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量变到质变:中国经济的现代化理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新旧动能转换的具体表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新时代特征,经济增长由出口和投资主导的驱动方式转向以消费为主、投资出口为辅的协同驱动方式,由以加工制造为主的驱动方式转向以第三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共同驱动的方式,由以高投入和高消耗为主的粗放型驱动方式转向以创新驱动主导的集约型驱动方式等。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需要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遵照新发展理念,培育和壮大新动能,从而改造现有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

一、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

改革开放以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能呈现出阶段性变化且逐步收敛的特征。改革开放之初,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平均保持在60%以上的高位,而体制转轨初期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算小但波动较大,特别是1990年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一度下降了74.6%,而同期消费和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分别高达91.7%和82.9%。受外部需求和内部政策变化的影响,投资和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走势波动较大,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呈现大幅下降情况,而同期消费对经济增长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三大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率的走势波动出现收窄倾向,而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这意味着消费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见图3-1)。从需求的角度看,经济动能由传统的“房地产+基建”的投资主导模式向“新零售+中高端消费”引领模式切换。2013—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6.2%,高于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12.4个百分点,其中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比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高26.7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由负转正。随着国内外消费需求的此“长”彼“消”,经济动能由以往的“加工制造+出口”向“一般制造+内需”切换。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引擎的情况下,新生的投资和净出口仍保持一定的拉动作用,需求侧经济增长的动能由过去主要依靠出口、投资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而且这种协同拉动体现出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背后逻辑,即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意味着国内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意味着中国的优质供给将面向全球中高端消费的需要,这要求消费和投资合力促成的内需发生效力,而新生的外需市场也发生效力,三者协同发展才能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富有韧性和可持续性。

图3-1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

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受到需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消费升级的驱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小型经济体(中国的GDP仅占全球GDP总量的1.8%),国内首要解决的是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当时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还比较高,1978—1987年均占比约为29.7%,而反映居民消费动向的恩格尔系数也较高,如图3-3所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超过50%,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超过60%。随着人们的温饱问题逐步解决,接下来是居民增收问题。在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的背景下,以“出口创汇”和“基建提速”为主的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逐步走高(保持在45%以上)。2012年以来,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渐趋占据主流,而对中高端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驱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其中第一、第二产业内部加速优化升级,而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逐步攀升。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45.3%上升到2017年的51.6%,比201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了11.1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的此消彼长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由过去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加工制造+出口和基建+城镇化)带动向现代服务业主导的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切换。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看,既有产业间的调整,如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也有产业内的优化,如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传统加工制造向先进制造业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从产业角度认识新旧动能转变并不是片面地强调第三产业的培育发展,特别是房地产业、金融业、仓储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而是应继续重视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和以新型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发展,即经济新动能旨在通过各种创新举措促进三次产业提质增效和融合发展,继续保持三次产业在经济新动能中的相对地位。

图3-2 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现价)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3-3 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总体来看,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是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以及关键流程等方面有所突破,确保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体量”足够大,能对总量的扩张形成一定比例的支撑,同时其在经济总量中的分量呈现逐步攀升的态势,而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持续的发展空间。

三、由依靠要素资源高投入、高消耗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

当通过高投入、高消耗追求规模效应的旧动能不再适应需求升级的需要时,供给端的大规模投入就容易形成过剩产能或存货,而且还将挤占更多的资源进入高效产出的部门。虽然说大规模要素粗放投入仍能拉动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不高,存在严重的低效率、非效率或不经济的问题,这显然与现代经济的发展理念相背离。随着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成本约束趋紧,大规模投资将会遭遇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的制约,而要素成本抬升将会使投入产出的增值效果折减,这意味着传统生产力处于落后状态,经济增长的动能呈现衰减态势,难以持续驱动经济稳定发展。在高投入、高消耗的要素投入难以维系的情况下,亟须推动生产力跃迁到先进状态,即用较少的投入获取更高质量和附加值的产出。这意味着要迫切深化改革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加快形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带来的新动力,即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要素投入结构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需要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发展机遇,增加科技研发强度,推进创新创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把创新摆在发展理念的首位,优化创新生态,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研发经费预计达到1.75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2012年的1.98%攀升至2017年的2.12%,逐步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2.5%上升至2017年的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的第20位升至2017年的第17位。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设备更新换代、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大幅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登记企业由5000多户增加到2017年的1.66万户,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件。2018年前三季度,新登记注册的企业数超过了500万户,日均超过1.8万户。在创新驱动下,2013—2017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6.8%;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0%,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从30%提升到40%以上。2018年前三季度,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1.8%、8.6%和8.8%,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速。

图3-4 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四、由依靠东部沿海引领驱动转向依靠区域协调发展驱动

近年来,东、中、西、东北地区发展不平衡依然存在且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中西部资源密集地区遭遇消化过剩产能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而东北老工业基地更是面临着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尴尬。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31个省市经济增速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格局,贵州和西藏是全国唯二GDP增速超10%的省份,重庆和云南实际GDP增速分别为9.3%和9.5%。受经济数据挤水分影响,同期天津、内蒙古、甘肃等北方省份经济增速出现大幅下滑,东北三省经济增长虽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但仍低于全国平均增速,2017年辽宁经济增速由2016年的-2.5%回升至4.2%,黑龙江从2016年的6.1%回升至6.4%,吉林从2016年的6.9%下降至5.3%。传统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东部沿海地区也遭遇了要素成本高企的挑战,广东和江苏经济总量均超过8万亿元,分别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0%以上,实际GDP增速分别维持在7.5%和7.2%,其中广东受益于较早实施“腾笼换鸟”政策,经济增长稳健,而江苏面临较大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经济增速出现下降态势。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凸显。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河北、湖南和福建为全国10强省级单位,GDP合计约为52.15亿元,约占全国的63%;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GDP合计约为24.84万亿元,约占全国的30%左右,是最后三名(合计7407.3亿元)的33.53倍。华东六省一市(山东、江苏、安徽、浙江、上海、江西、福建)GDP合计约为30.1万亿元,约占全国的36.4%。鉴于此,亟待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党中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设立雄安新区,优化空间布局,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动能。

五、由主要依靠快速城镇化驱动转向依靠城乡一体化驱动

在推进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相反的是乡村逐步凋敝衰败,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成为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的不充分成为最大的发展不充分。调整城乡结构是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其中产业兴旺就要求运用现代新技术发展农业和改造农村,引导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农业流动,调动广大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全面发展农村农业的生产力,形成农村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