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故事(中华文化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甘棠》:心中的素朴丰碑

一个政治领袖若能切实地为百姓谋福利,那么,他即便在去世之后仍然能赢得人民对他深深的敬意。《诗经》中有一首名为《甘棠》的诗,就是普通百姓为怀念一位政治家而作: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甘棠树,高又大,莫剪它,莫砍它,召伯曾宿在那树下;甘棠树,高又大,莫剪它,莫折它,召伯曾歇在那树下;甘棠树,高又大,莫剪它,莫拔它,召伯曾停在那树下。

召伯是谁呢?他姓姬,名奭,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周武王驾崩后,年幼的成王即位,幸亏得到两位贤臣竭心尽力的辅佐。这两位贤臣,一位是周公,另一位就是召伯。召伯深得民心,在他去世之后,百姓爱人及物,连与他相关的树都不忍心砍去。

身为国家重臣,召伯为什么不在庙堂之上,而坐在甘棠树下呢?古代的学者们对此产生了争议。很多人认为他是在树底下“听讼决狱”,也就是送法下乡、现场办案。可是清人方玉润不以为然,反驳说召伯既为天子大臣,出去办案自然该坐在衙门里,再不济找间房子总不难,干吗非得在田间地头树下坐着?难不成是要故意博取“爱民勤政”的美誉?倘若召伯真的如此,那么“其伪亦甚矣”,太能装了!起初我觉得方玉润有点迂,偏要在“决狱”这事上较真,读到一个“伪”字才明白,大概方氏看过了太多打着亲民幌子沽名钓誉的官员,对种种造作的姿态深恶痛绝,所以坚决不信贤德如召公也会如此“作秀”。

从古至今,“作秀”本就是政治生活的常态,甚至是政治家们无法推卸的义务与责任。《贞观政要》中“唐太宗吞蝗虫”的故事就是典型。某年蝗虫成灾,李世民在视察农业工作时,捉住了几只蝗虫,一本正经地跟蝗虫说:你们吃粮食就是害百姓,百姓如果有错,应该由我这一国之君承担,你们要是有灵,就把我的心给吃了,别伤害我的子民。说完就把蝗虫往嘴里扔。这场“秀”激发了士气,聚拢了人心。不过唐太宗之所以被尊为“千古明君”,绝不在于他吞了几只恶心的虫子,说了几句感天动地的话语,而是因为在“作秀”之外,他还能踏踏实实地做事。“贞观之治”是靠做事做出来的,“作秀”仅仅是锦上添的那点儿花边而已。

“作秀”,可以赢得关注,笼络一时之人心;做事,方能赢得尊重,稳固长久之基业。百姓未必讨厌“秀”,“秀”得好的确可以促进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但这“秀”绝对离不开一个前提——做好分内的事,用心为民服务。否则所有的“秀”都会沦为虚伪拙劣的演出。

方玉润提出,后人之所以如此珍爱甘棠树,是因为召伯曾经“劝农教稼”,他向百姓传授农耕知识,和大伙一起流汗出力,累了就在树下歇息。后人不忍心砍树,是因为它不是“作秀”的道具,而是造福人民的纪念碑。

伟大的功绩不需要镌刻在官方的“德政碑”上,它就像一棵茂盛的甘棠树,牢牢扎根在人们的心里。“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马屁吹捧如浮云,而这份朴素绵长的惦念,这份思人爱物的温情,才是人民对一个政治家最高的赞美。