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贰师将军
李广利伐大宛
在世界冷兵器时代的战场上,战马犹如“现代坦克”,有着“陆战之王”的称号。西汉早期,匈奴一度凭借优质战马屡次侵袭中原北方边地,成为西汉政权的最大边患。经过近六十年的休养生息,西汉的经济实力已基本恢复。汉武帝一改昔日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开始着手准备对匈奴的反击,以期消除北地边患、实现一劳永逸之效果。而战马作为快速追歼匈奴军队的关键性武备,日渐被提上议程。但中原所用战马主要属蒙古马种,虽适合长途奔走,但因身材矮小,速度缓慢,不适宜于快速作战。早前,汉武帝曾引进“天马”,即乌孙马种,认为乌孙马的品质非常好,后来又从西域使节口中得知大宛马比乌孙马更为优质,其先祖是生长在南俄草原沙漠戈壁地带的野马,奔跑迅疾。汉武帝不惜重金求马,却屡求不得,于是为求宝马,两度发兵西域。
李广利伐大宛路线示意图(王玉平 绘)
(一)伐大宛的长途跋涉
楼兰三间房
李广利(?—前89年)是汉武帝宠妃李夫人的长兄,昌邑王的舅舅。为求取宝马,汉武帝以李广利为将,发属国六千骑兵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伐宛。首次伐大宛,汉朝轻视了长距离作战中后勤补给的重要性和西域诸国的军事力量。汉军出敦煌玉门关,沿着疏勒河到达楼兰(今罗布泊),再沿孔雀河西北行至北道,又沿天山南麓向西翻越天山,抵大宛国附近的郁成。由敦煌向西的沙漠戈壁十分广袤,是素有“中国第六大沙漠”之称的库木塔格沙漠,这里缺乏水草,行人通行不便常视该路段为危途。后世的“楼兰道”、“大海道”、“莫贺延碛”都是指这一地带。而当时的西域诸国认为中原距离西域遥远且沿途又缺乏补给,故而态度傲慢,坚持不肯向汉军提供粮草。正因如此,汉军此次攻打大宛国的郁成,损失惨重。正如李广利上书汉武帝时所言“士不患战而患饥”,历经长途跋涉又得不到沿途补给的汉军早已是疲惫不堪,已无心作战。贰师将军认为连郁成都无法攻下,攻打大宛国的都城更是力所不及,于是“引兵而还”。等再次回到敦煌时,前后已有两年之久,“士不过什一二”。汉武帝得知贰师将军无功而返,大怒之下令“遮玉门”,李广利大军被迫滞留关外。
(二)第二次伐大宛
面对大宛马,汉武帝重金求而不得,发兵武力夺取亦未果,讨伐大宛国的军事计划从夺马上升到提升汉朝在西域的政治权威问题。“天子已业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汉使矣,为外国笑。”(1)于是,汉武帝重新整顿军队,“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余匹,驴骡橐它以万数。多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相传奉伐宛,凡五十余校尉。”(2)李广利考虑到第一次伐宛遇到沿途补给困难等问题,于是将行军队伍分成两路,一支队伍沿着天山南麓,翻越葱岭来到大宛,另一支队伍从温宿国向北翻越天山,经过伊塞克湖、塔拉斯河流域到达大宛。汉军经过充分准备,第二次伐宛畅行无阻。其中只有仑头不肯配合,于是遭到汉军屠城。而视大宛马为国宝的大宛国,也抵挡不住汉军的强势进攻,决定以宝马换和平。终得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喜极而作《西极天马歌》:
天马徕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在天马歌中,汉武帝将“天马”的称号重新赐予大宛马,将原本拥有“天马”称号的乌孙马改为“西极马”。而西域诸国对于汉朝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认识到西汉王朝的强大和富庶。此后,西域诸国多遣使来贡。
考古发现的中原马与西域马形象
(三)李广利伐大宛的影响
自张骞凿空西域后,东西方对于殊物(东方的丝绸和西方的宝石、骏马等)就充满了好奇与追求。自贰师将军伐宛后,东西方交往日益频繁。其中以大宛马为代表的中亚马匹引进中原,对于改良中原马种意义非凡,对于骑兵的改进更是如此。河西走廊武威出土的“马踏飞燕”,便是大宛马与中原马匹改良结果的体现。唐代诗人杜甫在其《房兵曹胡马诗》中也对此有细致入微的描述:“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李广利两度征伐大宛的长途奔袭实践,为大汉帝国留下的宝贵遗产不仅仅是“大宛马”,更为重要的是为维护西北安全探索出了新的边防模式。一是西汉以设置河西四郡为跳板进入塔里木盆地,边陲之地向西延展,扩大了护卫关中之地的边防空间;二是鉴于大宛之战中“士不患战而患饥”的窘迫教训,总结出一条守卫与经略西域并存的“屯田戍边”策略,避免了长途传输而带来的高昂成本,明代思想家李贽对此曾有“屯田乃千古之策”的高度评价。
(1) 《史记·大宛列传》卷123,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76页。
(2) 《史记·大宛列传》卷123,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7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