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福建戏曲声腔剧种研究[1]
戏曲的跨学科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方兴未艾,从戏曲的本体研究扩展到戏曲美学、戏曲人类学、戏曲民俗学、戏曲社会学,特别是民族音乐学的学者更多地把视野聚焦到戏曲领域,戏曲研究有了更多的新视域、新成果。但是毕竟这些还都是在人文学科领域内的学科交叉,随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推进,运用科技手段和方法研究人文领域这种跨领域的交叉研究也逐渐展开。
笔者曾经牵头主持了国家科技计划的国家公益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重要品种空间信息整编”项目(编号:2007FY240600)。项目旨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流媒体等技术研发、管理民族民间文化数字资源,促进文化艺术资源的共享与传播。目前已建成《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空间信息系统》,完成分类资源标识设计、17项技术标准和2份研究报告。系统整合的数据资源涵盖戏曲、歌曲、舞蹈、故事、文化空间等10个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门类,品种达到5072种,数据总量达到14 755项。该系统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天地图”的基础地理信息为支撑,基于开源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与内容管理系统(CMS)研发,有效地整合了民族民间文化重要品种实地勘测、数据采集(分布、流布区域、标志物、多媒体记录)成果,并以空间信息作为民间文化重要品种管理、查询、应用、后续研究的主要概念与模式。项目的成果得到了各项评审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也促发了笔者对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戏曲研究充满了探索兴趣。本节就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对戏曲在方法、手段上的创新研究。
本节的资料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①“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空间信息系统”有关福建戏曲的基础数据资料;② 《中国戏曲志·福建卷》的有关图例均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空间信息系统”(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版权所有,并委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制作。
由于本节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研究,那就从了解福建的建制沿革和地理特征入手,从空间视域下开始我们的研究之旅。
一、福建的建制沿革与地理特征
(一)建制沿革
福建省地处祖国东南沿海,背山面海,西北关山连绵,东南海疆辽阔,海岸线曲折。
福建古为闽越地,秦设闽中郡。汉在闽越故都设置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东部都尉,初为军事机构,后兼理民政,又称冶县。东晋、南朝中原战乱,北人南渡。隋统一全国,闽地只留建安一郡和闽、建安、南安、龙溪四县及属临川郡的邵武县。迄唐又设五州二十五县,统属福建观察使,始有“福建”一名出现。宋代置福建路,辖府一、州五、军二,属县四十八,遂有“八闽”之称。[2]元设福建行中书省,明称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清改布政使司为省,福建政区设置基本定型。另外,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曾在台湾设承天府,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攻入台湾,改承天府为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后经开发至光绪十一年(1885)台湾正式建省。(引自《福建省历史地图集》[3])
(二)地理特征
(1)福建的地理位置。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5°50′~120°44′,北纬23°31′~28°19′。平面形状似一斜长方形,东西最大间距约480千米,南北最大间距约530千米。东北邻浙江,西部、西北接江西,西南连广东,东临东海,东南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福建居于中国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中国距东南亚、西亚、东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2)福建的地形地貌。福建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境内峰岭耸峙,丘陵连绵,河谷、盆地穿插其间,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下降,横断面略呈马鞍形。西部和中部形成走向大致与海岸平行的、斜贯全省的两列大山带:西列是以武夷山脉为主体的闽西大山带;中列是由鹫峰山、戴云山、博平岭等山脉组成的闽中大山带。这两大山带之间为互不贯通的河谷、盆地,俗称闽中大谷地。
福建东部沿海为丘陵、台地、平原地带。东部沿海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地貌类型通常由丘陵到红土台地到沿海平原。平原仅分布在河口和海滨地带,这些平原规模不大,且为丘陵所分割。较大的平原有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和兴化平原,分别由九龙江、闽江、晋江和木兰溪等河流泥沙冲积和海湾淤泥堆积而成,属冲积海积平原。
福建的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陆地海岸线全长3324千米,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岸线多呈锯齿状,十分曲折,其曲折程度居我国沿海各省份之首位。海岸类型以侵蚀海岸为主,堆积海岸为次,红树林海岸自南向北呈斑点状分布。
(3)福建的气候特征。全省地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两个自然地理带,其中大部分属中亚热带。西北有山脉阻挡寒风,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为气候的显著特色。
(4)福建的流域。全省河流众多,河网密度大。闽江为全省最大河流,全长577千米,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由于受断裂构造的控制,主要河流多与山脉走向垂直,支流与山脉平行;峡谷和盆谷相间排列;属山地性河流,多峡谷险滩,河床比降大,加上境内降水量大,径流量相当丰富。全省流程主要的河流有闽江、九龙江、晋江、汀江、敖江、交溪、木兰溪等流域。
二、图说福建戏曲声腔剧种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余从先生在其主持的“中国戏曲数据库”[4]项目中曾对中国的戏曲声腔剧种进行了尝试性的分类。分类包括《中国戏曲志》所涉及的363个剧种,采用以声腔带剧种的方式,共分为“正昆及地方昆曲剧种”“高腔或高腔类的剧种”等32大类。其中涉及福建戏曲声腔的10大类25个剧种(以下题级及序号按照原题级、序号提取):
二、高腔或高腔类的剧种
17 大腔戏
18 闽北四平戏
19 闽南四平戏
20 词明戏
三、多声腔【南北曲、乱弹诸腔组合】类
25 莆仙戏(兴化戏)
26 梨园戏(上路老戏、下路老戏、小梨园、七子班)
27 潮剧(潮腔、潮调、潮音戏、白字戏)
27+ 高甲戏(戈甲戏、九角戏)(原号码有遗漏,今补)
29 平讲戏
30 闽剧(福州戏)
五、皮黄腔或以皮黄腔为主的剧种
68 京剧(二黄、黄腔、皮黄、平剧、国剧)
70 闽西汉剧(外江戏、乱弹)
71 梅林戏(乱弹、土戏)
72 小腔戏(乱弹、江尾戏、江西戏)
73 南剑戏(乱弹、土京戏)
74 饶平戏
六、乱弹腔或以乱弹腔为主的剧种
97 北路戏
十三、采茶戏类
158 黄梅戏(采茶戏、黄梅调、怀腔)
160 三角戏(对子戏、闽西采茶戏)
十七、竹马戏类
195 竹马戏(白字戏)
十九、滩簧戏类
211 南词戏
213 越剧(小歌班、绍兴文戏)
二十二、山歌剧类
219 山歌戏(闽西山歌戏)
二十七、民歌小曲、杂调类
267 芗剧(歌仔戏)
三十二、民间祭礼及仪式戏剧
348 打城戏(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
在《福建历史地图集》中,有“戏曲剧种分布”图一幅,对福建戏曲剧种按县市为单位进行了标注。由于《福建历史地图集》是把剧种标注在一张图上,所以看起来也算清晰,不过遗憾的是没能对声腔的流布有所表示。而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空间信息整编”项目中,不仅对每个剧种的流布状况(以县为单位,数据来自《中国戏曲志》,截止时间为1982年)进行了标注,而且对于剧种所包含的声腔(其中包含四大声腔的剧种还做了特别著录)也进行了梳理,并通过智能检索呈现,这将对我们理解声腔的流布、剧种的发展史会有更多的启发。以下是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空间信息整编”(系统)中对福建戏曲10大类25个剧种的检索结果:
1.高腔或高腔类剧种
大腔戏,主要分布于三明、大田、尤溪、永安、沙县、龙岩。
闽北四平戏,主要分布于宁德、霞浦、屏南、建瓯、政和;说是“闽北”,其实主要是在闽东地区。
闽南四平戏,主要分布于东山、南靖、平和、漳州、漳平、诏安、龙岩。
词明戏,主要分布于平潭、福清、长乐、闽侯。
福建高腔或高腔类剧种分布图(未含词明戏*)
*注:由于项目数据整理时没有把词明戏包含在高腔或高腔类剧种中,属于漏录。
2.多声腔【南北曲、乱弹诸腔组合】类
莆仙戏,主要分布于莆田、仙游、惠安、永泰、福清。以原兴化府为中心。
梨园戏,主要分布于泉州、晋江、厦门、安溪、南安、德化、惠安、永春。流行于闽南核心区。
潮剧(非本土剧种),主要分布于东山、云霄、南靖、平和、漳州、漳平、漳浦、诏安、龙岩。集中在闽南、闽西一带,但未进入泉州、晋江。
高甲戏,主要分布于安溪、晋江、泉州、厦门、德化、惠安、永春、南安、同安、大田,与梨园戏有重叠。
平讲戏,主要分布于福州、闽侯、福清、宁德、福安、长乐、屏南。基本在闽东的闽剧流行区域内。
闽剧,主要分布于福州、闽侯、闽清、福清、罗源、连江、长乐、平潭、宁德、福安、霞浦、永泰、古田、周宁、尤溪、屏南、三明、南平、顺昌等闽东、闽中地区。
赣剧(非本土剧种)主要分布于靠近江西的闽赣方言区及其闽北的光泽、邵武、南平、建瓯、建阳、政和、松溪、浦城。
其中潮剧、赣剧值得特别说明,一个是在闽南闽西的潮语分布区,一个是在闽北赣语分布区,虽非“本土剧种”,但流行区域不能说不广。
多声腔【南北曲、乱弹诸腔组合】类剧种分布图
莆仙戏分布图 梨园戏分布图 潮剧分布图
高甲戏分布图 平讲戏分布图 闽剧分布图
赣剧分布图
3.皮黄腔或以皮黄腔为主的剧种(遍布全省)
京剧(非本土剧种),主要分布于福州、福安、福鼎、泉州、漳州、厦门、三明、将乐、永安、南平、建瓯、建阳、宁德、寿宁、龙岩、漳平等16个市县,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非其他剧种所及,有着特殊时期特定历史文化环境的特征。
闽西汉剧,主要分布于东山、漳浦、南靖、武平、上杭、龙岩、漳平、大田、三明、永安、连城、长汀、宁化,所在为紧邻广东的客家语区并向内沁入一直到闽中,与广东汉剧一体同生。东部与梅林戏流行区域接壤。
梅林戏,主要分布于光泽、邵武、将乐、泰宁、建宁、明溪、宁化、清流。区域较赣剧部分重叠,更靠西。
小腔戏,主要分布于三明、沙县、尤溪、永安、大田、龙岩。与大腔戏基本重叠,与闽西汉剧部分重叠。
南剑戏,主要分布于南平、建瓯、建阳、将乐。基本活动在闽北方言区域内(将乐属于闽客方言过渡区)。
饶平戏,主要分布于上杭、永定、龙岩、漳平。流布地区虽不大,但跨客家(上杭、永定)和闽南(龙岩、漳平)两个方言区。
皮黄腔或以皮黄腔为主的剧种分布图
京剧分布图 闽西汉剧分布图 梅林戏分布图
小腔戏分布图 南剑戏分布图 饶平戏分布图
4.乱弹腔或以乱弹腔为主的剧种
北路戏,主要分布于宁德、罗源、霞浦、福安、寿宁、周宁、屏南、古田,偏于闽东一隅,历史上与温州乱弹有渊源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仅寿宁成立过专业剧团,也是福建唯一的乱弹类剧种。
5.采茶戏类
黄梅戏(非本土剧种),主要分布于泰宁、将乐、沙县、三明、明溪,主体在赣方言区内。
三角戏,主要分布于光泽、邵武、建阳、建瓯、政和,区域位于闽北方言区和赣方言区交界一带。
北路戏分布图 北路戏区域放大图
采茶戏类分布图
黄梅戏分布图 三角戏分布图
6.竹马戏类
竹马戏,主要分布于同安、长寿、龙海、华安、南靖、漳浦,与闽南的梨园戏、潮剧、歌仔戏等大戏割据乡土空间。
竹马戏分布图 竹马戏区域放大图
7.滩簧戏类
南词戏,主要分布于南平、将乐、沙县、建瓯、建阳。南词缘于苏州一带的弹簧,相传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由一位苏州商人带到福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艺工作者将它与闽北的民间艺术相结合而成为富有特色的民间戏曲剧种,所以在闽北得以生根。至于漳州、龙泽的南词应该属于流布过程中的星星流落。
滩簧戏类分布图
越剧,除闽南以外,遍布福建的福州、宁德、南平、三明、龙岩等区域大城市及所辖县市。越剧在福建分布的广度仅次于浙江。
南词戏分布图 越剧分布图
8.山歌剧类
闽西山歌戏,主要分布于闽西的龙岩、永定、上杭、武平、连城、长汀。
闽西山歌戏分布图
9.民歌小曲、杂调类
歌仔戏,主要流行于闽南语区域的晋江、南安、同安、厦门、漳州、龙海、长泰、漳浦、南靖、华安,形貌以厦门为核心向周边放射。歌仔戏发源于闽南,而歌仔戏创建于台湾地区,有“歌仔戏起于宜兰员山结头份”之说。歌仔戏是海峡两岸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
歌仔戏分布图 歌仔戏区域放大图
10.民间祭礼及仪式戏剧
打城戏,主要分布于闽南的泉州、晋江、惠安、南安、同安、安溪、永春。打城戏作为民间祭祀仪式剧,流传这么广泛,并不多见。
打城戏分布图 打城戏区域放大图
以上为福建戏曲声腔剧种的基本概貌,由于福建没有单纯的昆腔、梆子腔类剧种,在以上图例中没有涉及这两类声腔,但是如果考虑到京剧、赣剧、闽西汉剧、小腔戏、北路戏等多声腔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四大声腔在福建均曾有流传,而且包括所有区域和方言区划。
昆山腔分布图 皮黄腔分布图
梆子腔分布图 高腔分布图
通过检索、图示,我们也注意到福建本土戏曲的流布与方言区划都有着密切重合度(京剧、越剧、黄梅戏应为特例),而福建诸方言的分布,一是和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有关;一是与江河的流域有关。[5]
《福建历史地图集·清初语言分布》
闽东方言分布于唐代的福州,宋代的福州、福宁州,明代的福州、福宁二府;又大体按这两个府分为南北两片。南片是闽江下游流域,以福州音为代表;北片是交溪流域,以旧府城福安音较有代表性。而这个区域流行的主要是本土剧种平讲戏、闽剧、北路戏及非本土剧种越剧。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东、闽中、闽北地区。
莆仙方言区分布在宋代的兴化军,明清的兴化府,全境为木兰溪流域,以莆田城关音为代表,又按莆田、仙游二县,分为南北两片口音。[6]在这个区域的本土剧种主要是莆仙戏,旧称“兴化戏”,莆仙戏也波及闽中、闽南地区。
闽南方言分布在唐代的泉州、漳州,明清的泉州、漳州二府和永春、龙岩二州。南北两片不同口音正好分布在晋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分别以明清的泉州、漳州两个府城的口音为代表。原龙岩州二县(漳平、宁洋)由于受客家方言影响成为西片口音,后起的城市厦门则集南北片的特点(泉、漳口音)成为全区的代表方言。这个区域的主要本土剧种是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竹马戏、打城戏,非本土剧种是潮剧。
闽北方言主要分布于唐代的建州,明清的建宁府,全境属建溪流域,以旧府城建瓯音为代表。建溪上源和崇阳溪两支流正好把闽北方言分为东西两片口音。东片以建瓯音为代表,西片以建阳音为代表。这个区域的主要本土剧种是四平戏、南词戏、三角戏、南剑戏、梅林戏,非本土剧种是越剧。
闽赣方言区就是宋代的邵武军,明清的邵武府,属于富屯溪流域和金溪上游,以府城邵武口音为代表。其附属的过渡片(将乐等县)原是南剑州及后来的延平府,属于金溪流域。这个区域的主要本土剧种是三角戏,非本土剧种是赣剧、黄梅戏。由于为赣方言区,从文化地理角度,赣剧也可以认作本土剧种。
闽中方言区是原来的南剑州、延平府,沙溪贯穿其中。永安、沙县分别为南北两种不同口音的代表。这个区域的主要本土剧种是大腔戏、小腔戏及闽中汉剧。
闽客方言分布在唐代的汀州,明清的汀州府。南片口音分布在汀江流域,上杭音较有代表性,北片口音则处于沙溪上游的九龙溪两岸,宁化音较有代表性。整个区可以旧府城长汀音为代表。这个区域的主要本土剧种是饶平戏、闽西山歌剧、闽西汉剧。
综上,闽南、闽东、兴化、邵武等先开发地域,以大戏剧种为著名,而且剧种叠置;而其他地区则以小戏剧种为特色,略有交错。
三、个案分析——家庙中的家戏
四平戏,一个曾经流行于闽东、闽北、闽南十几个县乡的戏曲剧种,现只存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和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1981年9月,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戏曲历史研究室的研究人员在赴闽东地区调查闽剧历史时,在屏南龙潭村发现了这个一度被认为消亡了的剧种,并先后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前往调查观摩,搜集到一批旧抄本,挖掘出部分古戏装和道具,从而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学界的重视。《中国戏曲志·福建卷》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福建卷》作为剧种收入。2006年5月20日,四平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0月16日至19日,“中国四平戏腔艺术研讨会”在福建屏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内外戏剧界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与会。
四平戏,又称“说平戏”“素平戏”“庶民戏”“赐民戏”。明末,分三路传入福建:一路传入闽东地区的屏南、宁德、古田、霞浦、福安等地;一路传入闽北的政和、建瓯等地;一路传入闽南漳属广大地区,有清一代,四平戏在福建十分繁盛。[7]
民国以降,民风骤改,受闽剧、平讲戏、歌仔戏、潮剧等剧种的冲击,四平戏在福建大部几近消亡。但在政和县杨源乡杨源村和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却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
两地行车路线道路93公里(杨源—双溪—棠口—屏南—甘棠—熙岭),如按直线距离才只有41公里。两地虽然物理距离这样近,但历史上却不曾有过相同隶属,政和县一直属建宁府,屏南县一直属福州府;语言区也不在一个区划上,政和为闽北方言建瓯片,屏南为闽东方言福州片[8]。在四平戏普遍消失的状况下,缘何唯有这两个地方坚强地存活了下来?那就是不管历史上这两个地方的戏班曾经时起时落,演剧曾经时兴时寂,但有一个传统、一段血脉一直没有断裂,那就是家庙(祠堂)支撑下的家戏,这就是这两个地方能够坚守的核心价值。
政和县杨源村和屏南县龙潭村都处于鹫峰山脉大山深处,较少受外界干扰,[9]同时也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淳朴的民风民俗、执着的祖先信仰,使这里比外界纷纷攘攘的变化世界多了一份历史的沧桑和慎思追远的厚重。
杨源,一个千年古镇。古居、窄巷、灰墙。石板铺就的小路,在村尾有一座英节庙,始建于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元明时期均有修建,现存建筑中,大殿为康熙元年(1662)重建,戏台为道光三十年(1850)重建。四平戏的戏台就建在英节庙内,完整保留着清代重建模样,台柱上两幅楹联写着:“三五人可做千军万马,六七步如行四海九州”“聊把今人做古人,常将旧事重新演”。戏台照壁上保存着珍贵的戏神壁画。
英节庙为纪念张氏始祖张谨(张氏后人又称之“张八公”)所建,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唐乾符年间(874—879),黄巢农民起义军入闽,唐王朝以张谨为福建招讨使,率官兵数万与黄巢起义军激战于今铁山镇屯尾、石屯镇长城村等处,官兵大败,张谨身亡,葬于铁山。张谨后裔在杨源定居繁衍,杨源多数人姓张。后在张谨身亡地夏山(铁山镇元山村夏山自然村)修建张谨庙,北宋崇宁年间追谥昭烈,赐张谨庙为“英节大观”,并增建县城、杨源等三处英节庙。
杨源村的四平戏,一说是来自江西,一说是传自屏南龙潭。[10]每年杨源英节庙的庙会是农历二月初九(随张谨一同战死的一位郭姓副将的生日)和八月初五(张谨的生日),每逢庙会,杨源的村民要派人先到铁山祭扫张八公,从坟上采来青枝,挂在英节庙内戏台的左柱上,再于次日举行隆重的祭祖巡游仪式,唱上三天的四平戏,以祭奠和缅怀祖先。杨源现存的戏班班名为“泳霓轩”,戏班能唱的除“荆、刘、拜、杀”和《琵琶记》外,还保存有《苏秦》《白兔记》《刘文锡沉香破洞》《蟠桃会》《九龙阁》等几十出。
屏南的龙潭陈氏虽然没有像杨源张氏那样有张谨那么显赫的祖宗,但也是有名有姓有故事的。龙潭村位于屏南县东南部,原名西溪,距县城44公里,因村东二里许有龙潭,又称龙潭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龙潭。龙潭陈氏始祖陈善,于明成化年间(1466—1487)迁龙潭村,陈善与子陈财因照顾村人傅江、傅海暮年生活,并安葬之,取得傅姓田山财产,从而立足发家。相传,陈善曾向本村女神临水夫人庙发誓,后日子孙兴旺当世世代代演剧酬神谢恩。关于龙潭的演戏,据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代代相传的说法,四平戏自陈清英(音),父传子、子传孙,传媳妇不传女儿,至1982年已传16代,形成一套严格的班规,并作为该村陈姓家族的传统祖业,从老人到小孩都会演唱。1958年公社化时改祠为俱乐部,如今,改建为村委会办公楼。家庙虽不存,而家戏仍在。
屏南四平戏一直保持唱白皆用“土官话”,锣鼓帮腔,一唱众和的传统。
寻常说商路即戏路,水路即戏路,而两地即非商路驿道,也非水陆码头,地处丛山叠嶂之中,来得偶然,驻得坚强。大山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 本节作者:张刚,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2] 关于“八闽”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另一种是《辞源》的说法: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建、延、邵、汀,为上四府;福、兴、漳、泉,为下四府,共八府,号称“八闽”。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从北宋到明代的近700年间,除从原福州析出一部分为福宁州(今宁德属地),福建的建制基本没变。
[3] 福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卢美松主编,福建省地图出版社,2004年。
[4] “中国戏曲数据库”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承担的国家科技公益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中的一部分。
[5] 以下关于福建方言分布的内容均引自“中华五千年前——中国传统文化搜索网”《福建话考究——福建方言的分区》http://www.zh5000.com/ZHJD/ctwh/2007-12-05/2130228268.html。
[6] 中国汉朝末年,长江江南的汉人始入福建,这些汉人讲的是闽语的原祖——古吴语(即江东话)以及古楚语,此时闽语还未形成。晋朝永嘉之乱之后,大批华北、中原汉人入闽,而带来了3世纪时北方的口音,福建汉人的语言开始发生大变化,为日后的闽南语形成奠下基础。唐初漳州发生“蛮獠啸乱”,朝廷派兵入闽镇压之后,陈政、陈元光(开漳圣王)四代守漳百有余年,促使闽南语在此时期形成。当时兴化地区属泉州管辖,语言为闽南语。公元979年,宋太宗在今日仙游县北部的游洋镇设立兴化县,建兴化军,翌年划泉州的莆田县和仙游县来属,自此兴化地区与闽南地区分离,兴化地区的语言开始自成一系。兴化地区单独管辖之后,兴化地区的语言脱离闽南语母体,独立发展。且兴化地区毗邻福州地区,两地居民交往密切,兴化话又逐渐受福州话的影响,慢慢丧失原有的闽南特征,增加福州话的味道,特别在音韵上表现出向闽东靠近的趋势,其自身的特征越来越明显,进而发展为一种独立的闽语,一种兼具闽南语和福州话特色的混合闽语。到了近代,莆田的兴化话更进一步向闽东靠近,原有的鼻化韵全部脱落,而与仙游话在韵母体系上产生差别。
[7] 叶明生:《屏南四平戏》,http://www.ndwww.cn/pnw/ShowArticle.asp?ArticleID=59276。
[8] 政和县杨源乡辖杨源、桃洋、上庄、翠溪、大溪、富坂、茶林、禾洋、岭头、筠竹坑、王大厝、楼下、坂头、洞宫、西岩15个村委会和洞宫林场,面积靠近屏南县的洞宫村委会西门村讲屏南话以外,都讲属于闽北方言建瓯片的政和话。http://tieba.baidu.com/f?kz=759597282;而屏南县除了紧邻政和杨源乡的岭下乡的谢坑村等,都是讲闽东福州片的屏南话的。
[9] 屏南县地处鹫峰山脉中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重峦叠嶂,群峰耸峙,山谷盆地纵横交错,大部分地区海拔800米以上,全县平均海拔830米,大小山峰300余座,千米以上山峰达265座。岭下乡东峰尖海拔1627米,为境内最高峰。政和县东部为鹫峰山脉北段,东高西低。全境中低山面积占82.8%,丘陵占9.5%,河谷盆地占7.7%。河谷盆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境内最高峰香炉尖海拔1597米。
[10] 《中国戏曲志·福建卷》“闽北四平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