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法:名校学霸教你把学习变得轻而易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Part 1 投入学习前,先搭建你的目标全景图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学习的书,但我想先从“玩”说起。

你玩过“吃鸡”游戏吗?

这款大名鼎鼎的多人制大逃杀游戏,对你来说可能并不陌生,甚至你早就是资深玩家了,又或者“没吃过猪肉,但见过猪跑”。在这款爆火的游戏中,百名玩家降落在荒岛上,一边搜索着物资装备自己,一边穿梭潜伏在建筑、丛林、野地里互相追捕,彼此淘汰。

游戏规则是再简单不过的“斗兽场”法则:越晚被淘汰者,得分越高,坚持到最后的能成为百人之首;反之,如果早早出局——则积分锐减,段位降级。

你在“吃鸡”游戏中,属于哪种类型的玩家呢?简单来说,你玩游戏的目标是什么?

也许你是被队友嫌弃的“佛系”玩家——看淡输赢和功名,点开游戏纯粹是为了放松心情、解压和追求刺激。对你而言,积分乃身外之物,段位又何必执着——千言万语,都不如在游戏中随心所欲的放松更有益。

但更可能你和大多数人一样,对游戏积分和段位有所追求,迷恋“赢”带来的快感。你会对游戏进程进行规划,确保自己“笑到最后”。

为了保证游戏渐入激烈状态时的竞争优势,你还要考虑到武器的射程与稳定性,配合什么样的部件和倍镜,以及怎样为自己装备高强度的“护具”——千头万绪,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俨然一位真正久经沙场的“战术大师”。

我本科时的一位室友,每天都特意选在后半夜玩“吃鸡”游戏。无数个不眠夜,我总能瞥见她神色严肃的脸,被手机里的“一方战场”照得发亮。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她单纯是沉溺于游戏才会“不舍昼夜”的。可白天也有一些空闲时间,却不见她玩,实在说不上是沉迷其中。直到有一天,我把疑惑问出口,才得知真正的原因。

她说:“我太‘菜’了,趁后半夜人少,抓紧时间‘上分’。”

原来,深夜时玩家少,游戏活跃度下降,系统会安排出行动迟缓的“假玩家”。她趁此时竞争不激烈——“矮子里面拔将军”,大大提升了自己的获胜率。

对于这种夜深人静时的“弯道超车”,我不知是该赞扬她是“策略大师”,还是该鄙夷她有损游戏精神。但不可否认,对于这个严谨的思路,我肃然起敬。

可见,对于游戏目标的认知不同,玩家选择的策略也不一样。但是,无论是解压型玩家,还是认真型玩家,只要能够达成自己玩游戏的目标,就称得上是“这波不亏”。

那么,这和高效学习有什么关系呢?

在本书的第一章,我想先摆明一个基本事实——如果你游戏玩得好,那就说明你至少具备了成为高效学习者的潜力。

究其原理,游戏由一系列规则构成,是达成一定条件才能实现目标的具体任务。而我们在生活中涉及的各类学习任务,其实也是由一系列规则构成的,并达成一定条件才能实现目标的具体任务。

儿时,长辈常教育我们说:“要是把打游戏的精神头花百分之一到学习上,你早就不止这个分数了。”

“打游戏”之所以常常成为学习的类比对象,正是因为它们有着一样的内核。我们投身学习,只不过是在玩一场更辛苦、赌注更大、竞争更激烈的游戏。

能玩好,就必然有能力学好。

将学习总结为一项“规则为径、条件为终”的任务,似乎和我们的认知有所偏差。

毕竟,很多人都提出——学习是以终身为目标的,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为了获取知识,培养健全的心智、提高审美和精神境界的必经之路,是人之为人的主体权利与义务。这些关于学习目标的解释,正如幸福、快乐、爱、公正、自由等美好的概念一样,深入人心。

我并非说这不正确,相反,它们千真万确。只不过,这些是学习的终极意义,而我们通常会混淆“意义”与“目标”。

意义是深远的,目标是现实的。在这个高度竞争的时代,学习的目标大多带有“功利性”——我们之所以要学习,很多时候不单是为了提升“精神境界”,而是为了达成一个个非常具体的结果。

升学、留学、考证、求职、研究一门学科、掌握一项技能——它们都是“功利性”的,甚至是可量化的,并且和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紧密相连。

我们在这里所谈的“功利性”,意味着我们会为了非常具体的结果而去学习。它们最终指向的仍是更好的生活。因此,我们不必为了所谓的“功利性”而感到不安。

正因为学习有“功利性”和目标性,我们才需要提高效能,在实用性的指导下锻炼思维方式。毕竟,好时光有限,能够又快又好地完成目标,是生存的重要能力。

在我们投入学习之前,最先需要弄明白的便是高效能学习的第一步——学习的目标。

或者说通过学习,你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具体结果。

高效能学习的第一步,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对通过学习达成的结果,有一个清楚、准确、全面、细致的认知,需要搭建一幅“目标全景图”。

简言之,必须先搞清楚,你想学成什么模样。

这听上去非常简单,可很多人却做不到。孜孜不倦的学习者很多,却只有很少一部分能明确自己的目标及其构成。

在没有构建好“目标全景图”前,再多的孜孜不倦,也可能变成最终的浑浑噩噩。

搭建“目标全景图”,指对学习目标进行全面了解及细致地拆解。

目标越清晰,目标越详细,你通过学习达成目标的概率就越高。

那么,什么是一个清晰详细的学习目标呢?

它并不是“我要提高业务能力”“我要通过托福考试”“我要学会剪辑视频”这类笼统的宣言。这些宣言应该作为题目,被写在“目标全景图”的顶端——这仅仅是设立目标的开始。

接下来,我们要像写一篇说明文一样,对这个题目进行详尽的解释和分解。

那么,什么是详尽的解释和分解呢?

我们需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你想通过这次学习,达到怎样的结果?

第二,为了达成这个结果,你需要满足哪些具体的条件?

第三,对于这些条件,它们各自有什么要求?

简单来说,就像玩一场游戏,我们最先需要弄明白的是——游戏规则是什么?

只不过,大多数学习任务需要的时间、精力成本很高,不像游戏可以先摸索,“死了”能“复活”,不确定时可以“存档”,允许玩家反复试错。而学习就没那么多的试错机会了,我们更需要一开始就尽可能弄清楚本次学习的规则。

为了弄清楚“目标全景图”中的大目标,我们要把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再把小目标按照其各自的条件,进行进一步拆解——不断重复分解动作,直到最终的每一个子目标都能让你看得见、摸得着。

如果把本文开头谈到的“吃鸡”当成一个学习科目,要将这一套拆分法则运用到游戏中,那么在它的“目标全景图”上,先假设认真型玩家的“题目”是“吃鸡达到精英级别”。

拿出说明书(游戏指南)和解剖刀(你的大脑),我们开始画图:

首先,如何达到精英级别?

从指南可见,需要游戏积分达到一千八百分。

那么,要想让积分达到一千八百分,有什么条件?

需要积累一定场次的胜利。

那么,为了积累胜利场次,需要什么条件?

越晚被淘汰越好,保证存活率、击杀率、治疗率方面的评分。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存活率?

尽早搜寻到更高级别的“护具”,不要在游戏初期采取冒进的策略,选择竞争不激烈但是物资还算充足的落脚点,等等。

那么,什么样的落脚点才竞争不激烈?怎么判断“护具”是否高级?

……

通过不断地追问自己,目标就不会是一个轮廓模糊、遥远的结果。

再比如说,某大学生选修了一门文学名著赏析课。如果想要实现高效能学习,在开课之初,他首先要明确的是:我想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得到什么?

若是为了提高文学素养,那么在构建“目标全景图”时,需要考虑的并非是这门课程考核的具体细则,而是要通过这门课程,达成文学素养上的大幅跃升,都有什么条件?

比如,多阅读老师推荐的图书,参加考纲之外的研讨会,以及在撰写作为考核内容的读书报告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论述。

在既定的考核标准下,他们最终的考试成绩可能并不高,不过既然达成了提高文学素养的目标,分数就是身外之物了。

当然,大多数人不会对课程抱有如此的诚意,更多的只是为了得到高分,给出一个漂亮的成绩单。那么,这类学生要想成为高效能学习者,就应该充分了解授课大纲中“考核方式”的评分细则。

以下,是一份真实的课程评分细则,供各位参考。

考核方式

考勤(10%)

个人作业(30%)

从指定参考书目中任选其一,每人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截止日期:第16周当堂课上)

小组作业(40%)

4~6人为一小组,对上述“研讨课”中的某一文献进行小组式学习。要求分工明确,组织有序,至少召开两次小组会议,并有会议记录。依据教学安排,进行相应的课堂展示,每组展示时间为10分钟(超过11分钟则酌情扣分),为同学们讲述文献的论点、重点及内容梗概(无须个人评论),并在“互询环节”回应其他同学的提问与质疑。每次研讨课均有6组展示,当堂依据现场同学的投票进行小组排名,排名前3的小组均可得到5%的加分。研讨课结束当天,请以小组名义提交以下材料:

√ 展示PPT(演示文稿)电子文档(1份)

√ 组内分工明细表(1份)

√ 会议记录表(1份)

√ 个人填写的组内互评表格(密封)(4~6份)

期末考试(20%)

以“研讨课”中涉及的作家生平及其作品为内容,进行选择题考试,

共20道,每题1分,记入总成绩,考试为开卷,可以携带笔记,

但不可以携带电子产品。

这是一份详细的评分细则,根据此细则分析考试得高分的条件,这些学生构建的“目标全景图”可能是这样的:

对他们来说,“目标全景图”中包括考勤、小组作业、开卷考试、读书报告的内容,不需要像第一类学习者一样广泛阅读,只要针对重点进行精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为了在各个比例的评分标准中做到极致,需要一一完成每个指标。

我并不会对上述两种目标、两种全景图孰高孰低进行评判。它们都是高效的,只不过目标不同而已,每一步拆解下来细化的要求自然也不同。就像写作时不管体裁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先列好写作大纲,才不会跑题,也才能更好地分配精力。

有一幅详细的“目标全景图”,不亚于航海时有了航海图和指南针,在别人茫然无措时,你已“乘风破浪远航”了。

在此,我想再次强调:对目标的拆解要尽可能清晰细致,找到达成主目标和子目标需要的标准。

这种拆解和细化的能力,来自信息搜集的能力。比如,一门课程得到高分的标准,可能藏在第一节课就发布的学习大纲里。善用检索能力,甚至可以找到往年的样题,以此明确考核重点。

在这里,我想追问读者一个问题——你是否曾认真读过考试大纲?或者对考试大纲进行过详解的了解?如果是的话,恭喜你,你已经找到了搜集信息的捷径。

高考冲刺阶段,我经常翻看的是当年的《新课标高考大纲》。

听上去甚是奇怪,对吧?

至少,我身边许多同学并没有“精研”过“高考大纲”,通常只是草草翻阅,认为里面所列举的知识点过于笼统,还不如老师给的纲要或者自己整理的笔记详细。

但实际上,合理分析“考试大纲”是非常必要的。大纲本身能够提供对各项标准和条件最为官方、详细、权威的构建方式,是老师们备课时反复研究的“政策性材料”。通读“考试大纲”,能够帮助你有效认知考试涉及的考点都包括哪些?在“考试大纲”里,我们甚至可以找出知识结构和复习思路。

可以说,它是以取得高分为目标时,一个现成的“目标全景图”。

放着官方画好的全景图不去参考,可谓极大的效能浪费。

目录也可以起到相似的作用。在阅读一本书或学习一门知识时,从目录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这本书讲授的知识分为几个模块。在学习之初,对通往目标的道路就有一个体系性的掌握。

请谨记,在投入学习之前,要先弄清楚自己到底想“学成什么样”,善用信息检索能力,把“游戏规则”吃透,在一张白纸上按照规则标准,逐步拆解各级目标。

做好这一步,学习这场“游戏”,才能够赢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