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无设计不艺术大董的“大众”和“小众”
董振祥第一次得到社会的认可,是在1988年。那年他27岁。
那一年,北京市举办了第一届“京龙杯”烹饪大赛,他在比赛后拿了“金牌”。因为是第一届,大赛举办得非常隆重,北京那些大饭庄、大饭店的厨师长都来了,其中还包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人民大会堂当时的厨师长。大董能拿到“金牌”,非常不易。
到现在,董振祥还保留着那块“金牌”。虽然大董把它叫金牌,但实际上它是用铜做的,并且是做成了奖杯的样子。“记得拿奖的那一刻,我师父也在台下,我从台上下来以后,直接就把‘金牌’交到了师父手中。”
谈及当初的比赛,大董记忆犹新。
回忆起1988年第一次拿“京龙杯”金奖的时候,他提到了“设计”对于餐饮行业的重要性。这种设计指的不是餐厅内部的装修,而是对菜品每一步制作的研究,以及对菜品出现场合的控制。
当年比赛题目规定制作的菜品只要是肉菜就可以,许多人就做了红烧肉。大董觉得红烧肉不新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没有“刷新评委们的认知”,于是做了一道炒肉丝。虽然那是一道再家常不过的菜品,但是从刀工和制作手法上都足见大董的设计心思。
别人的红烧肉都是大块大块切肉,体现不出刀工,而大董将肉丝切得又细又薄,嘴一吹,肉丝能飘起来。这只是其一,其二见其炒制功夫。想把肉丝炒得又滑又嫩,做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肉丝炒完之后,不能弯曲,一旦弯曲,说明已经老了。大董当时炒的肉丝,出锅的时候都是一条条直线。
有人曾经问过,大董的家常菜和家里的家常菜有什么不一样。也许这就是不同之处:细致,讲究。
可能就是这种爱琢磨和讲究设计的态度,使得大董的菜品在餐饮业里变成了一个高度,甚至是一个难度。许多人想破解大董的菜品,但却永远配不到合适的钥匙。
“大众”和“小众”
如今很多人会把诱人的菜肴称为艺术品,将厨师称为艺术家。对于大董来说,这还不够。当今的艺术家更多注重自我表达,但是大董不仅是一位通过菜品完成了个人艺术表达的“艺术家”,同时还是一位解决问题的“设计师”。
大董经常会用“大众”和“小众”的说法对这个问题进行说明。“大众”就是基础口味好,且要符合大部分食客对菜品的审美要求。如果你做得特别好吃,但是样子特别奇怪,客人可能不愿意接受。反过来,菜品特别好看,但是外强中干,味道不过关,客人也不会埋单。所以,大董所说的“大众”就如同是地基,地基建好了之后,才能追求上层建筑。上层的东西,是“小众”的,是对艺术高度的追求。
很多人一提到“大众、小众”审美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落入一个陷阱,仿佛“大众”审美就是庸俗,然而“小众”审美又容易曲高和寡,左右不好平衡。其实所谓的大众审美,具体到美食上,是对味道和形态的一个基础判断,小众审美,则是在基础判断上面增光添彩的部分。它有可能是味道,有可能是原材料,有可能是菜品造型,也有可能是一种创意。
两种审美放在一起从来不冲突,只是一个递进关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