成都中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蒲湘澄老先生,对脘腹疼痛,常强调应用《针灸大成》经验,穴取内关、足三里(均双侧)、中脘,疗效确凿。当即针上述穴位,采多次提插捻转强刺激法。针10分钟后,肠鸣稍活跃;15分钟后,肠鸣更形活跃,腹部可见肠形(胃肠蠕动波)逐渐加多,得少量矢气,疼痛减轻;20分钟后,矢气频频,腹痛大减;28分钟时疼痛稍加重,急不可耐地要求拔针,如厕后解出多量未消化之包谷碎粒伴黯黑色水样便,腹痛完全缓解,病愈。嘱予软质饮食,多餐、少食调理之。多次随访,无复发征象。
40余年来,李师以此法成功救治多例类似患者,例如:2003年春末,消化科收住一例80岁王姓男患者,罹肠结核性腹膜炎伴腹水,经抗结核等治疗获愈。在行将出院前,晚餐吃韮菜水饺15个,两小时后,腹部急胀疼痛颇甚,不解大便。翌日腹痛更加剧烈,不能进食,喝水亦吐,欲大便而不能。经各种检查及普外科会诊意见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即行禁食禁水,胃肠减压,静脉输注抗生素和维生素等液体支持疗法均乏效,经各科扩大会诊,考虑患者高龄,体弱多病,手术风险极大,建议急邀李老会诊。看过患者后,他即建议针灸科立即施针内关、足三里(均双)、中脘,进针得气后通电麻仪(电流常量)。留针5分钟后腹鸣;15分钟后矢气,疼痛著减;20分钟后出针,半小时后解黑黄色硬性大便一小块;翌日如法电针20分钟后,一日内大便10余次,每次均为黑黄色之块状大便少许,右下腹扪诊粪块已消大半;第3日仍如前法电针后,大便4次,性状如前,右下腹已未扪及粪块存在,病愈。嘱糜粥自养收功。随访年余,体健如初。

【按语】

两例患者皆为急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来势猛骤,病情重笃。第2例患者经西医治疗罔效,其家属认为无望,已准备好寿衣等后事。可见,都是不容稍事俄延。李老谨遵师训,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考内关穴,功擅宁神镇痛、疏肝和中。《针灸大成》:主治“中满心胸痞胀”和“结胸里急难当”,《玉龙歌》:“腹中气块痛难当”,临床用治脘腹痛和呕吐功著。其为心包经络穴,有联络和沟通与三焦经形成的表里两经的作用;又为奇经,八脉交会之阴维穴,可统治胃肠、心和胸部病症。中脘,功擅健脾和胃、通降腑气。《针灸大成》:主治“腹暴胀……翻胃……心下如覆杯”,临床常以治疗脘腹疼痛和翻胃呕吐;其为腑之会穴,盖六腑之气皆禀于胃,又为胃之募穴,故胃病多取中脘。足三里,功擅健脾和胃、通腑化痰、升降气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主治“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灵枢·五乱》:“气在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足三里”;《四总穴》:“肚腹三里留”;《针灸甲乙经》:“少腹坚……善呕……五脏六腑之胀”;《针灸大成》:“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腹有逆气上攻”;临床常以之治疗脘腹疼痛、腹胀腹鸣、纳差乏力等,其又为足阳明胃经下合穴,即属于六腑胃之病证的主治穴位。足见上述三穴实为治疗胃肠病证之要穴,是故《针灸大成》“腹内疼痛:内关、中脘、三里”,将三穴相须为用,渊源有自。针灸的现代实验研究显示:针刺足三里、中脘有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针刺足三里,能加速实验动物兔空肠顺向与逆向套叠的还纳时间,亦提供了三穴配伍应用,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之佐证,观两例所获致卓越疗效即为最有力之说明。此外,必须指出的是,三穴中足三里、内关是著名的保健强身之要穴,其对循环、呼吸、血液、泌尿、内分泌、免疫和神经多系统均有良性调节和保护作用,年老及体弱者选用安全稳妥。要之,仅此三穴而获佳效,充分说明治病不在选穴过多,关键在于熟谙病机、治则,选穴构思巧妙,力求穴专力宏,自能收效迅捷。特别是两例治绩还说明,古代医籍来自大量临床翔实经验,这也是古为今用的良好范例,予吾辈以莫大启迪。
(二)大承气汤制散敷脐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立效
新疆民航局何姓患者胃癌术后,转入消化科住治,大便干结未解4天,腹痛剧烈,诊为“粘连性肠梗阻”。遵普外科建议,给予补液和胃肠减压罔效,因体质极度虚弱,不能耐受手术,急邀李老会诊。症见患者面黯瘦削,烦躁颇甚,汗出涔涔,有气无力地直指腹部呼痛,舌质淡红,苔黄厚燥无津,阳明实热证当属无疑。虑及患者脾虚胃弱,大清阳明之剂,入胃诸多碍难。率以大承气汤更散温开水调敷脐部,25分钟后开始腹内有动感,一小时后开始腹鸣,两小时后腹中雷鸣,解出多量羊屎状大便,腹部剧烈胀痛消失,梗阻解除。

【按语】

大承气汤,是仲景《伤寒论》治疗阳明病里热结实,所谓痞、满、燥、实、坚俱具所用之著名经方。该患者已大便干结4天未解,腹痛剧烈,诊为粘连性肠梗阻,补液和胃肠减压未效。其人体质极虚,已难任再度手术,会诊后各方皆寄望于中医。
受吴尚先“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启示,李老多年来曾用贴脐法等外治多种病症获效多称满意。该患者彼时面临如此紧迫状况,遂当机立断,以大承气汤改散外敷。方中大黄苦寒峻下,挫其病势,亦消除病因,治疗主要症状。但是大黄功擅推荡,软坚则殊嫌不足,故臣以芒硝咸寒软坚,令坚粪变软,二药相须为用,大黄始奏泻热荡积、推陈致新之效。复佐以枳实泄痞,厚朴除满,皆调气以助推大便尽速排出。本属内服荡积之剂,改为制散温水调敷,重剂轻投,两小时后竟获解出多量羊屎状大便,腹痛消失,梗阻解除之佳效,足见李老临急症处变不惊,乃心中早存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