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曹秘书长当警卫员的日子
1938年组织上调我给陕甘宁边区政府秘书长曹力如同志当警卫员。当时正是抗战初期,又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政府工作任务重,外事活动频繁。首长每天的工作很紧张,不是接待外宾,就是批阅文件、开会。每天工作十二三个小时,有时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甚至通宵达旦。工作这样繁忙,生活却非常艰苦。每天吃的是小米、黑面。后来,粮食部门为了照顾领导干部的生活,规定每月供应8斤大米。曹力如知道后就不让领。我想他为党为人民工作这样辛苦,身体又这样衰弱,我不忍心,就瞒着他去总务科领了3斤大米。一天晚上我用茶缸在火盆上煮了半茶缸大米粥,又从食堂要了点咸菜,悄悄端到他的桌前。他正在聚精会神地批阅文件,好久没有注意到。我低声地说:“首长,喝点稀饭吧!”他转过身来,打开茶缸盖,和蔼的脸上突然带了几分严厉,问我:“哪儿来的大米?我不让你领,为什么领来了?”我低着头没吱声。他走到我跟前温和地说:“现在打日本,延安的生活很艰苦,大米是从外地运来的,只有很少的一点,应该留给伤病号吃。”接着又问我领了几斤,我说:“3斤,我不会做,还烧煳了。”他和蔼地说:“饭煮煳了没关系,一回生二回熟嘛!关键是再不要去领了,懂吗?今后你不要考虑我的生活,食堂做什么,我就吃什么。”他时时处处想到的是他人,总是把自己置之度外。
曹力如一贯大公无私,对自己亲属要求很严格。他是保安县(今志丹县)人,保安离延安大约有两三天路程。家里人来看望他,他见到他们第一句话就是:“你们的住处找到了没有?吃住要自己解决。”不知内情的人看来,感觉他太无情无义了,其实不然,我最了解首长,他深知我们当时各方面条件差,实行供给制,生活那样艰苦,不能让自己的亲属占用政府的费用开支。
曹力如对战士非常关心、体贴,平易近人。保卫部门为了加强领导机关和首长们的安全,调了个警卫连担任保卫工作。延安的冬天零下十几二十摄氏度,下雪就更冷了。那时站岗的战士既没有大衣又没有棉鞋,冷得直打哆嗦。曹力如看到后,就把自己办公室仅有的取暖火盆送给了站岗的战士们用。警卫战士屈文清激动地说:“曹秘书长,你最关心我们战士,这真是雪中送炭。火能温暖我们的身体,而党的关怀却温暖了我们的心房。”
曹力如很注意节约,反对浪费。一个信封,他总是要用两三次。给机关发文时他用的是旧的,或用报纸糊的,一个信封用过了,翻过来又用一次,先用钢笔写,下一次又用毛笔再写。而给外宾发信时,就用新的信封。有一次我打扫办公室的卫生,见桌上放着很多旧信封,就拿去准备烧掉。他回来看到了,忙拉着我说,这不能烧,翻过来还可以再用一次,又能节省一些好信封,要记住勤俭持家,节约闹革命,尽量少花钱,多办事。我跟随首长近两年,从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看到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生活上艰苦朴素,对待同志胜过亲人。
冬天的一个早晨,曹力如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我刚进去,他就叫我坐下,而且叫我坐到他跟前。我以为首长要批评我了,心里有点紧张。他却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跟我快两年了,工作干得不错。你从小没读过书,参加革命后又没有条件系统地读点书。你长征过草地时吃了很多苦,现在准备送你去中央党校学习文化,有什么意见?”我恳切地说:“首长,是不是我的工作没做好,有什么错误?我不愿离开你。”他语重心长地说:“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根据地要扩大,今后需要更多的干部,你还年轻,去党校学习文化,提高理论知识,将来你们要担任更重要的工作呢!”我听完这番话,眼睛湿润了,再也抑制不住感情,扑到他的怀里,眼泪唰唰地流了下来。临行前的那天,我去和他告别,最后一次给他擦了桌子,扫了地,望着这将要离别的熟悉的地方心里真不是滋味。这时,他进来了,看到我把窑洞打扫得干干净净,亲切地对我说:“你该早点去学校报到。”他又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我没有什么送你的,我用的这支钢笔送给你吧,到学校要好好学习。”我凝视着首长,默默地点了点头,恭恭敬敬地给他行了个军礼。在党校学习以后,我分回部队当了干部。
敬爱的曹力如首长,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但他那崇高品质、高尚的情操、无私的品德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