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象以尽意
确立了《易经》的主旨后,往下我们便可进入易象——亦即整套卦爻符号系统的讨论。这是《易经》被渲染得最神秘,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历来的争议也最多。
象,简单来讲,就是一种象征,用来描述、诠释万事万物的性质、时态,及彼此间互动的关系。
易象的基本单位是爻。阳爻以一实线“”表示,阴爻以两短线构成的虚线“”表示,分别象征宇宙间两种性质截然不同,却又互补相成的事物或能量。至于这种符号的起源,历代有几种解释,但仍以“象男女之形”的说法最直截了当。实线跟虚线就像男女的生殖器官,二者交合,就能滋育后代,生生不息。《系辞上传》说伏羲画卦“近取诸身”,又说“生生之谓易”,正符合这种取象的精神。
由爻发展出卦,所依循的思路大致如下:一是依生生的自然顺序,阴阳爻复制叠加的往上排列过程;二是等下要谈的天、地、人和始、壮、究的观念。
二爻叠置,产生四种情形:“”称太阳、“”称太阴、“”称少阴、“”称少阳。这是所谓的“两仪生四象”,两仪即阴阳爻,由太极本体而生。
三爻叠置,四象生八卦,自然得出: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盌(☶)
离中虚(☲)坎中满(☵)
兑上缺(☱)巽下断(☴)
以上是《八卦取象歌》,初学者必须要背诵。
八卦也是先民观察自然界,所归纳出的八种重要的自然现象: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依据《说卦传》的释义,分别具有下列八种不同的特性:乾健、坤顺、震动(有朝一日春雷动)、巽入(风势无孔不入)、坎陷(水坑)、离丽(附丽、附着之意)、艮止(不动如山)、兑悦。
八卦由三个爻构成,蕴含了中国传统的天、地、人三才的宇宙观。最上面的爻位代表天,最下面的爻位代表地,中间的爻位就代表于天地之间、顶天立地的人。《中庸》上说,人修德到极致“可与天地参”,“参”一般作“平视”解,表明人的尊贵可与天地齐平,其实就作“三”解,也很切题。
由下而上的三个爻位,也代表事物的发展历程,以始、壮、究(终极)表示,从创生开始,到壮盛,到完了。三画卦称为小成,这表示它虽具规格,却是有限制的。真正不可限量,而且诠释力更精密的是六画卦,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八八六十四卦。
六画卦是由三画卦经过一个“重卦”的过程而完成。下面三爻合称下卦,也叫内卦;上面三爻合称上卦,也叫外卦。下卦的始、壮、究后,接着上卦的始、壮、究,这就赋予了一个极为宝贵的意义:终而复始,生生不息。宇宙生命的绵延不绝,历史文化的薪尽火传,都借此象征而获致充分的说明。
当然有人会想:为什么不再往上发展成九画卦,甚至更多呢?答案是没有必要。因为重卦一次,已足可象征生生的过程,再多只是啰唆、烦琐,又并没有多说明什么,不合乎运用象征的精简原则。
六画卦成立后,原先的天、地、人爻位,重新作了分配:最下面的初爻、二爻为地位,最上面的上爻、五爻为天位,中间的三、四两爻为人位。《说卦上传》称作“兼三才而两之,故六”。
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卦画也是要背的,这是学《易经》的入门功夫,偷懒不得。前人也编了歌诀,以方便记诵:一是《分宫卦象次序歌》,一是《上下经卦名次序歌》。配合前面的《八卦取象歌》,演练熟习后,便可随时由卦名画出卦画,由卦画而得出卦名。
《分宫卦象次序歌》(乾坎艮震为阳四宫,巽离坤兑为阴四宫,每宫阴阳八卦):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
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
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
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
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
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
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
兑为泽,泽水因,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上下经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央姤萃,升因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