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如何让白日梦照进现实
在上一节里,我们讲了如何绘制精确的“目标全景图”,但这并不是目标构建的全部。
毕竟,勇敢的人会开凿自己的命运之路,其中有两个要素:第一,是命运之路。第二,是勇敢的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可称为一个高效的开凿者。
简单来说,对心之所向的目标进行充分剖析后,你必须再剖析自己。就像许多孩子从小到大被长辈所教训的——“照照镜子,你自己是个什么样,心里没有数吗?”
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前,我们必须逼迫自己正视这个也许难堪,甚至羞耻的问题——我的能力水平到底是怎样的?我和目标之间,差得到底有多远?
在之前的内容里我们谈到,深入了解学习目标的意义,犹如在大海航行中手握航海图与指南针,不至于迷失方向。而在这一节讨论的则是你这艘船自身能够达到的速度。目标全景图画不好,会做不完或者难以把握关键点;而对自己了解得不够深刻,则会导致我们不能完成目标。
目标做得再好、再准确,做不完又有什么用呢?毕竟,大多数学习任务是有残酷时限的——不是你跑赢它,就是它甩掉你。
这种自我审视,和第一节谈到的目标精准认知,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后者要求学习者运用倒推,细致地将大目标拆解成该目标需要做哪些工作、完成何等步骤、匹配什么资源,等等;前者则要求把自己摆在经过细致拆解的步骤面前,看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按时完成、获得所需要的资源。
高中时,我常年稳居年级第一,但这反而给了我一种“风中浮萍”的感觉。朋友笑我“独孤求败”,师长也给予厚望,但实际我心知肚明——如果我的名次排不进全省前十五,或者全市前五,“清华北大梦”就岌岌可危。
在研究了数年的高考分数线后,对于怎样的排名才能挤进最高学府的大门,我十分清楚。然而,令我内心惴惴不安的是:作为一个并非高考名校的“状元”,我的成绩在全省能排得上号吗?全校第一和全省前十五之间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焦虑。我相信,在没有参加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大型联考之前,所有人都会对自己的定位感到茫然。这种茫然,就是因为在目标面前,由于客观原因,我们缺乏对自己能力水平的充分了解,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完成我们制订的计划”而辗转难眠。
这样的茫然,也是一种可能导致目标搁浅的隐患。正如许多人口中戏言的,高一时,觉得自己努努力就可以考上清华北大;高二时,觉得985名校志在必得;高三时,才发现自己挣扎在“二本线”上。
回到前面的故事,在全市一模之后,我得知自己的成绩在全市排名第八。
当时我的同桌对我说:“没关系,你只需要再超过三个人,就稳了。”那一瞬间,茫然的焦虑变成了现实的焦虑,心里绝不是什么好滋味,却不得不重新吊起一口气来投入竞争。
最终,我超过了四个人。
可以说,没有当初知道自己“还欠点火候”的打击,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很难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很有可能与梦想的高校失之交臂。
那么,剖析自己、正视自己,很难吗?
打开手机后置摄像头,给自己拍一张素颜照,说服自己“我确实长这个样子”,很难吗?想减肥的人,踏上电子秤,脱光衣服露出赘肉,站在镜子前,很难吗?
此刻的沉默便是答案。
自我审视,并把自己放在竞争者中去比较,的确是一件既难为情又痛苦的事。然而,一个勇敢的人不会讳疾忌医,而是要逼迫自己克服羞怯和恐惧,扪心自问:
我目前的能力是怎样的?
我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以足够的速度,跑完全程?
如果目标是一个明确的分数线,我和这条线,差多远?
如果有多个竞争者共同赛跑,我在其中处于什么水平?
这种自我审视会带来恐惧。这种恐惧的根源在于,我们害怕承认,对于自己选择的目标,我们承担着最终的责任。
但我们必须承担这样的责任。即使答案是令人沮丧的,敢于向镜中望去这一眼,你就已经跃进了一大步。投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必须是冷酷的。因为唯有如此,你才能把自己这枚棋子放进目标全景图中,你才能作为一个“勇敢的人”,真正出现在“开凿自己的命运之路”这一情境中。你才能根据时间和里程,调整自己的速度,进而逼出自己更快的学习速度、更高效的学习能力。
我在自学托福之前,曾经去了一家英语学习机构进行咨询,觍着脸“蹭”了他们为推销课程,向潜在顾客免费提供的英语水平测试。
在没有资料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房间里,我独自对着电脑答题。题目难度根据答题者的正确率逐渐攀升,从一开始最简单的看图选词——给出一张书本的图片,让答题者从“book”“bird”“boy”“bed”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到后来要求答题者根据关于美国大选计算选票的音频,选出说话者的态度。仿佛游戏过关一般,而当我终于因为错误率触及红线而被迫终止答题时,系统计算出了一个分值。这一分值,据称就是答题者“裸考”托福能够得到的分数。
这便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投入学习之前先给自己做个“体检”。
而这样的“体检”,不仅在投入学习之前需要做,在学习过程中也应当随时对自己的能力提升和学习速度进行审视。
学习好像是一场马拉松,只有认真分析自己的体能和耐力,测出以往的大致配速,才能心里有数:在几个小时内,能跑完全程。跑步过程中,也应该随时测测心率、看看时间、调整速度。
当然,不是所有的“体检”都有着相对客观的分数和指标可循的,更不是所有的学习都有“模考”“统考”供学习者进行自我检视和横向比较的,那么和竞争者交流也就不可避免了。毕竟,他人也是一面有参照意义的镜子。
那么,这难吗?
对于广大“社恐”患者而言,打探竞争者的学习进度难上加难,绝对不是什么良好的体验,甚至面对别人友好的主动打探,也只想大喊一声“Leave me alone”(走开),宁愿独自做一名学海中的“孤独小水手”。
可是,高效能的学习,有可能是孤独的,但绝不是封闭的。
“你复习到哪里了?”这句话,无疑是许多学习者最不想被问到,也最怯于问出口的。但是,了解竞争者的学习能力和进度,对比出自己竞争力大小,是非常有效的自我评价方法。
在清华,许多课程考核有一项非常“变态”的标准,即教授最终打出的成绩要满足“正态分布”,90分以上的成绩不可以超过选课人数的20%。这一项规定意味着,即使一门课学生总体都学得很好,但只要你不能跻身1/5的最好,就得不到“A”。这一规定让无数学生愁到“秃头”,也让课堂成员彼此之间的竞争压力陡增。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连最讨厌打探竞争者学习进度的学生,也不得不支起“情报天线”,打探同班同学的学习水平,以分析自己是否还需要加把劲,才能留在前20%。
“你复习到哪里了?”“你的课程论文写了多少字?”“你们组打算做加分的课堂展示吗?”这些“精打细算”的问题也许无奈,但却有效。有些学生,在知道自己的同辈都很拼,便会考虑把规定至少3000字的论文写成30000字,为跻身考核前20%上道保险;还有些学生,比如说我,总是后知后觉,当知道大家都至少复习过一遍,已经开始研究老师往年的出题风格时,才惊觉刚开始看书的自己复习得太晚,这才懊恼地调整速度,熬夜看书。
我虽然不喜欢这样的学习氛围,但是在高效率的任务型思维下,这样的交流和调整,虽然苦闷但却是必要的。
如果美好的学习目标是场白日梦,那么要让它照进现实,我们必须要先照照镜子。以分值标准为镜、以自我测试为镜、以同辈压力为镜……不然,只会陷入开局意气风发,最终力竭在半途的尴尬局面。
哪怕照镜自查后发现,自己并非花容月貌,而是天生能力欠缺、起点颇低、速度迟缓,和同辈相比处于后20%的位置,那也无妨。正所谓“知耻而后勇”,有时正是自己的缺点,成为激励自己“多读书”的催化剂。
退一万步讲,这样的冷静认知,也要比“丑而不自知”强上千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