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北大团队管理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团队最佳人数是多少

在这个全民创业的时代,很多人充满激情地开始了创业之旅,然而他们的创业之路真的会一帆风顺吗?

任何有过创业经验的人可能都会笑出声来,成功没那么简单。

现在开公司很容易,“办个照,租个地方,找几个人,这不结了吗?”来自齐齐哈尔的大张经常这样跟我说。他下海经商已经有十余年了,到现在也还是靠倒买倒卖赚点小钱,看来他说的不靠谱。

的确,注册公司很容易,你不懂,随便找个代理公司就行了,但是最贵的是租金,尤其是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我住在北京东四环,街面那些老旧小区的底商起步价都是7000元了,再加上转手几次,听说一家卖卷饼的盘下来要1.6万元。天哪,他一天到底要卖多少卷饼才能够本啊。不出三个月,关门了。

写字楼的租金就更贵了,老婆曾在三里屯一家公司上班,150平方米的办公室,一年租金144万元,人员工资60万元,据说投资人是煤老板,在国贸还有一处办公室,不办公,就为了谈事用,因为有面儿。

也许是他们钱赚得太容易了,或许是中国人做生意吃这一套,反正我认识的很多老板都比较贪大,能租写字楼绝不租民宅。然而,除了那些做得好的,其他人要么渐渐搬出了昂贵的写字楼,要么公司倒闭散伙。前面提到的那个煤老板,坚持了两年,一大堆项目没有赚钱的,结果公司申请破产,员工被拖欠了半年的薪水至今杳无音讯。

租金绝对是最烧钱的一块,而工资则是又一个费钱的地方。这就要求老板们严格控制团队人数,不要盲目贪大。

我去台湾考察时,发现遍地都是小公司,两三个人,租一家民宅,就是一间公司,生意照样做得风生水起。台湾人笑谈:“你们大陆人有钱,都是大公司,我们没法比。”谁都听得出来,这话不无揶揄人的意味。

也许是中国人爱面子的传统作祟,我认识很多老板,都喜欢盲目扩张,大办公室,动辄几十人的员工,他们说“看上去有派头”。

朱总就是一个,他是一家文化公司的老总,当年靠着一本人们耳熟能详的畅销书起家,之后开始涉足培训业务,员工最多的时候大概有八十多人,我去过他们公司,在紫竹院那边,那会儿因为有钱,买了一间写字楼,这也许是他最明智的一步棋。然后还租了一间80平方米的写字楼,租金不菲。还在杭州开了一家分公司,就安排一两个人在那边接活儿。

朱总想当大老板,每天开会看着七八十号人,他打心眼里高兴。不过好景不长,你不可能本本都是畅销书,随着图书市场以及培训市场的冷淡,他的员工人数开始骤减,最后租金也交不起了,搬出了写字楼。

到现在,他终于认识到形势严峻,关了分公司,人员裁减到十几个,终于开始按照小公司的模式运营了。

那么,在组建团队的问题上,到底多少人合适呢?我的建议是能用十个人,绝不用十一个。以北京为例,一个人就算给3000元的月薪,再加上各项保险费用,一年下来也不少钱,而且这样的薪资只能招到非常普通的“人才”。

《财富》杂志刊登过一篇名为《如何建立一支卓越的团队》的文章,里面谈到4~6人就能够让团队达到最高效率。

4~6人正是一些小公司的人员配置,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它们能够维生的关键原因之一。关于团队规模的问题,早就被很多管理专家研究过,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珍妮弗·S·缪勒说:“早在社会心理学初创时期,就有人提出团队规模的问题。”

北大管理课程中曾提到法国农业工程师马克西米利安·林格尔曼的拉绳实验,林格尔曼提到,拉绳子的人越多,人均出力越少。我们的国企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人浮于事,动辄成百上千的工作人员,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其实员工心里也不乐意,因为钱太少所以才不干活,他们不怕多干活,只要能拿到相应的工资就行。前几天跟一个做音频的哥们聊天,他让我帮忙找场地,有一个电视剧需要录制音频,几百万元的项目。

我问他,“你一个月赚多少钱?”

“一两万元吧,最近没上班,倒腾项目。”

“这单活儿下来你赚多少?”

“至少几十万元啊。”

我没直说,只是委婉地告诉他,这单子你可能做不了。

在我看来,当收入明显与能力不匹配时,再深聊就是浪费时间。于是转向别的话题,闲聊中得知他之前工作的那家国企,员工的收入降了三分之一,原因是单位又招了很多新员工,每个人的任务少了,收入自然降低了。

员工的积极性大减,所以都在外面自己找私活儿干。大型团队都会面临“社会惰性”的问题,所以缪勒以及沃顿商学院的其他管理学家都认为,在组建一支高效团队时,规模并不一定是首先要考虑的事。

那么,团队最佳人数到底是多少?在我看来,小公司4~6人足够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在组建团队时一定要秉持“人尽其才”的原则,让每个人将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从老板的角度来说,你要想办法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当然也要付给员工相应的薪水。

北大学堂: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的建议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享誉世界,是全球几个顶级商学院之一,成立于1881年,是美国第一所大学商学院。从这里走出过无数商界精英,它们还致力于为商界提供深入研究。

沃顿商学院的教授曾针对团队规模等问题给出过几点建议,现整理总结如下:

第一,弄清楚团队即将承担什么任务。作为领导者,你将组建一支怎样的团队,是销售团队,还是财务团队抑或是人力资源团队。定位清晰之后,你就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员工了。

第二,团队将如何构成?人们在工作中需要运用哪些技能?包括个人风格、工作方式、知识基础、技能储备等,要确保这一切与任务相适合。

第三,团队规模问题。克莱因教授认为,当团队达到8或9人以上时,就会显露出社会惰性,有人开始偷懒,混日子,而且容易导致派系丛生,效率开始下降。

缪勒教授说:“在规模大于五个人后,人们在团队中的拉力发生收益递减。但是除非缺乏动力或承担强制性任务,否则人们不会愿意显露社会惰性。或者如果这个任务乏善可陈,他们更有可能显示惰性。如果你问经理们这个问题,他们会说:‘我正在为偷懒和搭便车的现象烦恼。”

偷懒(社会惰性)指的是在群体背景下个人努力的减少,而搭便车则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行为。如果一个人得不到什么激励,他会说:“我要搭便车’,即不会积极参与。以上两个概念很难区分,但是它们殊途同归。”

图解分析——团队规模表

这张表格来自Cocoa China2014年发起的一次调查问卷,针对的是iOS开发公司以及开发者的收入及生存状况。该报告以Cocoa China网站用户为基础,总样本数量为4786,调研时间为2014年12月16日~2015年1月31日。

这是一张公司团队规模的表格,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成员在4~10人的公司居多,占了41%,符合沃顿商学院提出的最佳团队人数;另外3人以下的微小公司也占了20%,规模在50~100人的只占了4%,100人以上的大公司也只有4%。

这只是某个行业某个领域的调查问卷,但却可以看出保持最优团队人数的重要性,尤其是技术开发公司,一个人一个坑,他们的薪水普遍较高,当然也要完成相应的任务量。

朋友阿虎是一名资深程序员,曾去一家科技公司面试,对方开出了税后2.5万元的薪资,这比他之前的待遇几乎翻了一倍,结果阿虎刚到公司来了一天就辞职了,因为在开会的时候,老板给他安排了几乎是三个人的工作量,可见,高薪不是白拿的。

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些科技公司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很务实,一是行业薪水的确很高,二是公司以技术人员为主,所以他们的团队规模都是相对最优结构,不会浪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