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重返纯粹:摒弃功利化
也许有人会对笔者在这一节标题中的提法嗤之以鼻甚至破口大骂。但是,首先,我们把“重返纯粹”当作语文教学的一种追求、一种愿景,总应该是可以的;其次,如果我们先抛开语文教学的结果不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追求一点“纯粹”,是不是可以“摒弃功利化”?“立体语文”的教学不是要彻底抛弃“功利化”的考试,相反,考试测评是“立体语文”重要的一个维度。
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学校、社会、家庭的关注点都在“分数”上,在社会大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对“分数”充满异乎寻常的关注也就不足为奇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带有浓重的功利因素也很正常。日久年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获取分数当作教学的最终目标似乎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这很容易导致教学资源的单一、教材处理的简单化,这些都与《课程标准》的初衷相去甚远。“立体语文”认为,教学过程中心不要一味装着考试,应暂时放下考试。因为,考试只不过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手段。语文的教与学须走一点“弯路”——先提升语文素养,在此基础上再言考试。否则,再怎么重视考试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以下为笔者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1期上的一篇题为《摒弃功利化,让学生走向真正的语文》(1)的文章,该文较详尽地表达了笔者的观点,现照录如下:
学期伊始,我给学生列出了一长串的选读书目。学生问我:老师,看完这些书,我的语文学习成绩能提高多少?我的心中涌起一阵悲哀,但我还是告诉他:要是你把这些书都读完,你的语文成绩肯定是拔尖的;要是你在高一高二这两年中读完了其中的一部分,你的语文成绩也会提高很多。开家长会的时候,我把给学生开列的书目印出来发给家长,告诉家长说:学生周末在家的时候,叫他少看电视,少上网,少逛街,看看我给列的书。家长问我:老师,看完了这些书,我的小孩能考上重点大学吗?我苦笑:只要你的孩子在高一高二这两年读完了其中的一部分,我保证你的孩子语文成绩很好!
当然,出现只为提升成绩而读书的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家长,因为社会功利目的的氛围已经快要把“语文”这个被我们吹得高高在上的美丽气球给刺破——甚至烟消云散了。语文,已经成为中学各门课程当中教学改革喊得最响亮但地位又最尴尬的学科了。
其实,这些问题不仅仅在学生和家长身上存在,在我们老师身上也大量存在着。北京某名师不就是这样教学生的吗?他说的是教学生如何写话题作文。怎么做?很简单。题材不是自选吗?让学生从高一到高三,看一本书,题材就选那本书上的内容,例如就看《三国演义》,什么话题都可以往里套。这正应了时下一句揶揄话题作文的话:话题作文是个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话题作文的体裁不是自定吗?很好,从高一开始,学生喜欢哪种体裁就专门训练哪种体裁。喜欢编故事的,那你就编故事吧,从高一到高三的作文训练都是编故事。语言?也简单,语言不是讲究文采吗?多用修辞就是了。修辞很难用?你不会用别的修辞不要紧,你会用排比吗?排比最简单,把几个句式相同或者相近的句子放在一起就是了。你看看,作文不是很简单吗?说实话,这样教下去,学生的成绩可能会还不错。但是,这是真正的语文教育吗?三年下来,学生能学会什么?只能学会应试!
紧跟考试的步伐,这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及其语文教学走向末路的一着蠢棋!
还有就是教改轰轰烈烈,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各种理念变幻万千,可是,最基本的问题——学生到底读了多少书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们在构建一种新的理念的时候,真正考虑到教师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了吗?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理念,教师中有多少人能够掌握、能够做到?当这些优秀的教师用优秀的学生展示优质课的时候,更多的成绩较差甚至很差的学生怎么办?可悲的是,很多教师竟然心安理得地为少数人的理论操控,疲于奔命,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更为可叹的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种层出不穷的改革中下降不少。
其实,这也是某些专家和教师“成名成家”的功利性目的在作怪。
既然有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怎么办?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社会的、家庭的甚或一些专家的追名逐利的功利心态,我们更没有办法去改变目前的教育体制和考试方法,而语文作为最主要的学科之一出现在高考中,我们又要在短时间内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于分数的要求,我想我们首先可以变革的,也许是我们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利用我们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让他们尽量地向真正的语文学习靠拢一点。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学习呢?《新课程标准》说:“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要学会“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丰富语言积累,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展,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学习吧,这也许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东西。
首先,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必须摒弃功利化,不斤斤计较于学生一两次考试的分数,不在学生做错一两个题目时茫然若失,耿耿于怀。当然,我们摒弃功利化,不是说不要考试。考试是必要的。就目前来说,考试还是检验学生成绩的唯一方法,特别是高考,还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不过,不要考得太多、太勤,什么单元考啊、月考啊、段考啊、抽考啊,考得太多太勤,就使得学生对本来充满着无穷情趣的语文望而生畏了。相对于其他功课来说,语文有它的特殊性。语文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光靠做题是很难提高成绩的。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真正提高语文能力。我想,我们可以少让学生做一些题目,多让学生看一些文章(主要指课外的文章,如散文、小说、新闻、科技文等);我们可以对课文少作一些肢解式的分析,而让学生多进行一些整体的感悟,多作一些读书笔记;我们可以少进行一些考试,而让学生多接触观察一些社会生活,多写一些日记或观察笔记,多写几篇作文。至于文言文,我们可以少讲一点文言语法和句式,多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并加深理解,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读多背。我们甚至可以把现行教材上我们认为不合适的文章丢下几篇不讲,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几篇优秀的课外时文或经典著作。我们语文学习的根本就是阅读和写作,这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任务,仅仅依靠一把火的热情是没有用的。试想,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作文写得好了,他的语文成绩能不好吗?现在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阅读?因为现在的阅读是为做题目而读,而带功利性的阅读是会让人感觉很枯燥很累的。所以,应该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沉下心来,充分品味文中的美感,在美的海洋中遨游。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学生真正理解了文章的内涵,领略了文章的美,兴趣就自然会得到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兴趣,还怕做不好题目、提不高成绩?
其次,我们教师要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孩子把目光从电视、电脑上转移到阅读上来,让他们爱读书,把他们培养成读书人。电视是可以看的,但不能看得太多。现在流行把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很多人误以为可以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来阅读文学名著。这对于一些仅仅是想了解名著的故事梗概的人来说未尝不可,但对于还有待于提高鉴赏能力的学生来说,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被改编了的文学著作只是导演、编剧和演员演绎了的文学著作,它不等同于文学原著。我们不能把看影视作品当成是文学名著鉴赏(这只能是影视鉴赏),绝不能把它当作吸取文学营养的主渠道。要获得扎实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形成完整的人格和世界观,必须以一定的原始阅读积淀为基础。阅读与一个人的涵养和素质是密不可分的,素质高的人肯定是读书较多的人。所以,引导我们的孩子爱读书、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读书人”,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当孩子品尝到作品中的滋味的时候,当孩子从读书中找到乐趣的时候,当孩子自己觉得作品中有营养的时候,不可遏制的寻求精神食粮的热情会使他们静下心来徜徉其中。我们应该给孩子多买几本书,为孩子建立一个小小的书库,这样,我们就已经带着孩子真正地走近语文了。
还有,我们要教育学生在阅读时不要带着功利目的去背文章、学知识,整天想着自己读了这部书语文成绩能提高多少,做题又会如何如何。这样不但累,而且无法融入文学的海洋中去。因为光能背而不理解,就完全不能运用。要指导学生学会用心灵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是阅读的一种较高境界。也许有人会担心:“读书再多,考试成绩上不去,怎么办?”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或许是多余的。真正领悟了语文真谛和意趣的孩子将来还会考不出好成绩?孩子闲来就有兴趣抱本书看,学语文还会不成功?北大教授孔庆东先生说:“专门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人,考试成绩大多不好。”其实,学习语文要“曲线救国”,不为考试而读书的学生,语文成绩往往都还不错,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领悟、学会了鉴赏,考试时就能游刃有余。这也许就是古人所说的“功夫在诗外”吧。因为学习语文不像学习数理化等学科可以马上产生直接的效果,读书、思考、领悟、鉴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是没有办法产生“经济效应”的。
我们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和智慧,诞生过李耳、孔丘、孙武这样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诞生过唐诗、宋词、元曲这样精美的作品,诞生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这样的不朽巨著……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的是一种薪火相传的生命的延续,是一种众志成城的力量,是一种以柔克刚的竞争,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意志,是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气,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们摒弃功利化,引领学生走向真正的语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